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沙》篇意旨探微[全文]

 汨罗江屈原文化 2023-02-13 发布于湖南

【摘要】 学者们对《怀沙》篇题的解释,争论至今。本文按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梳理诸说,在认可“怀念流沙”一说基础上,提出一些对《怀沙》思考的心得。

【关键词】 九章;怀沙;篇名;意旨

《怀沙》是《楚辞·九章》中的一篇。关于其篇题之旨,历来学者聚讼不已。此篇最早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不仅照录了全文,还写道:(屈原)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沉]汨罗以死。从此处看,司马迁将《怀沙》视为屈原的绝命辞应是无疑。这得到《楚辞》最早注者王逸的认同,他注道:原所以死,见于此赋,故太史公独载之。《怀沙》篇名最先的解释便与此相关,即怀抱沙石自沉。但实际上,司马迁并未明言“怀沙”两字之意,“沙”与“石”不同,他只是从历史的角度,记录屈原作《怀沙》赋和怀石投江两件事,而司马迁明言说屈原“怀石以死”应该是来自于汉初人们对于屈原自沉的传说。学者们产生异见的根源之一便是对司马迁这一记述理解的差异。我们综合前人对“怀沙”的解说,按不同的逻辑方式进行两种新的划分。

一、从“怀沙”两字的表意入手进行题解,可以分为四类。

1、“怀抱沙石说”

“怀”有“藏、怀抱”之意,此说指怀抱沙石自沉。学者们依司马迁对屈原“怀石”自沉的记述,对“怀沙”也做这样的理解。为了弥补“沙”、“石”之别,还将沙石并称。如朱熹在《楚辞集注》的《怀沙》题解中说:“言怀抱沙石,以自沉也。”如当代学者聂石樵亦持此论:“《怀沙》是抱着沙石自沉的绝命词……司马迁的年代离屈原不远,他的记载比较可信。”

2、“感怀、怀念某地说”

此说释“怀”为“感怀、思念”等义,《说文解字》有“念思也”。而释“沙”为地名,依次有长沙、流沙、沙头地名一说。认为“沙”是长沙的以清代蒋骥最具代表,其《山带阁注楚辞》说:“《怀沙》之名,与《哀郢》、《涉江》同义,本地名。《遁甲经》:'沙土之底,云阳氏之墟,《路史》纪云阳氏、神农氏皆宇于长沙,即今长沙之地,汨罗所在也。’曰怀沙者,盖寓怀其地,欲往而就死焉耳。……若以为《怀沙》为怀石,失其旨矣。”姜夫亮载其说并认为极有见地。而认为“沙”为流沙、沙头等地的也是各圆其说:《别解》一文认为流沙是彭咸被流放的地方,彭咸不仅是屈原的远祖,亦以忠君的形象作为了屈原的偶像。屈骚七次写到彭咸,可见屈原对彭咸深挚的怀恋。因此屈原对彭咸流放地流沙的思念亦即对彭咸的怀念。《之沙与沙市之“沙“》一文认为“沙”指沙头,今之沙市故称。其文推测:楚之故都郢-纪南城,在今江陵北,古沙头在江陵东。楚春秋时的渚宫曾筑于沙头,渚宫旧址曾是屈原故居所在。因此,作者总结道:沙头连着郢都而在其东南,又是故都、故乡、故居所在。《怀沙》即怀今故都、故乡、故居沙头。

3、“心伤、心愁说”

此说为《新解》观点,释“沙”为“碎,愁”等意。其文引段玉裁《说文》注为:“石散碎谓之沙,引申之,凡生涩皆为沙。”然后认为引申到思想感情方面即心碎、悲痛、哀愁等。其旁证引《汉书·杨雄传》认为杨雄作书,针对《离骚》作《反离骚》,又作《畔牢愁》,该文推测《畔牢愁》与《怀沙》对立,即反《怀沙》,因此“沙”就是愁的意思。“怀沙”理所应当就是心伤、心愁了。

4、“沉江,归、依水之说” 烤鱼论文 wWW.KYlUnWen.coM

此说类似怀石自沉说,但对“怀”、“沙”表意的解释均不同。代表人物胡念贻认为“怀”有“归”、“依”等意思,“怀沙”意即沉江。支持者进一步补充道:《广雅·释诂二》:怀,归也。《后汉书?吴汉传》注:怀,依也。“沙”,指水中,《易·需卦》:需于沙,虞注:水中之阳称沙也。因此“怀沙”为沉江,是屈原准备沉江自杀的预告。

二、另一种思考方式是离开对具体字义的探讨,从《楚辞》编纂者角度考虑,认为“怀沙”是后人根据屈原怀沙石自沉的历史传说所加,可以称为“编辑命名说”。这一判断虽等同于“怀抱沙石说”,但从思考的方式上讲,实质并不同,可列为创见。汤炳正在《屈赋新探》中说:“《怀沙》之名,只不过是前人根据屈原'怀石自沉’的历史传说而称之谓'怀沙之赋’,并无其他根据。”《篇题命名及含义考释》支持此观点并认为《九章》为后人辑定,其中八篇(除《怀沙》外)皆能找到命名依据:或取篇首句(该文以《诗经》、《论语》多取篇首语为标题推知《九章》命名也大类如此),或据篇内某句意思命名。此文判定:“《怀沙》篇名并不是屈原自己所加。”

