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园林博物馆[国家级博物馆]

 古稀老人赵 2023-02-10 发布于广西
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
国家级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China Garden Museum),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15号,自2010年开始筹建,于2013年5月开馆运行,是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
园博馆高(金色屋顶屋脊)31.5米。室内展览9个、室内展园3个、室外展园3个,以及5000件藏品和高仿品。
2015年3月,中国园林博物馆被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科协命名为“北京市科普基地”。2018年11月6日,中国园林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基本信息
外文名
China Garden Museum
景点类别
园林博物馆
景区等级
AAAA级
地理位置
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15号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发展历史
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生态发展带,以鹰山为依托,北引永定河,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负责筹建。是北京又一园林景观精品和地标性建筑。中国园林博物馆是全国范围内首家以“中国园林”为主题、体现国内最高水平的博物馆。
自2010年开始筹建,于2013年5月开馆运行。园博馆作为公益性永久文化机构,是收藏园林历史文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园林艺术魅力、研究园林价值的国际园林文化中心。
2010年,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始筹建。
2011年2月,中国园林博物馆规划设计方案已尘埃落定,规划设计方案在征求各方意见后,最终确定B01号“山水静明理想家园”方案;3月,中国园林博物馆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2012年9月,中国园林博物馆主体结构封顶。
2013年3月,中国园林博物馆主体工程完工,开始进行装修和布展;4月18日,进行最后的工程收尾工作;5月18日,中国园林博物馆开馆运行。
建筑特色
中国园林博物馆规划设计方案选用了组群建筑方式,主体建筑平整、大方、整体性强,整体建筑注重表达园林空间自由灵动与博物馆功能需求的融合,注重展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以及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少数民族园林等多种园林类型,形成了平稳周正、藏风聚气的山水骨架格局,体现了园博馆到园博园、城市到自然、现代到传统的过渡。
馆藏文物
名称
介绍
图片
青莲朵
青莲朵是圆明园内长春园茜园之旧物,已有800多年历史。石上沟壑遍布,质地细密,上刻乾隆御笔“青莲朵”三字。据考证,这座太湖石原系南宋临安德寿宫中旧物,原名“芙蓉”。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南巡至此,发现此奇石。次年,由地方官员舟运京师致贡。乾隆降旨将之置于长春园的茜园太虚空院中,并亲自命名为“青莲朵”。民国年间,青莲朵由圆明园移至中山公园,2013年5月12日,青莲朵移至中国园林博物馆保护收藏。
中国园林博物馆
硅化木
硅化木也称木化石树化玉,是九百万年前或更早以前的树木因种种原因被埋入地下,在地层中,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保留了树木的形态,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植物化石,因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硅成分较多,所以常常称为硅化木。中国园林博物馆珍藏的巨型硅化木产于新疆奇台县,根径2米,长约38米。
中国园林博物馆
奔子母鹿纹瓦当
奔子母鹿纹瓦当为秦代文物。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简瓦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可以起到装饰美化和保护建筑物檐头的作用。古人认为鹿是一种神物,是人升仙时的乘骑,故将其制作在瓦片上。鹿纹图案反映对动物等自然物的欣赏,作为美的象征。现收藏于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
清明上河图立雕
清明上河图立雕由上海著名艺术雕刻大师阚三喜先生领衔创作,耗时5年完成,参照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著作《清明上河图》以及大量相关历史资料,按1:50的比例,再现宋朝汴梁京城的一代繁华和当时的风土人情。作品长12米,宽1.45米,净面积近18平方米。作品制作有各式建筑、桥、船、车辆、人物、动物等。
中国园林博物馆
圆明园立雕模型
