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的第一次出行,我为什么推荐你去看梯田?

 读书万卷笔通神 2023-02-11 发布于北京

粮食从何而来?土地便是答案。深受温饱问题困扰的中国人,在海拔千米的山脉和几百米的丘陵,用古老的智慧开垦、修建起形形色色的梯田,构建了中国最早的立体农耕空间。在中国约20亿亩的总耕地面积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一的梯田,是保住饭碗的粮仓,是壮丽奇美的风景,更是先辈留下的丰厚遗产

每年12月至次年3月,进入灌水期的梯田,陆续迎来一年中的颜值巅峰。慵懒洒脱的田埂曲线,波光粼粼的水面,瞬间将梯田的层次感拉到极致。天地一色,光影变幻,仿若置身于上帝精心设计的光影秘境。

在中国,梯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温度高、降水多的南方稻作梯田;一是近几十年为防止水土流失而新修的旱作梯田,多分布在黄河流域。春日美艳的千面之镜,夏天青葱的稻浪,金秋满目的丰收,冬日难得的银装,可谓四时皆有不同之景。那么中国最美的梯田到底在哪里?

文章图片3

中国梯田不完全地图 ©️华夏风物

文章图片4

地处青藏高原与东南丘陵之间的云贵高原,连绵起伏的山和丘陵是这一地区当仁不让的“主角”。修梯田,自然成为当地人获取更多食物的最好选择。在两汉时期,今四川、贵州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大量台阶状的田地,这也成为现代梯田的雏形。

文章图片5

东汉陶水田,出土于四川东汉墓,是我国最早与梯田相关的文物证据之一。©️南京博物院

要论梯田奇迹,非云南红河州境内的哈尼梯田莫属。遍布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从山脚层层而上,直至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100万亩梯田是哈尼族人数千年代代精耕细作的成果。即便只在核心区的元阳,梯田也有17万亩之多。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无人比肩。

定居于哀牢山的哈尼族,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将村寨、梯田分别安排在山颈、山腰处,上有森林涵养雨水,下有河谷蒸腾水汽成云化雨,沟渠再分流进村寨和梯田。仰赖“森林-村寨-梯田-水系”自然而良性的生态系统,2013年,哈尼梯田还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年复一年的春播秋收劳作中,哈尼族产生了大量与稻谷相关的祭祀活动。临近春耕,以黄米饭和红鸡蛋祭祀,祈求风调雨顺的“开秧门”;杀猪宰鸡,舂糍粑庆祝丰收的“十月年”,是哈尼族人雷打不动的仪式感。从梯田收获的红米,颗粒分明、清香有嚼劲,在哈尼族人看来是神明赐予的“珍宝”,一日三餐,甚至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它。脱粒后的秸秆还可铺盖房顶,点缀着哈尼族村寨的蘑菇屋

文章图片8

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梯田里的红米、鱼类喜获丰收。©️元阳县融媒体中心

立春之后,近百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顺势铺满罗平县大大小小的坝子。其中,一圈圈往上延伸的牛街螺丝田,是欣赏油菜花的热门景点之一。远在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月亮山腹地的加榜梯田,虽不及哈尼梯田、罗平螺丝梯田的热度,却保留着苗族人自然而原始的生活印记。从党扭村到加榜乡,公路两侧连绵不断的梯田、错落有致的苗乡吊脚楼一扫旅途中山路十八弯的疲惫。在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梯田里,苗民不紧不慢地种着祖先钟爱的糯稻,放养鸭子和鱼。这种稻鱼鸭共作的古老体系,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文章图片9

从云贵到川渝,黔东南的丹寨高要梯田、肇兴堂安梯田;四川宜宾的高坎梯田、凉山州的普昌梯田;重庆万州的大石板梯田……一笔笔勾勒出西南人在秧绿稻黄中疯长的幸福。

文章图片11

相较于海拔动辄上千米的云贵高原,500到1000米海拔的两广丘陵就显得低调、亲民了许多。深居于此的山民,在起伏平缓、覆盖面积足够大的山地上找到了生存之法。开垦而成的梯田,成为子孙后代赖以为生的粮仓。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壮、瑶两族共同开拓的龙胜梯田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其所在的南岭山地还是世界人工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作为龙胜梯田的核心区域,龙脊梯田最大坡度达50度,最大垂直落差达860米,密密麻麻的曲线是壮瑶人民面朝土地,辛勤耕耘的生存印记。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深入原汁原味的壮乡,欣赏龙脊铜鼓舞、师公舞,感受地道古朴的壮族风情。

若不想被攒动的人头扰了看景致的惬意,自龙胜向西南出发,散落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梯田一定会是不错的梯田观赏目的地。

