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覃》浅析

 程小鱼719 2023-02-11 发布于浙江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一眼望过去,是不是很多字都不认识?哈哈,那就对了。所以特此奉上小儿读这首诗的音频。

原谅我,我的普通话太不标准了。嘟爸说:央视的主持人难道没有四川人?就那么几个字,多练习练习,肯定能纠正过来的。嗯,我打算多读多练。

这首诗对于主人翁的身份争议比较大,有说是后妃,有说是普通的民间女子,我更倾向于普通的民间女子。《国风》是各地民歌的收集。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古人是怎么发现一些草本植物可以提取出纤维来织布的,于是上网查询了下。对葛这种草本藤生植物竟然有了深刻的了解。不得不说,这真是一种神奇的植物。

古时候人们是用葛的根来当食物的,这种大自然的赏赐用现在的话来说,不仅仅能填肚子,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价值。葛的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均可入药,而葛藤起初是用来当绳子一般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发现还能织布。据说去深山打猎,饿得不行了,本来用于捆绑猎物的葛藤也放进了锅里煮,煮着煮着发现能抽出白色的纤维,便有了葛藤织布,有了葛衣。在流传下来的一些诗文中,穿葛衣是常见的装扮。

葛之覃兮,葛藤长得好长好长,好茂盛好茂盛,茂盛到山谷里都是葛藤,连鸟儿都能快乐地嬉戏于其间,割下来煮一煮,织成粗布细布,做成衣裳,别提多舒服,穿多久都不会厌。

这是前两段的大意。有几个生僻字让人望而却步,但只消花一分钟时间,便能会读且知其意。

刈:读音同,意思是割,割下葛藤。

濩:读音同,意思是煮,煮葛藤是织布的第一道加工程序。

絺:读音同,意思是细布。

綌:读音同,意思是粗布。

斁:读音同,意思是厌弃。

古代提倡男耕女织,种植葛,是家中丈夫的事情,用葛织成布做成衣服,又是家中妻子的责任。在我的理解里,用葛茂盛的生长,用葛衣穿着的舒服,描绘了一幅民间家庭生活的和谐与美好。闭上眼睛,试想一下,各司其职共同奋斗又劳有所得的家庭生活,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我们都知道,《诗经》大多采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国风》这一系列大部分是比和兴。

而《葛覃》这首诗,采用了兴的手法。兴,托物起兴,借某一事物开头来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或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写法。

兴什么呢?我当觉得是,用一大半的文字来写葛,无非是想衬托出这一位想要回娘家的女子,勤劳能干,生活幸福。这后两段就把所兴之事交代清楚了。

先是和婆家管事的人说(言告师氏,这位师氏,我揣测大概是婆婆),我想回娘家探亲,说好了,便准备收拾自己,里里外外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衣冠正,会衬得精气神更好,精气神好,自己的爹妈就知道这嫁出去的女儿过得不错。收拾的时候,带着归娘家的愉悦心情便可想而知了。

大多文人之所以认为是回娘家的女子,源于这“归宁”二字。似乎有印象,民国时代的文人作品中也称回娘家为归宁,是否沿用至今,有待考察。嗯,给自己一个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的机会。

最后,我们再默读一遍。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