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含胸拔背”的要诀

 tjboyue 2023-02-13 发布于四川

图片

“含胸拔背”的要诀

 颐拳斋

含胸拔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拳学术语,历来被许多著名拳家所践行和推崇,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拳学典籍。下面择取历史上有关“含胸拔背”的拳论以飨有缘人。

王芗斋拳学中,混元桩法有含胸拔背的身法要领。

杨氏太极名家杨澄甫(1883——1936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述:“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沈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1812——1880)在《身法八要》中将“含胸”与“拔背”分别位列为第一、二条。

武氏太极拳传人郝为真(1849——1920)在《太极拳十三要义》中讲:“涵胸拔背。涵胸者,胸要内含,便气往下沉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往上提,脚跟易浮,且易被攻之。拔背者,气贴于背,使脊骨如张弓也。能涵胸,则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也。”郝为真之子郝月如(1877——1935)进一步阐述:“何谓涵胸,曰:心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涵胸。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气。何谓拔背,曰: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陈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鑫说:“胸要含住劲,又要虚。”“胸如鞠躬向前微弯,四面包含住。”“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不可 有心,亦不可无心。”

当代中国武术九段、中国“武术十大名师”陈正雷著《陈氏太极拳术》一书中载:“陈氏太极拳对胸部的要求是要含、要虚、要松。”“胸部含虚和胸间松开,可以自然形成腹式呼吸,使呼吸深长舒畅。”“胸部虚含,锁骨和肋骨松沉,可以使上肢虚灵和身体重心下降,于技击大有助益。”“陈氏太极拳对背部的要求是,要舒展松沉,'用中气贯注’。人体背部呈微弧形有脊椎骨上下连接,是脊髓神经所在的部位。”“练拳时,背部肌肉要舒展和向下松沉,要根据脊椎生理状态,随屈就伸,保持脊背的相对端正,以利于气血的通畅,做到'牵动往来气贴背’,便于及时'力由脊发’。有的学派对背部提出了'拔背’的要求,笔者认为用这个'拔’字,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就字义讲,'拔’是向上提拔的意思。人体脊背部不论是上拔或前屈,都会使背阔肌和肋间肌拉紧前伸,迫使胸部向内吞缩,两肩前扣,形成弓背耸肩的错误姿势,既影响和破坏身法的优美,又使胸腔受到一定压迫,妨碍呼吸的顺畅。”

图片

从生理结构上讲,人体的胸和背即胸廓的前壁和后壁,是前后对应的两个部位。成人的胸廓近似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上窄下宽,其结构有相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胸廓中,众多关节多属微动关节,联合关节;某一环节的运动通常会引起另一关节的运动;各个环节的运动都有着力学上的相互关系,正是“一动无有不动”。上肢和胸廓连接的部分,包括肩的上臂、腋窝、胸前区以及肩胛骨所在背区域为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也称之为盂肱关节。因此,说到“含胸拔背”,离不开与胸、背关联的肩关节的放松。

从字面意思上讲,“含胸拔背”或“涵胸拔背”的关键字是“含”或“涵”和“拔”。“含”基本字义有三:①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②包含;藏在里面;容纳。③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涵”基本字义有二:①包含;包容。②指涵洞。“拔”基本字义有七:①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如拔草、拔剑。②吸出(毒气等)。③挑选(多指人才)。④向高提;如提嗓子。⑤超出;高出;如海拔。⑥夺取;攻克(据点、城池)。⑦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不难看出,“含胸拔背”或“涵胸拔背”的“含”或“涵”的意思应该是“包含”,“拔”的意思应该是“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而不应该是“向高提”的意思。

图片

综上所述,结合多年学习练拳体悟,颐拳斋认为“含胸拔背”的身法要诀是:在头虚领顶劲、尾闾松沉和肩部放松的同时,胸前似抱一足够粗、很轻很薄的圆柱形气球。

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头虚领顶劲,尾闾中正松沉。

2、以胸前方适当长某点为圆心,以胸骨为中间线,胸廓的前壁骨骼向左右扇形对拉舒展。

3、以胸椎为中间线,胸廓后壁骨骼、两侧肩胛骨顺着背部微弧形对拉外展前抱。

4、胸廓上的肌肉舒展向下松沉。

5、以上四点只可用意,不可用力。

陈鑫老先生曰:“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而犹为能,再加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