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辰溪的兵工厂与汉阳枪

 兰博2000 2023-02-12 发布于湖南

早在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就在湖北筹建枪炮厂,当时隶属于兵部。不几年,枪炮厂建成了专门的枪厂、炮厂、炮架厂、炮弹厂、熔铜厂、枪弹厂。后来,又相继建成铜壳厂、炼钢厂、火药厂、机器厂、锅炉厂等,1904年改称湖北兵工厂,1908年改名汉阳兵工厂。

1938年上半年,汉阳兵工厂改称兵工署第一兵工厂,对外称“汉兴公司”。6月,因日寇逼近武汉,第一兵工厂的机器、动力、枪弹、手榴弹、火药、机关枪等分厂奉命迁往湘西辰溪。

兵工厂选址辰溪,一说是因为国民党高层发现这地方资源丰富,便于配套;一说是当时汉阳兵工厂中的一位工程师是辰溪人,是他向厂领导推荐了家乡这个好地方。当然,辰溪属于战时后方,水运方便,且电力、煤炭等供应充足,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条件。

当时,武汉、长沙一带的机关、工厂、学校、商号纷纷内迁,国民党制定了《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 提出“建立湖南沅陵、辰溪为中心的电力、兵工、电器、水泥、纺织等为主的工业区”,并以贷款和补助的方式资助工厂搬迁。

由武汉向辰溪搬迁全靠水运,厂方风雨兼程,历经数月。员工们携妻带子,他们缺吃少穿,忍饥挨饿,途中稍有不慎就触礁翻船,遇难险滩。路上,还时有土匪骚扰,索取财物。一路历经风险,受尽各种苦难。大队伍路经沅陵时,船队还被土匪围困两个昼夜,后经多方周旋,才得通行。

第一兵工厂选址在离县城不远的雍和乡南庄坪,占地730多亩。1939年初,器材、员工大部分搬迁到达,厂房亦逐渐建成,随即开始了紧张的设备安装。因为抗日前线之急需,3月份即有部分车间开工,第一批枪弹驰援前线。生产机关枪等一些重要军品的车间,也随后加班加点地复工投产。全厂1000余员工边搬迁,边安装,边生产,昼夜不停,以他们无穷的热情,支援着抗日前线。

1940年,工厂生产正热火朝天,日军发现了辰溪的一些特殊情况,连连轰炸辰溪。形势危急,兵工厂奉命由辰溪迁往重庆。为了不影响枪弹供应,他们先在重庆鹅公岩开凿山洞,修建厂房,拟定将器材中的三分之二拆卸启运,其余留辰溪照常生产。后来由于宜昌渡口沦陷,航道阻塞,第一兵工厂把来不及搬迁的枪弹厂、机关枪厂、机器厂、动力厂等,拨交第十一兵工厂。当时,该厂正从安化搬迁至沅陵县孝坪乡(后改属辰溪县),全厂职工达到了空前的8000余人。

1941年6月,第十一兵工厂的厂房、进厂公路等关键工程逐渐完工,厂区需由长达千米的天然溶洞进入,其保密性强,枪弹、机枪、样板工具、机器等厂同时复工。木工、火工两所仍留在城郊的南庄坪继续生产。

1942年,第十一兵工厂留在安化烟溪的器材、人员全部迁至辰溪。为了加强管理,他们将所属各工作厂改为制造所。设在南庄坪的有一所(机器)、三所(重机枪)、四所(枪弹)、七所(手榴弹)、九所(木工)。设在孝坪的有二所(捷克式轻机枪)、五所(炮弹)、六所(引信)、八所(熔乳铜)、十所(印刷)。他们生产的炮弹、枪弹、轻重机枪、信号枪、手榴弹等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抗日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期间,全厂工人最多时达10000余人,后段也有8600余人。

当时,他们在此生产的“汉阳造”步枪,有着“中华第一枪”之美誉,在抗战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一代功勋步枪,装备了无数中国部队,从清末新军开始,到抗日战争时期,一直是主要的步兵武器,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都普遍使用。

1946年4月,第十一兵工厂奉命迁往湖北,留在南庄坪的第四所改为第十一兵工厂辰溪分厂,主要生产枪炮子弹。1947年4月,辰溪分厂接收了湘西物资保管处的器材和员工。该处有辰溪、洪江、沅陵、桃源、溆浦等保管站,专门负责保管抗日时期第二、第四十、第四十一和第四十四等厂的留湘的器材。

为了确保辰溪兵工厂的安全,国民党部队的工兵营在辰溪县城各处,包括大码头沅水河畔以及现在的胜利公园、刘晓公园等地,修筑了坚固的碉堡、暗堡39座,现在尚存混凝土碉堡9座。

1947年5月,辰溪分厂正式生产美式“三〇”枪弹。8月,招回了部分已迁武汉的技术工人,以扩大生产。1949年春,他们接受了部分制造冲锋枪弹的新式机器,生产能力有所增强。

3月4日晚,国民党辰溪县保安大队长张玉琳,纠集本县匪徒及泸溪、怀化等县股匪,胁迫一部分乡民,共聚集10000余人,以布防护厂为名,驻扎县城和工厂附近农村。3月5日,张玉琳部猝然叛乱,抢走工厂17000多枝枪及大批弹药。一段时间里,兵工厂被迫为匪军复装子弹和修理枪械。

1949年9月21日,辰溪解放。次日,解放军第十三兵闭政治部马英(辰溪县军管会主任),派民运三中队杨仁华等5人进驻工厂,实行军管。工厂改称辰溪兵工厂,代号为861厂。在此期间,厂里大量生产枪支弹药,为全国的彻底解放作出了贡献。

后来的一段时间,861厂还生产出了“白云”冰箱,成为当时全国重要的冰箱品牌。

现在,南庄坪兵工厂旧址办公楼犹存。该楼始建于1938年6月,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坐南朝北,砖木结构,是兵工厂高层领导的办公和议事场所。2011年1月,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