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稳定期的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12345csdms 2023-02-10 发布于湖南

27个

公司到了稳定期(如下图所示),一般会发生两种情况:

图片

第一种情况,利润开始下降。公司最赚钱的时候,不是第三阶段(稳定期),而是第二阶段(成长期),为什么?公司到了稳定期,就表示已经给予了太多的服务、用了太多的心血、花了太多的费用来做这个市场,已经投资过度了。所以,营销学上有一句非常有趣的话,就是客户满意度达到80%的时候是最赚钱的。这句话听起来好像不大对,但事实确实如此。客户满意度达到95%的时候,公司其实已经不赚钱了,因为你已经做得过于好了。我绝对不是说做得太好不对,而是要让管理者知道:做得太好是对的,但是此时公司的利润是下滑的。

第二种情况,需要开发替代品一个公司到了稳定期,如果再继续一成不变地发展下去,紧接着就会衰退,这时候如果还没有开发出新产品或替代产品,公司肯定会有麻烦。所以, 不要说索尼的walk-man有多么好、苹果的iPad有多么好……事实是,任何产品都会衰退,如果没有一个新产品来替代的话,只能是一时的风光。

所以,在公司发展的稳定期有两件事情要做:第一,注意公司开始下滑的利润;第二,立刻开发出新产品。否则稳定期一过,很快就是衰退期了。

今天你创新了吗?

公司发展到稳定期,需要以下三种中层干部:

第一,创新型人才。什么叫做创新呢?新产品、新原料、新方法、新渠道、新组合,都叫做创新。

第二,突破型人才。所谓“突破”,就是跳脱现在的瓶颈,进到一个新的领域或新的市场。你会想到把你的东西卖到马来西亚吗?你会不会想到俄罗斯是我们未来的市场?这就是寻求突破点。

第三,整合资源的人才。没有一个公司敢说自己什么东西都具备,一定有自己缺的东西,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这四个生产条件,你能说你都拥有吗?当人力不够、物力不够、财力不够或技术不够的时候,公司要用谁的人力、谁的物力、谁的财力和谁的技术?

联想的杨元庆说过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企业是如何发展的。他说,企业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做大,第二个阶段是做强,第三个阶段就是好产品和好效益。所以,一个企业再大再强,他的产品没有人要或卖了不赚钱,都是枉然,公司也无法持续发展。我认为这是他的经验,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种忠告。

图片

我在前文提到过,公司发展的稳定期就是要突破瓶颈。“只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凭借惯性滑行,永远进人不了一流公司的行列。这是行业的本质。”我把它讲得更直白一点:在每个行业里面总有一些惯性,凭着这个惯性滑行,你永远都是二流的,进人不了一流的行列。

我就搞不懂为什么医院里挂号跟缴费的地方一直在一楼;为什么超市、便利店没有学麦当劳送餐上门;为什么营业厅都是一个大门进去,里面是一排柜台,而不是东西南北四个门,进去后中间是一圈柜台……这些都是行业中的惯性。

联想就一直想打破这种惯性,所以它们有两个主要运营中心。不管怎么样,至少你不得不承认,联想是我们国内品牌电脑当中的第一。

图片

但是一提到联想,许多人会说它是电脑组装厂;而提到惠普电脑跟苹果电脑,就不会有人这样说。什么叫组装厂?组装厂就是重要的零配件是别人生产的,我们只是拿过来把它拼装成一个产品。那么联想该怎么去突破,才能让大家改变这种观念呢?很简单,联想需要有非常超前的设计观念和研发能力,而且要富有创新力,否则没办法改变人们对它的看法。

你会不会说华为的手机是组装出来的?肯定不会,因为在全世界的手机品牌中,华为位列前三,与三星、苹果齐名。而且你不得不承认,华为其实花了很多的技术研发费用,才能够做成这样。

苹果公司连续多年当选全球最受赞赏公司第一名。之所以能雄踞电脑业全球榜首,这与它卓越的创新力是密不可分的。

总之,要创新就需要人才,这是公司发展到稳定期所必需的。

图片

稳定期不能太“稳定”

前面提到,公司在稳定期会出现利润下滑和缺少创新产品的情况。

一般公司在创业的时候,老板和员工都会有一种激情和斗志,为了公司,大家可以晚上不回家,睡在地板上,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不拿薪水。但一旦打下天下以后,就不是这样了。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首先,创业激情退化。这种情况发生在很多公司,而且往往到稳定期就会出现。

其次,做到最后,产品的差异化往往就不存在了。你能说出蒙牛、伊利和光明这三种鲜奶的差别在哪里吗?可口可乐跟百事可乐差别又在哪里?很多公司竞争到最后,差异化就越来越不明显了。也许你会说:“余老师,照你的意思就是不要竞争了?”不是。我的意思是,不要一天到晚去想根本就没有差异的东西,你要去想想别的,要有技术突破,否则很难有差异化的产品。

那么,突破这个瓶颈的手段是什么呢?

第一,放下一些你过去做事的习惯,嫁接一些成功的经验。我的建议是:做中层的要常常到别的公司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所以,中国银行应该常常去参观一下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多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第二,多跟“敌人”做朋友。中层主管可以常常跟竞争对手在一起交际应酬,跟“敌人”做朋友,向“敌人”学习,因为他总有一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第三,到那些竞争激烈的城市,像东京、纽约、新加坡,甚至巴黎、罗马、伦敦,看看人家是怎么竞争的。我相信你每出国一次,都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如果你是做酒店的,到人家酒店去看看或试着住住;如果你是做快餐的,别总吃自己的快餐,应该多去吃吃别人的快餐;如果你是做饮料的,不要老喝自己的饮料,多去喝喝人家的饮料……你马上就会发现,人家肯定有很多值得你借鉴的地方。

第四,搞好研发预算。国际上有一项研究,每投人1元钱的研发费用,就会创造10元钱的销售收人,这个比例是1:10。所以,一个公司对研发的投资,如果没有达到1万元钱,销售收人就很难达到10万元;没有投人1亿元,销售收人就很难达到10亿元。据说海尔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华为也在100亿元上下。如果它们的研发投入都只有20亿元,我可以大胆地预测,它们在遇到瓶颈后就发展不下去了。所以,研发的预算一直要走在销售的前面,研发投人的10倍就是你未来的销售收入,这是一个通则。

第五,及时补充新人。打江山的都是老臣老将,如果任由这些人一直占着位子,不输人新鲜血液,公司就会因为缺乏新人而丧失激情。

案例:嘉禾神话的终结

图片

香港曾经有两个很大的影视公司,一个是嘉禾,一个是邵氏。

邵氏的老板邵逸夫如今已经一百多岁了,但是他的儿女却没有一个继承家业的,邵氏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嘉禾被卖掉了。

嘉禾原来的老板是邹文怀,八十多岁了,邹文怀底下的元老们都已经六七十岁了,连他的中层干部也都五六十岁了。嘉禾公司培养了很多电影巨星,李小龙、成龙、吴宇森都是从嘉禾出来的。2007年10月,邹文怀以2亿港元将嘉禾电影公司卖给了橙天娱乐,邹文怀变成嘉禾公司的顾问,橙天娱乐董事长伍克波成了嘉禾公司的董事长。从此,“嘉禾神话”终结。

这个案例给你什么启发?干部们普遍老化的时候,公司的经营很可能会出现困难,因为没有新鲜血液,没有新陈代谢,没有新的中层。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