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新站乡中心小学 杨璐瞳 131207 摘要:语文的教育教学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学习科目,同样是以培养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基本技能与能力,因而其教育并不仅仅知识汉字的学习与语言的表达等表面内容,而是教会这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其中,对于情感的培养亦是具有重要的作用效果。在语文的教材设计之中,其情感因素无处不在,这对于情感教学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环境,从而使得教师得以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因此在实际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也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以及情感的培养,从而能够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就此展开探讨,立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情感教学,在其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感教学;小学;小学语文;语文课堂 引言: 在小学生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教育是教学课堂之外的内容,然而亦是学生成长培养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建立正确认知的基本前提。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文章故事等,都具备着多种的情感因素,基于此,本文结合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将情感教学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并在此过程中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多媒体影视效果 语文的课文学习过程中,主要是以文章的阅读以及诗词的学习为主,在此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体裁结构,都蕴含了丰富浓郁的情感因素,而这一部分内容,正是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学习的主要部分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得学生的体验感知更加的真实具体,在此期间,教师则可以将现代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视频的播放以促进学生情感的感知,同时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是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1]。例如,在四年级上册中学习第一课《观潮》这篇文章时,学生进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并不能确切的感受文章中所描述的宏观景象,亦是对于这一画面的想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教师则可以将网络上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图片与视频内容截取下载下来,进而播放至课堂之中,让学生观看,以体会作者在观看之后所写下的文章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丰富情境的形式,让学生一边听取教师的朗读,一边感受钱塘江大潮在视频中的体现,比如,在视频播放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闭上双眼,认真听取教师的朗读,在文中的前三自然段中,课文都是以描绘大潮的来临之际,教师在朗读过程中则需要更加富有感情的朗读,以将学生代入期待又焦灼的心境之中,进而在读到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则可以配上大潮打浪翻滚的声音朗读,让学生感受浪潮的来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再让学生睁开双眼,观看视频中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通过这一系列的情境创设,学生则对于文字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在多媒体辅助作用下使得情感体验得以更加的真切,同时,在这种仿佛身临其中的心境下学习课文,更是拉近了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感悟作者创作时的心情。 (二)课文角色演绎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则是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演绎出来,学生在表演准备的过程中,则需要关注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表情、语气、动作等,从而提高表演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同时在不断排演的过程中,得以挖掘文章中所展现出来的情感表达,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表演中得以有效的感知[2]。角色演绎这种办法还能让课堂氛围变得更为灵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例如,在四年级课文中学习下册中的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时,由于文章的篇幅较长,并且故事情节具有多个小故事构成,基于此,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以抽签的方式选择各个小组所要表演的情节部分,进而给予各个小组一周的准备时间,在一周后进行表演活动。在此过程中,为优化课文情境,教师可以将表演教室稍作布置,同时亦可鼓励学生自行准备适当的道具辅助表演。通过表演的方式,学生在融于角色的过程中,与角色情感充分结合,不仅使得情感教学得以充分的展现,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对于观看的其他小组的学生而言,亦是为其创设了真实情境,使得观看的学生亦能够在表演学生的身上触发相应的情感因素。 二、课文朗读,感知情感因素 除上述所述之外,情感教学还可体现在学生自身的朗读之中,通过朗大声朗读,学生亦是能够全身心地融入到文章内容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3]。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朗读并不是随意朗读,抑或是单纯的大声朗读即可,而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富有情感的朗读,将文中的情感诵读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情感能力,比如最常见的是,在平时说话时的语气中则带有一定的情绪内容,而朗读则能够更好地将这一情绪情感得以有效的训练,使得学生通过语文的朗读学习,正确的把握情感的变化。在此期间,教师则需要引导式的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会朗读,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作以朗读的示范,比如选取课文中情感丰富的情节内容,以身示范,让学生聆听教师的朗读;再比如,教师可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朗读音频,并下载下来播放至课堂之中等,进而让学生分析示例中朗读都具有哪些特点,带给了学生怎样的感受等。 另一方面,教师则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相关的情境,将文中的背景环境讲授于学生,让学生得以在全面了解环境情境下,以自我感知进行朗读,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体验。例如,在四年级下册中学习第一课《古诗三首》时,教师则可以将其中的背景知识讲授给学生,以《宿新市徐公店》为例,教师则可将作者杨万里创作这首诗的背景环境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怎样的事迹中,触发情感从而做出此诗的,进而让学生再听取示例朗诵,感受其中的情感韵味,继而鼓励学生自发地进行朗读,将情感流露于朗读过程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跟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边跟读边感受其中的情感,以加深情感的体验等等。 三、提高对学生的关注,优化师生关系 除教材中将情感渗透于课堂之中以外,教师作为教育者,除了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亦是对于学生成长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自身的教师素养,以作为优秀的模范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情感。众所周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决定着学生心理方向的发展,而心理的发展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以教师形象出现在学生的心中,学生与教师处于一种想亲近却又有距离的状态之中,同时在对于教师尊重的过程中还带有一丝的惧怕心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都具有不利的因素。对于此,教师则需要转变自身的形象,以平等亲和的形象进行课堂的教学,促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展。 此间,教师对于学生还应当加以关注与关心,尊重学生的思想,适时地鼓励学生、表扬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使得学生敢于表现自己,从而将自身的情感完整的流露出来。情感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理念,因而教师的关心是必不可少的[4]。在课堂中,教师则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尤其针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以及性格较为孤僻、安静的学生,通过高度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逐渐转变学习的态度,丰富本身积极向上的心理与情感。在课堂之外,教师则需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谈话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让学生在教师关爱的教育过程中促进情感的表达。如此一来,情感教学则能够实施于课堂内外,使得学生对于情感的认知不仅体验在课本文字之中,同时能够在生活中感知来自教师真实的关心,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成长中更加健康的发展。 四、结束语 情感的教育培养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语文的教学内容具有大量的情感因素,对于培养教育学生的情感提供了可行的条件。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可将其充分地利用起来,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立斌. 浅谈情感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上,下旬), 2018, 015(022):47. [2] 蒋梅辉. 浅谈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读与写(上,下旬), 2015, 000(021):484-484. [3] 张学宏. 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措施[C]// 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17. [4] 陈福兰. 情感教育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C]// 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0.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中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