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新清史呼之欲出,有一个细节让人担忧!

 燕山茶社 2023-02-13 发布于河北
国家新清史呼之欲出,97岁高龄挂帅修史的著名清史学家戴逸,无意中披露的一个细节却让人担忧《清史》的可信度!

在戴逸老先生主持修史的这数十年间,他多次发布修史进度,民间对这部史无前例的历史巨著关注度极高,以至于有人翘首以盼,但至今依然待字闺中,有消息说,很快就要付梓印刷了,这实在是可喜可贺的历史界的“大事记”,甚至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大编写规模,3000万字,可能也是我国史书的一个里程碑。

戴逸披露的一个重要细节,就是如何培养后备力量、组建团队,全国征集大量“史料”,工作量之巨大,修史规模在500人以上,史料之巨大丰富,不但是汗牛充栋,光是未经整理的文献档案就有2~3亿字的规模,这么大的文字量,他们是如何整理的?却让人“费思量”!

仔细阅读了戴老先生若干篇修史进度学术文,都没有涉及到一个重要细节:如何对史料“证伪”!

我国已故著名清史学家罗尔纲和他的老师、著名大教育家胡适,都有一个修史的座右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很多所谓史料孤证甚至是片面的一家之言,如果引用不当,会对清史的可信度造成不可伤害的“损害”!

有《清史稿》的前车之鉴,千万不能,闭目塞听,重蹈覆辙,没有相关任何鉴别工作,不能不让人担忧!

针对质疑,我们期待这个团队能对相关情况做出进一步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