圆明园立雕模型由上海雕刻艺术大师阚三喜先生按照盛时的圆明园实景,以1:150的比例制作完成,整件模型全长17.5米、宽13米,净面积近154平方米,整体采用名贵木材——大叶紫檀、红酸枝绿檀黄杨木等及多种名石精心雕刻制作。模型中有各类建筑近2000座,建筑上超过10万扇门窗均可开启。圆明园全景立雕模型制作精细、用料考究。现收藏于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2011年10月16日起,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始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园林藏品。
2014年11月,中国园林博物馆启动“百度百科数字中国园林博物馆”项目,游客轻点鼠标,即可全景视角纵览园林美景。
荣誉表彰
2015年3月,中国园林博物馆被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科协命名为“北京市科普基地”。
2017年12月,中国园林博物馆被评为2017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优质资源单位。
2018年11月6日,中国园林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文化活动
2016年10月,中国园林博物馆与法国肖蒙城堡签约仪式在地处法国卢瓦尔河谷的肖蒙城堡内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在互办展览、讲座、园林文化与自然遗产推广、园林研究、文化活动、遗产保护等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
2016年12月21日,中国园林博物馆特邀故宫博物院梁金生研究员,开展一场以《文物管理与文物保护》为主题的讲座,更加全面扎实地推进了文物保护工作。
2016年11月12日,韩国文化财厅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一行3人来中国园林博物馆进行了交流访问,双方就韩国园林的历史、韩国传统园林的保护以及中国园林对韩国园林的影响等进行了座谈,并就合作举办韩国园林展以及开展中韩园林文化交流研讨交换了看法。
作用价值
中国园林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永久文化机构,是收藏园林历史文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园林艺术魅力、研究园林价值的国际园林文化中心。园博馆以广大市民、中小学生和国内外旅游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并兼顾园林专业工作者,将全面展示中国园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元的功能以及辉煌的成就。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开馆时间:9:00-16:30(15:3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地理位置
中国园林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15号。
交通路线
  • 地铁路线
乘坐北京地铁14号线园博园站,A出站口公交站换乘北京公交专55路、专115路公交车至中国园林博物馆站下车。
  • 公交路线
1、乘坐北京公交327路、951路至芦井站下车,步行10分钟即到。
2、乘坐北京公交专55路或专115路公交车至中国园林博物馆站下车。
  • 自驾路线
1、莲石路方案:莲石西路向西,北宫路出口盘桥向南,至芦井路路口左转,至射击场路路口左转,至园博大道路口左转,路左侧即是。
2、西五环方案:西五环园博园桥进入梅市口路向西至园博园地铁站路口,向北驶入园博大道,依次路过园博园1-5号门即到。
中国园林博物馆
建设布局
建筑方式
展现多种类型园林
中国园林博物馆规划设计方案选用了组群建筑方式,整体建筑注重表达园林空间自由灵动与博物馆功能需求的融合。
注重展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以及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等多种园林类型,形成了平稳周正、藏风聚气的山水骨架格局,体现了园博馆到园博园、城市到自然、现代到传统的过渡。
展厅设立
拟设10个展厅
中国园林博物馆以室内展陈为主,以室外展园和室内庭院为辅,三者相互穿插、渗透,成为一个展陈整体。在采用传统展陈手段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的现代化展陈手段,突出具有季相变化和空间艺术特征、体验式的园林展品,彰显园林博物馆的展陈特色,达到博物馆展陈与园林环境相融合的效果。
中国园林博物馆拟设置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拟设置6个固定展厅和4个临时展厅:以中国古典园林厅、中国现代园林厅构成基本陈列;以园林互动体验厅等构成专题陈列;以临时展厅展示国内外园林文化和艺术精品。
综述介绍
中国园林博物馆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950平方米,由主体建筑、室内展园与室外展区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内28200平方米可用于展览展陈。
展厅
  • 中国古代园林厅
