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输给彭德怀的我军将领,牺牲后被割下头颅,次子91岁才找回头颅

 君临天下100 2023-02-13 发布于湖北

1931年12月14日,我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宁都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秘密党员赵博生和时任73旅旅长董振堂率领部下起义,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

这支部队被整编为红5军团,董振堂担任军团长,带队打了许多艰苦的战斗,获得了极大的荣誉,他是和彭老总齐名的将军,是当时红军部队中异常出彩的猛将。

董振堂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猛将,却在长征胜利后倒在敌人的屠杀之下,死后还被割下头颅,悬挂在城门示众,直到2015年才被董振堂的次子找到,此时距离将军牺牲已经过去了78年。

董振堂将军有怎样的事迹呢?他是如何牺牲的呢?

宁都起义

董振堂是旧时代军人出身,早年曾毕业于保定军校,是一名炮兵军官,毕业后在冯玉祥的部下一路升迁,干到了中将师长的位置上,是冯玉祥手下有名的猛将。

冯玉祥

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大败,他手下的部队也被国民党顺利收编,变成了国民党26路军。

而本来是一员大将的董振堂,也没有被重用,仅仅担任了73旅旅长。这一下不仅职位下降,而且成为杂牌军的一员,在补给待遇方面根本难以为继。

有了这样的对比后,董振堂等人心中自然有了愤懑之意,再加上蒋介石整编完冯玉祥的部队之后,就将他们拉到“剿共”一线,还拿他们当炮灰使,引发了全军上下的一致不满。

1931年2月,26路军开往江西参与“第三次围剿”,由于害怕被蒋介石当炮灰,26路军十分谨慎,稳扎稳打,不给红军分割包围的机会,还发扬国民党军队一贯的“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作战风格,坐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被消灭,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

为了惩戒一下这支不听话的部队,蒋介石插手了26路军的人事任命,引起高级军官内部的矛盾,全军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各位将官各行其是,谁也不服谁。

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和战斗意志高昂的红军作战,再加上南方湿热的环境,让26路军战士们十分不适应,这支部队已经丧失了士气,一身的战斗力散去了七八成。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26路军更是人心散乱,因为他们大多是北方籍士兵,害怕日军侵略自己家乡,想要回家,董振堂等人抓住这个机会,向蒋介石发去联名电报。

老蒋当然不同意,严厉批评了他们,并且还调集大军包围了26路军,董振堂带着部队已经开始北上,然而被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包围,无奈只能退回来。

虽然军变没能成功,但是董振堂等人和蒋介石的仇怨已经结下来了,老蒋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让军统特务严密监视,没想到竟然发现了26路军内部的共产党组织。

心神大震之下,蒋介石电令孙连仲等人查办,没想到这些高官以各种理由不在军中,电报落在了中共秘密党员赵博生手上,他意识到了情况严重,马上和上级取得联系。

红军方面对这支部队十分重视,迅速派去联络员,赵博生那边也开始行动,召集高级将领商量起义之事,董振堂就在其中,前面遭受的苦闷在这一刻全部爆发,他们决定率部起义。

于是1931年12月14日,宁都起义爆发,赵博生,董振堂等人率领1.7万余人起义,随身的轻重装备全部带走,和前来接应的红12师碰头,集体加入红军。

弃暗投明

宁都起义带来的影响十分深远,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也异常明显,董振堂等人算是开了先河,但可惜的是他们的名字以及宁都起义的故事并没有被太多人知晓。

首先,宁都起义给工农红军带来了最紧缺的人员和物资装备。要知道当时红军上下一共才有3万余人,这些部队散布各地,而且许多都是游击队、民兵,战斗力严重不足。

董振堂等人带来的1.7万余人都是经历过多年战斗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一下子补充了战斗力,使得红军的规模达到5万余人,拥有了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实力。

再者,红军上下缺少物资装备,有的时候甚至几个战士共用一把枪,就这样,枪里还没有几颗子弹,上战场的时候一排枪过去,就要冲锋和敌人肉搏,十分吃亏。

宁都起义的时候,董振堂等人将原26路军的装备器械全部带了回来,这些枪械在国民党军队序列中当然不算多好,但是对红军来说已经十分可观了,是一次很大的补充。

另外,除了军事方面的重大利好之外,宁都起义带来的政治和革命意义更加深远。自从南昌起义打响了革命第一枪之后,我们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历史在这里发生转折。

虽然数年来在全国组织了多次暴动和起义,但是在国民党军队的反复“围剿”下,中共还是一个十分弱小的组织,即便组建了苏维埃政府,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机构,仍然存在不足。

宁都起义爆发后,蒋介石的威严被严重打击,经过数轮混战形成的南京国民政府也颜面扫地,各地的大小军阀再次开始异动,减缓了我党面临的各种压力。

并且宁都起义增强了苏维埃政府的法理性,鼓舞了苏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对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也为日后解放战争“问鼎中原”提供了合法性。

起义成功后,大部队来到苏区,被整体改编为红5军团,董振堂担任军团长,然后还在毛主席的介绍下入党,正式成为大家庭的一员,成为我党的高级军事干部。

之前在国民党军队的时候,董振堂每个月都有200块大洋的军饷,但是他经常资助部下,维持社交,多年来只攒下1200块大洋,入党之后全部捐给了党组织。

这笔钱在当时来说数额巨大,连毛主席都被惊动了,接连劝说董振堂可以收回一部分补贴家用,但是他十分坚决,认为加入革命之后就把全部交给党,不给自己留一点。

这样的觉悟对于一个刚刚起义的原国军将领来说十分难得,董振堂直言他曾经接受过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亲近革命,愿意接受党组织的领导,为人民解放作斗争。

