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视察南阳,县领导一问三不知,主席的做法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木言禾四毛 2023-02-12 发布于北京

毛主席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领袖,无论在任何时期,毛主席都始终情系百姓,他在外出视察时,经常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百姓疾苦。

1958年8月,毛主席视察河南,在路过南阳时,想要去南阳的农村看一看,但由于洪水冲断了道路而未能成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尽管没有去成南阳,但毛主席的内心始终牵挂着南阳的百姓。1958年11月,党中央在郑州召开会议,在会议间隙,毛主席特意向河南省委提出,要求派一个南阳当地的干部,来向他汇报南阳的情况,主要是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情况。

南阳地委经过研究,决定派南阳县委书记魏兆铭前去。

文章图片1

能亲自向毛主席当面汇报工作,这是一项极高的荣誉,魏兆铭在接到这个任务时,激动的一连几天都睡不着觉。在激动之余,魏兆铭也意识到,既然是汇报工作,那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别到时候出纰漏,给毛主席留下不好的印象。

于是乎,魏兆铭用了很长的时间,精心准备汇报工作,光准备的材料就有几十页,内容非常的详细。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魏兆铭便赶到了郑州,毛主席在百忙之中接见了他,热情的同他握手。魏兆铭稳定住情绪之后,打算当面向毛主席汇报工作,于是便掏出了那一摞厚厚的材料。谁知毛主席却摆摆手:“详细汇报我看就免了,咱们今天聊聊天,我问你几个问题,不要太紧张。”说罢,毛主席就招呼魏兆铭坐下。

毛主席点燃一根香烟,缓缓的说道:“南阳旧称宛城,是一个很古老的地方,出了很多人才,据说诸葛亮就在南阳的一个叫卧龙岗的地方隐居过,诸葛亮是哪里人,你知道吗?”主席的问题让魏兆铭暗自吃惊,他只知道诸葛亮确实在南阳待过,但他平时根本就不关注这些事情,事先也没有准备,只好沉默不语。

文章图片2

毛主席见对方略显尴尬的样子,心里便明白了七八分,笑着说:“诸葛亮的老家是东汉时的琅琊阳都,这个阳都就是今天的山东沂水啊!”

闻听此言,魏兆铭忙笑着说:“主席真是博学啊,令我自愧不如!”毛主席接着又说道:“你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叫做二十八宿走南阳,据说当年刘秀之所以能建立东汉,就是靠这二十八宿,你说说,这二十八宿以谁为首啊?”

魏兆铭又愣住了,他没想到毛主席竟然对南阳这么熟悉,“二十八宿”的故事他其实也知道一些,但是具体有哪些人是一概不知,更别提以谁为首了。

此刻,屋里的气氛再度变的尴尬起来,魏兆铭紧张的直冒冷汗,简直是无地自容。毛主席看出了魏兆铭的窘相,笑着自答道:“二十八宿以邓禹为首嘛,邓禹可是你们南阳新野人哦。”魏兆铭连连点头称是。

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毛主席笑着说:“看来你对历史研究不多嘛,不要紧,下面我们还是谈谈南阳的情况吧!”魏兆铭一听这话,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一些,他心说自己是南阳县委书记,南阳的事情还有什么自己不了解的呢?这次肯定没问题!

然而,接下来毛主席的问题让魏兆铭彻底坐不住了。

文章图片3

原来,毛主席的问题是:现在南阳的社员,每人每月有几两香油的定量?这个问题让魏兆铭彻底的吃了一惊,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平时所关注的大多是一些宏观的事情,对于此类细小的民生问题,基本上没怎么在意过。

而作为领袖的毛主席,平时日理万机,竟然对民生如此的关注,这让魏兆铭感到十分惭愧。想到这,魏兆铭急忙站起身,连连向毛主席检讨:“主席,对不起,是我平时工作没有做好,我脱离了群众,我请求处分!”

毛主席摆摆手,语重心长地说道:“犯错误在所难免,改了就是好同志嘛,你以后可要注意喽,一是要融入到当地群众当中,多关心群众的生活;二是要多学点历史文化。”

毛主席给魏兆铭的建议在今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共产党员心中应当时刻装着人民,还应当做到以史为鉴,学史明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