中国古代园林厅位于中国园林博物馆一层南区1号展厅,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展览主题,系统展示中国园林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造园技艺和文化底蕴。展厅面积1670平米,以中国园林的生成、中国园林的转折、中国园林的繁盛、中国园林的成熟和中国园林的集盛五个部分构成展览的主线。见证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发展历程。其中包括中国宫苑园林基址实物遗存“西汉时期南越国御苑”、唐代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白居易履道坊宅园”、宋代皇家园林的代表“艮岳”等经典历史名园的场景再现,重点藏品有反映中国园林起源时期特点的实物“人守囿车”、反映秦汉时期宫苑建设华美恢弘的“鹿纹瓦”、上林瓦当、唐代石槽线刻画“春苑捣练图”、宋代皇家园林遗石“青莲朵”、中国造园学著作“《园冶明刻本”,以及画石谱录《素园石谱》等。
  • 中国近现代园林厅
中国近现代园林厅位于中国园林博物馆一层南区2-1号展厅,以“传承创新、宜居和谐”为展览主题,系统展现中国近现代园林逐步走向繁荣的光辉历程,展示园林绿化建设的成就和进展,展望中国园林发展的未来。展厅面积1505平米,分为中国近代园林和中国现代园林两个部分,重点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绿化、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建设等方面发展成就。其中清农事试验场开放、无锡梅园等为主题的场景直观展示中国近代园林逐步迈向现代园林的历程,国内重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数字沙盘沙盘模型展示现代园林绿化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重点藏品有中国国家级园林行业期刊“《中国园林》创刊号”等。
  • 世界名园博览厅
世界名园博览厅位于中国园林博物馆一层南区3号展厅,以“海外览胜、名园撷珍”为展览主题,展示不同流派和不同风格的世界园林精品,以突出园林作为世界文明有力象征的重要地位。展厅面积650平米,以欧洲园林、亚太地区及非洲园林和美洲园林三个部分构成展览主线,展示22个国家和地区的经典名园。场景包括典型的欧洲规则式园林“法国凡尔赛宫苑”和具有东亚园林风格特征的“日本枯山水庭院”等,沙盘包括体现伊斯兰园林风格的“印度泰姬陵”等,辅之以图版和多媒体成像展示不同国家的经典园林。
  • 中国园林文化厅
中国园林文化厅位于中国园林博物馆二层南区6号展厅,以“文心筑圃、诗情画境”为展览主题。展示中国园林与传统哲学、文学、书画、戏剧音乐等的相互影响,表现中国园林的多元功能、文化内涵及其文化影响力。展厅面积805平方米,以中国园林与传统思想、中国园林与传统文学、中国园林与传统书画、中国园林与传统戏曲、中国园林与人居文化和中国园林文化交流六个部分构成展览的主线。展示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设置园林中听琴、经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园林中的戏台与昆曲牡丹亭、园林环境中的书房等不同主题的场景,反映园林的文化韵味和内涵。重点藏品包括反映宋代帝王园居生活的名画“宋徽宗《听琴图》”、以园林主题图案的“明代青花瓷盘”、园林名画等。
  • 中国造园技艺厅
中国造园技艺厅位于中国园林博物馆二层南区5号展厅,以“师法自然、巧夺天工”为展览主题,重点展现中国园林的艺术特征。展厅面积640平米,以园林造景立意、园林造景技法、园林基本要素和传统造园流程四个部分构成展览的主线。展示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技艺。展厅内通过叠山、理水、花木配置、园林建筑等一组大型场景系统展示中国园林的造园技法。以一组模型沙盘讲解中国园林的造园流程。重点藏品包括“明代太湖石立峰”等反映的造园基本要素,以及“清乾隆乌泥涡口云足圆花盆”、“退思轩铭红木小供桌配供石”等园林陈设品。
  • 园林互动体验厅
园林互动体验厅位于中国园林博物馆二层南区4号展厅,以“科普互动、体验园林”为展览主题,突出科普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体验造园技艺,普及园林知识。展厅面积650平米,以中国园林畅游和园林体验互动两部分构成展览主线。以4D影院为重点展项,以新技术手段畅游园林,以参与式、互动式的花木配置、园林建筑营造、叠山理水等展项体验园林乐趣。
数据数说
位于丰台区鹰山脚下,永定河畔,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950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20685平方米,室外展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绿色科技
会呼吸的中国园林博物馆建筑
在建设过程中中国园林博物馆将采用多种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应用先进科技成果。
中国园林博物馆
以节能技术为例,中国园林博物馆采用钢结构为主体结构形式,满足内部空间的灵活布置。屋面结构层为空气对流层,产生良好的保温隔热效应。局部打开以形成自然通风并为部分室内空间提供辅助的自然采光。这样的建筑也被称为会呼吸的建筑。
馆藏信息
时间
藏品数量
珍贵文物
2019年
4129
471[1]
参考资料
[1]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 ·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7-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