作战勇猛

自从弃暗投明之后,董振堂念头通达,在战场上的表现更加亮眼。蒋介石组织第四次“围剿”的时候,董振堂接连打出宜黄战役、乐安战役,消灭了大量国民党部队有生力量。

一连串的优秀表现为董振堂赢来了数枚勋章,他成为我党大力宣传的起义典型,受到苏区军民拥戴的同时,也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一直想要除之以后快。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长征,红5军团被安排到后卫的任务,负责拖住追击的敌军,给大部队争取转移的时间,这样艰巨的任务落在了董振堂的肩膀上。

从董振堂的作战风格上就能看出,他在勇猛之余还很有智谋,经常能想出一些不同寻常的方法完成任务,然后后卫不是其他,敌人数倍的兵力围过来,需要一名勇敢善战的将军。

湘江战役是董振堂在长征途中打的最惨烈一战,1万1千余人的红5军团打到最后只剩5000余人,伤亡过半,而且红34师为了掩护大部队而被敌人包围,全军覆没。

这场战役关乎了红军存亡,国民党在湘江以东布置了4道防线,后面还有大量军队包抄跟进,一旦被敌人咬住,情况不堪设想,董振堂的责任十分重大。

担负了后卫的任务之后,董振堂指挥部队每天都在和敌人交战,尽管打散了一大批国军,但是很快他们就重整旗鼓,继续和红5军团作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杀伤。

湘江战役结束后,红5军团元气大伤,整编之后也只能凑出3个团的编制。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渡河时缺乏船只,红5军团再次肩负起后卫任务,经历了一次惨烈的阻击战——金沙江阻击战,将敌人死死挡在金沙江之前。

在进入阵地之前,董振堂就下令所有人坚守阵地,直到全部阵亡,不允许任何人擅自撤退,显然抱了必死之志,要以5000余人的残兵抵挡“铁军”吴奇伟的1万余人。

本来军委中央的命令是阻击3天3夜,随后红5军团乘坐渡船撤离,然而因为事先蒋介石下令收缴了金沙江岸边的船只木板,大部队严重缺乏渡河工具,撤退速度缓慢。

因此原定3天的阻击任务一度延长到6天,然后又变成9天,中央红军这才渡过了金沙江,而董振堂带领红5军团就在石板河阻击敌人了9天,部队大量减员。

除了这两次阻击战之外,董振堂为了拦住敌人的步伐,还三次过雪山,三次走草地,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缺衣少食的环境下,坚持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因为这些优异的表现,毛主席称赞红5军团是“铁流后卫”,他们在长征路上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很好的完成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董振堂的党性和决心毋庸置疑。

惨烈牺牲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红5军团因为战损太多,缩编为红5军。陕北根据地建立后,蒋介石依然没有放过围剿的念头,再次派遣大军进攻。

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党中央决定分兵向东向西开辟根据地,红5军编入西路军,开始西渡黄河,进入河西走廊地带,和精锐的马家军作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西路军在进军之初就不占优势,不仅不熟悉地形,不适应复杂多变的气候,连人员和物资配给都不达标,是在一片仓促间开始的,接连几次大战后,西路军元气大伤。

1937年1月,董振堂奉命攻占高台,这里是西路军前进路上的重要据点,马家军也十分重视,迅速派出2万余人的部队支援,将董振堂团团包围在高台城内。

本来董振堂是有机会突围的,但是因为身边没有电台,而且政委派人下达坚守高台的命令,所以他只能召集战士们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到来,开始了极为惨烈的战斗。

董振堂留在高台的部队只有2000余人,其中还有妇女营和临时收编的民团武装,手中的枪支严重缺少弹药,重武器一概没有,只能使用长枪梭镖,整体战斗力十分低下。

而包围董振堂的马家军一共有2万余人,为了快速拿到高台,拼了老命进攻,每天都能给城内造成大量减员,这场仗打了1个多星期,能够爬起来战斗的战士越来越少。

打到最后,董振堂据守的东门城墙只剩下30余名战士,马家军发动最后的总攻,一举攻进了城内,董振堂被敌军射伤,为了防止自己被俘,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杀身亡。

至此,高台城内的2000余名红军战士全部阵亡,凶残的马家军从尸堆中找到了董振堂的遗体,割下他的头颅,用绳子串在耳朵上,绑在了城门之上。

解放战争胜利后,河西走廊被解放军拿下,中央下令搜寻董振堂的遗体和头颅,可是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直到2015年的时候才在西宁附近发现了线索。

当时董振堂只剩一个次子在世,他的哥哥参军入伍,在战争中光荣牺牲,母亲也在80年代去世,他自己也在90岁高龄的时候找到了父亲的头颅,终于可以入土为安。

董振堂率领1.7万余人参加宁都起义,扩充了红军的武装力量,在1932年担任红5军团军团长。

当时彭老总就指挥红1军团,他已经和彭老总齐名了,后来长征路上又多次担任后卫任务,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这份履历在建国后肯定可以授勋元帅。

彭德怀

然而他在西征的路上,倒在马家军的枪口之下,毛主席称赞他“日久见人心,是一名坚决革命的战士”。我们也要学习董振堂的精神,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不懈努力奋斗!

对于这位早早牺牲的将领,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