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说: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方名】 桂枝芍药知母汤 【方组】 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知母、生姜、白术、防风、附子。 【方歌】 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生姜与麻黄,白术防风炮附子,寒热错杂此方良。 【用法】 水煎服,每日服用。 【功效】 祛风除湿,通阳散寒,佐以清热。 【主治】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舌偏红苔白,脉濡数。 【方解】 方以桂枝温通经脉,调和营卫。桂枝配附子通阳宣痹,温经散寒止痛。麻黄、白术、防风祛风散寒,助桂枝健脾除湿,使风寒湿邪从表而散。知母、芍药养阴清热。甘草为佐使,配白芍缓急止痛,并能调和药性。 诸药相伍,表里兼顾,标本兼治,且有温散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阳之妙,合用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兼以清热,寒热并调。 【化裁】 临床如见风偏胜者,加秦艽、独活;寒偏胜者,加苡仁、车前子、泽泻;热化火伤津者,加生地黄、玄参、麦门冬;湿热下注者,加防己、萆薢、海桐皮;胸胁满闷者,加柴胡、黄芩;口渴欲饮者,加石斛、天花粉;关节疼痛剧烈不能屈伸者,去附片,加制川乌、制草乌、细辛,三药先煎1小时;下肢关节肿痛者,加牛膝,薏苡仁;疼痛剧烈伴有关节畸形者,可加全蝎、蜈蚣。 【案例】 张女士,女,46岁。四肢关节反复肿痛5余年。 初诊症见:时有寒热,无汗或汗出不多,双手指间关节、双腕关节、双肩关节肿痛明显,活动受限,遇风寒尤甚,关节表面皮温高,晨僵至午后仍不能缓解,腰背酸痛,口眼干燥,胃脘部胀满不适,不思饮食,尿频,大便稀溏,舌红、苔薄白,脉滑。 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风湿痹阻,寒热错杂,兼有脾胃气阴亏虚。治拟祛风散寒、清热除湿,兼以健脾益胃,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处方:桂枝、白芍、徐长卿、防风、威灵仙各、蜈蚣、知母、白芷、黄柏、延胡索、陈皮、连翘、炒薏苡仁、砂仁、甘草。水煎服。 患者服药一月后,诉虽稍减激素用量,关节肿痛反有缓解,身热渐退,口干及胃脘部不适感亦明显改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证候如前,治法守前,原方去黄柏、防风,加当归。 继服2周后,体温正常,关节隐隐疼痛,肿胀已不明显,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病情终获缓解,予以原方调整,以巩固疗效。 你的痛风多久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想知道上述药方适不适合自己,关注我,更快远离痛风、关节肿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