分享

非小细胞肺癌,EGFR敏感突变,有脑转移,用哪款药比较好?

 基因药物汇 2023-02-10 发布于北京

寡转移的患者,也就是仅有单个器官、孤立转移病灶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手术或者放疗进行局部处理;全身治疗方案当中,最推荐奥希替尼。

事实上,整体来说,已经获批上市的多款EGFR抑制剂,治疗脑转移的效果都很不错。第一、二代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等),治疗颅内病灶的缓解率在60%~70%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等)不仅在一线治疗中表现更好,治疗第一二代药物耐药的患者,颅内病灶缓解率仍然高达60%~70%,控制率更是接近100%

我们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经典的案例。这名患者是一位74岁的高龄老者,治疗前,颅脑MRI检查提示,她头颅中大大小小的转移病灶数量超过20个。但在接受了仅仅5周的奥希替尼治疗之后,患者颅内的病灶,完全消失

这说明,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患者可能很难耐受放疗,或颅内转移病灶数量过多等),可以考虑先使用奥希替尼治疗。如果患者对于药物的响应良好,很可能奥希替尼的治疗能够为脑部放疗提供条件,或者直接凭借药物治疗完全消除病灶

当然,对于我国的患者来说,阿美替尼伏美替尼这两款已经获批的国产第三代EGFR抑制剂,从结构上都有针对入脑活性的调整,治疗脑转移的潜力只强不弱,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本文内容仅可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用药依据,请在医学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