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冬季限定美食,快看看你吃过哪些吧!

 常熟老李jlr5mr 2023-02-11 发布于江苏

秋去冬来,
气温渐降,
雪落人间,
冬日的美好就如期而至了:
西安变成了长安,
北京成了北平,
南京变了金陵,
苏州,

也成了姑苏。

苏州的冬季,

从不会令人们感到漫长。

因为即使寒冷,

总有许多热气腾腾的美食相伴,

让人暂时忘记这寒冷。

岁寒,

宜围炉,

宜负喧,

宜品尝美食,

那就来盘点盘点,

苏州的冬天,

有哪些必吃美食吧~

Image

Image
“笃笃笃,卖糖粥”
这是许多老苏州小时候的回忆,
卖糖粥的小贩敲打着竹梆,
吟唱着这首苏州人耳熟能详的童谣,
承载着苏州几代人儿时对于美食的记忆。
苏州人嗜糖,
在寒风萧瑟的冬日,
能够吃一碗热腾腾的糖粥,
红豆沙的香味和糖桂花的甜,
交织融合在一起,

成为了苏州冬天最甜蜜的美食。

将秋天收集晒干的金桂一层糖、一层花
整整齐齐码进瓶中蒸出来,
最后加上一些蜂蜜,
于是成了甘甜可口的桂花糖。
再将红豆煮得软糯,加上桂花糖,
于是在这冷风阵阵的冬日里,
也能够尝到秋天阳光的味道。

Image

Image

在苏州的习俗中
有“一碗羊肉汤,赛过吃蹄髈”的说法。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
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
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因此天气渐冷的时候,
羊肉店就遍地开花。
而在苏州,

最受欢迎的当属藏书羊肉。

Image

热气腾腾的藏书羊肉
每到周末,许多外地吃货都会专程赶来,
吃一顿羊肉,喝几碗羊汤,
满头大汗、心满意足。
而且关于藏书羊肉“藏书”二字,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西汉时期苏州的朱买臣,
喜好读书,
但是科举考试屡次不中。
他不肯放弃,常常带着书上山砍柴,
常常遭人奚落,
所以把书藏在石头下,
等到没人再念书。
后来果然高中,
衣锦还乡,
人们为了纪念他,
就有了藏书镇,
也就有了藏书羊肉。
京剧《马前泼水》,

讲述的就是朱买臣覆水难收的故事。

Image京剧《马前泼水》剧照,主演:朱强

Image

Image

苏州人一定都熟读《论语》
何以知晓?
提起苏州人的饮食习惯,
老苏州们都会说出《论语·乡党》的四个字:
不时不食。
什么时候吃什么鱼,
什么时候要吃慈菇,
什么时间到了枇杷杨梅季节,
什么时候要煮鸡头米……
凡此种种,
每个季节都会有要吃的东西。
在苏州,
四季要吃四块肉:
春天吃酱汁肉,夏天吃粉蒸肉,
秋天吃梅菜肉,冬天吃酱方。
Image
所谓方者,
大块肉也。
很难想象,
温婉的苏州,
在端上酱方时,
却用着大盆,
里面装着一整方方正正、
块充满着豪气的肉块。
还是那篇《论语·乡党》,
其中还说过:割不正,不食。
苏州人对于传统,
是非常重视和尊重的,
于是酱方的形状,
也就一直被流传了下来。
Image

Image

苏州恐怕是南方最喜欢吃面的城市了。

苏州人吃面的传统,

甚至影响到周边地区。

早在民国时期,

就有苏州附近城市的饕客们,

大清早坐最早的火车,

专门来苏州吃一碗头汤面。

漫步苏州街头,

随处可见苏式面馆:

陆振兴、朱鸿兴、观振兴、陆长兴

……

Image

红汤的枫镇大肉面

苏州面馆的老板们好像都很喜欢兴这个字,

苏州人吃面都讲究四季:

春天阳春面,

夏天枫镇大肉面,

秋天蟹黄面,

冬天吃奥灶面。

Image

甚至每一种面都有不同的浇头;

大肉也,蟹黄也,鳝鱼也,虾籽也……

数不胜数。

Image

记得笔者初到苏州时,
正巧赶上冬至,
在一家名叫“元大昌”的酒铺门口,
看到了排得长长的队,
近前询问,

才知道是在“拷”冬酿酒。

Image
打到酒的,不免要拍照炫耀一番。
有人解释说,
在苏州,
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被冻一夜的!
于是也加入了打酒的行列,
最终打得两瓶酒来,
金色的酒体,
散发着桂花的香甜气息
Image
因为冬酿酒只有每年冬至才有,
前后十天,
所以在这时总能看到排得长长的队,
和提着酒瓶的人群。
直到如今,
这也是老苏州们延续至今、
仅苏州特有的生活方式了吧!
不时不食,
这种顺应了自然规律的饮食习惯,
才算是真正的苏式生活。
苏式生活
就在我们身边
期待您的关注!

来源:云起文创

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Image

姑苏历史六大名人

Image

邂逅初秋的太湖,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

Image

你知道吗?苏州人也爱吃面!快来看看本地10大名面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