同样是养在深闺的,还有粤北乐昌与汝城交界处的五山梯田、连山最高山峰大雾山脚下的欧家梯田、海南五指山的牙胡梯田,他们在明清时期就早已存在,浓浓的稻香弥漫至今。

文章图片15

到了华东,高耸纵横的黄山、天目山和武夷山脉打破了地势上的“四平八稳”,却丝毫没有把水乡的婉约拒之门外。在福建、江西和浙江等丘陵起伏的省份星罗棋布的梯田多少有些小家碧玉之美

先后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江西上堡梯田,分布在罗霄山脉南段诸广山脉之间,是世界最大的客家梯田。关于其最早的记载见于明代的《立崇义县治疏》,从广东迁入的客家先民奋力开凿,让荒山野岭变成了如今的“高山梯田水淼淼”。

追着春天的脚步,油菜花是江西江岭梯田极具代表性的景致。从婺源的江岭向下看,只见黄灿灿的油菜花与远山近水、粉墙黛瓦相映成趣;山谷中的村落里,人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田园画卷。

浙江的云和梯田,隐匿在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山深处,由闽北迁徙而来的畲族山民最早垦殖,跨越高山、丘陵和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说到“田如其名”,必须提及福建的尤溪联合梯田,其实是由几块梯田联合而成的。从唐开元时期修建,是东南沿海的汉民族独立修建的梯田系统。若是想身临其境感受梯田劳作场景,别忘了提前在官网查看农耕实景表演的具体场次。

文章图片18

福建三明市的联合梯田 ©️新福建

文章图片19

紧邻江西,湖南、湖北两省也不难发现梯田的身影。从湘中的娄底市,到湘西南的怀化市,再到鄂东南的恩施市,梯田在水汽氤氲、云雾缭绕下若影若现,是当地人心目中绝佳的世外桃源。

新化紫鹊界梯田地处雪峰山东麓,最早仅住着以渔猎为生的梅山峒蛮,因山高陡峭,交通不便,还被外人称为“止客界”。为了生存,紫鹊界一带的瑶、汉等多民族向高山要粮,在此开垦大量梯田,稻作文化和渔猎文化就此交错、融汇。在没有水塘、水库的情况下,苗瑶名族人们依靠自然雨水和山势走向,自创了天然纯岩隙水自流灌溉系统。至明代,上万亩的雕刻在山岭间的梯田基本成形。

除了梯田,在紫鹊界还可以欣赏到传唱的山歌,焕发异彩的傩面狮身舞。行程中的特色美食解锁环节,不妨试试谷物与油脂充分融合的穇子粑蒸鸡,若是再搭配一碗鱼冻解腻自然再好不过了。

文章图片21

紫鹊界人气菜品——穇子粑蒸鸡 ©️纪录片《千城百味》

同属于雪峰山脉的山背花瑶梯田,每年五月,头戴圆形太阳帽的花瑶妇女高挽裤脚在田间插秧,一股原始生态的少数民族气息扑面。以地势险峻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著称的恩施大峡谷,也是观赏梯田的好去处。除传统的粮食梯田外,还能看到以茶树为主角的梯田。

文章图片22

恩施大峡谷中的茶树梯田 ©️恩施大峡谷景区

文章图片23

南方有稻作梯田,以水田为主,柔美曲折,姿态万千。而北方的梯田,因所处地区少雨多旱,多是旱田,刀劈斧砍般的线条处处透露着粗犷和硬朗。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长期以来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一碗河水半碗沙”绝非夸张之词。为了在焦渴贫瘠的土地上增产增收兼顾保护生态,新中国后,黄土高原上拉开了轰轰烈烈建设梯田的序幕。山西晋中的大寨村平山填沟,在穷山恶水中单靠人力修建梯田,一度成为全国农业学习的榜样。甘肃平凉的庄浪县也是梯田建设队伍中的一分子。90多万亩的梯田一改“水来土走粮食少”的尴尬境地,还通过科学培育,让马铃薯、苹果等成为梯田的受益产业

文章图片24

庄浪梯田,靠着愚公移山精神织就的新绿和壮美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当然,北方不止有新修建的梯田,还有古梯田。位于秦巴腹地的陕南汉阴县凤堰古梯田,由清代湖广移民营建,是目前中国北方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而在太行山东麓的河北邯郸,始于元、兴于清的涉县旱作梯田,椒粮间作、轮作倒茬,形成了整套的农耕技术体系。2022年,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文章图片26

下:邯郸涉县石堰梯田 ©️中国日报网

从山高林密的云贵高原,到此起彼伏的东南丘陵;从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到山峭崖险的太行山……随处可见的梯田,是中国人与自然共生共处过程中留下的农耕文明印记,也是独具人文风情的景观。如今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下,一部分梯田也卸下了果腹的重担,转型为郁郁葱葱的生态屏障。

本期互动话题:这个春天,你准备与哪片梯田相遇?

文丨77

百科编辑丨肥肥、士博

图片编辑丨雪哥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