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伤寒论》柴胡八症的认识

 dzlbs 2023-02-13 发布于四川

作者:乌恩奇巴雅尔

对于小柴胡汤的主症,我们用柴胡七症来概括,既包括了263条提纲证中所讲的症候:“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也包括了96条小柴胡汤证中所讲到的症候:“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有人又加上脉弦,就是柴胡八症。

究竟柴胡七症或者柴胡八症哪种说法更符合《伤寒论》的基本原则呢?

我们把《伤寒论》原文梳理一下,用条文互证的方法推求一下《伤寒论》的原意。

首先汇总一下《伤寒论》中关于小柴胡汤涉及脉的条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7条》(以下只写条文次序):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言小柴胡汤的脉象为脉浮细。

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言小柴胡汤的脉象为阳脉涩,阴脉弦。

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本条涉及的脉象有脉细、脉沉、脉沉紧。

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本条涉及的脉象有脉弦浮大、脉浮。

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此条提及的脉象为脉沉紧。

以上条文中涉及的脉象包括:脉浮细(37条),阳脉涩,阴脉弦(100条),脉细、沉、沉紧(148条),脉弦浮大、脉浮(231条),脉沉紧(266条)。脉象不一,病机病位也不同,脉浮细(37条)言邪传少阳。阳脉涩,阴脉弦(100条)言枢机不利,脾胃虚寒。脉细、沉、沉紧(148条)为病邪半在里半在外。脉弦浮大、脉浮(231条)乃三阳合病。脉沉紧(266条)是太少合病。可见小柴胡汤证的脉象有浮、细、沉、紧、弦。不能单纯的以弦脉统计之。只有脉症合参,才能判断是否传经(脉浮细,37条),判断病机(阳脉涩,阴脉弦,100条),病位(脉细、沉、沉紧,148条)病势(脉弦浮大、脉浮,231条;脉沉紧,266条)。

那么弦脉在《伤寒论》中都反应什么问题呢?

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脉弦为柴胡证,肝脾不调。

142条: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脉弦是邪循经而入。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浮是小柴胡汤证。

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脉弦细是邪入少阳。

以上的弦脉皆为小柴胡汤使用指证

140条: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365条: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以上两条皆是以弦脉判断病势,140条是表邪内陷,肝经瘀滞。365条是邪气下迫,下利后重。

324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脉弦迟是痰饮实邪,阻于胸中。

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弦脉为阴津未尽,正气尚存,生机尚在。

弦脉除了少阳或柴胡证以外,尚用于判断病位、病性(324条),判断预后(212)条。

所以脉弦不应做为柴胡八症之一。

#名家医案练习##健康锦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