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金”指什么?

 大吕 2023-02-11 发布于河南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早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是温庭筠的一首词,第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我第一次读时就觉得费解,只能去看注释。
华钟彦先生《花间集注》给出了两种说法。
其一,“小山,屏山也。金,日光也。屏山之上,日光动荡,故明灭也。”并拿温庭筠两首诗词中句子作例证:“晴碧烟滋重叠山,罗屏午掩桃花月。”“晓屏山断续。”
这种说法单从这一句话来看,站得住脚。然而,这首词全篇写的都是女子的容貌服饰,开头一句写居处的屏山,总觉得与全词融不到一块。
其二,“小山,谓发也,言云鬟高耸,如小山之重叠也。”“金,细铒之属。”华先生又拿别人的诗来例证。陈陶《西川座上听金五云唱歌》中有句子用山来喻头发的(原诗有几个字打不出来),另就是陆游的《春晚怀故山》诗:“远山何所似,发鬌千髻绿。”用头发来比喻远山。
“小山”一指头发,“金”自然就指耳饰。耳饰来回晃动着,明明灭灭,很形象。这一种注释就将这一句与全词融合在一起了。然而,我又觉得“弄妆梳洗迟”,当是刚起床,刚起床时头发应该还没有盘起,怎么可能有“小山重叠”呢?
周振甫先生在其《诗词例话》中给出另外一种解释:“这首词写一个富家女子,她还没有妆扮,所以眉山上黛色显出重叠来,额上涂的黄色有明暗……”“小山”指眉黛,“金”指额黄。山与眉黛互喻是古诗中常见的,比如: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柳永《迷神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蔡伸《菩萨蛮》:“心事一春闲。黛眉颦远山。”唐宋时额上涂黄,是时尚打扮,李商隐《蝶三首》:“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皮日休《木兰后池三咏》:“半垂金粉知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温庭筠《偶游》:“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范成大《虞美人》:“涂罢额黄、嫌怕污燕支。”叶梦得《千秋岁》:“额黄明艳粉,不共妖红软。”因额黄抹损说金明灭(似隐似现)也很形象。
这一种说法把前面我的两个疑惑都解了,但又生出一个新疑惑来。既然“小山”指眉黛,何以后面又写“懒起画蛾眉”呢?温庭筠诗如工笔画,描写细致,描写女子服饰眉眼尤其多,写了这个写那个,一般不会在一首词中重复写眉毛。
追究了半天,我觉得温庭筠这一句写得不好,让人不明白。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批评写一首诗却注释几百字的现象,说诗能让人看明白就不用自己注释,而注释的都不是好诗,不能很好地传情达意(没查到,凭记忆写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