以上为前贤今人关于《怀沙》题意的2大类别,共5种解说,其各有所据,互有肯定或否定之处。本文拟对上述论说分析考校,提出个人见解。

《怀沙》主旨有延续《离骚》之意,即面对浑浊的现世,遭遇放逐,却始终不改自己的节操,更有不惧死亡的坚定意志和悲愤情怀。王逸的总结较为允当,他说:“此章言已虽放逐,不以穷困易其行。小人蔽贤,群起而攻之。举世之人,无知我者。思古人而不得见,仗节死义而已。”理解全文主旨,有助于我们辨正“怀沙”各说。

首先,“怀抱沙石说”已暗含《怀沙》是屈原的绝命词之意,这一结论本有争议。即使我们肯定此篇为屈原绝命辞的话,也很难说“怀沙”就是“怀沙石自沉”。《悲回风》有“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洪兴祖补注道:“《文选·江赋》云:悲灵均之任石。注引:重任石之何益,怀沙砾而自沉。怀沙,即任石也。”那么为什么不直接用 “任石”或“怀石”呢?又为什么不用《新解》一文提到的“负石”、“拥石”呢?而且本文认为,“怀抱沙石说”的论者多将《怀沙》篇题归为屈原所加,那么比较起其他篇目,解释为“怀沙石”似乎不符屈骚美辞总体之风貌。司马迁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包括屈骚其他几篇的题目及内容,无不文词粲然,含有强烈悲剧情怀和开楚辞先河的美学风范。将题释为“怀沙石”让文章颇为黯然。

其次,针对“感怀、怀念某地说”,本文更倾向于释“沙”为“流沙”,即彭咸流放地。在这篇感情极其强烈的独白中,屈原叙写自己遭流放而不改初衷,对自我生命价值执着追求,这一点屈原在《离骚》中已深有展现,并且屈骚七次提及彭咸,暗示“彭咸作为与'三五’并提的圣人仪象,在屈原心中已经被神化,具有超越现实苦难并追求人格认同的精神指向。”另外,《离骚》中屈原被放逐而欲“从彭咸之所居”,那么与之精神一脉相承的《怀沙》解释为“怀念”彭咸的流放地,欲精神归于一体,就当然可以理解。“沙”字又可为“长沙”,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开以地理学研究文献的先河,即认为“怀沙”为怀念长沙,而此说得到著名学者如姜亮夫等人的支持,但如《篇题命名及含义考释》一文指出的,有《水经注》等文献可知长沙在战国时代称“青阳”,秦灭楚后,才立长沙郡。“沙”指长沙,并无确切史料。至于“心伤、心愁说”,该文为将沙解释成悲伤之意而取痧与沙同音作证,实在过于牵强。为此《别解》一文已经对此进行反驳,此处不再赘述。“沉江,归、依水之说”虽无硬伤,但其意义与常用义较远,与人们的观念颇有游离。只能聊备一说。 最后,我们对《怀沙》是后人编纂添加之说也持有异议。一者,现存史料《怀沙》之名早于《九章》之名。《九章》之名最早见于西汉末刘向的《九叹》:“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殚于《九章》。”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称“怀沙之赋”,并在赞语中将《九章》之《哀郢》与《离骚》、《天问》、《招魂》并列,说明《怀沙》实为早于《九章》的单篇而存在。这就证明《怀沙》并不是《楚辞》编辑者所加,而认为编者据屈原沉江传说命名为《怀沙》的说法也就没有了立身之据。

《怀沙》篇命名之人为谁?实际上,前文里学者多数说法暗含篇题为屈原所加之意。我们认为如果有史料证明此篇题目为后人所加,那么学者对“怀沙”的解释言之成理即可。相反,只有此篇是屈原命名的,对其意旨的讨论愈接近实际愈能发见屈原的生命状态,对于屈原情怀的探讨才会更有价值。《怀沙》为《九章》中的第五篇。那么其各篇命名及文章特点又是什么呢?本文列表如下:《九章》之名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刘向的《九叹》,为后人辑定并无异议,朱熹的说法最为中肯,他说:“九章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同卷本的编纂是要需符合一定准则的。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只有《怀沙》一篇,其篇题不是首句也不是来自文中相关语句意,与其他篇命名原则显著不同。我们认为《怀沙》篇名实为屈原所加,因为虽不能十分肯定《九章》中哪几篇的篇名是为后人辑定(问题如《哀郢》篇名早定却取文中语句句意),但是对于无题目的篇章,取其篇首或取中心句做题目是遵循历来文集编纂原则的。《怀沙》因为篇名已定则成了例外,而其因篇幅、语言风格、感情基调与《九章》其他几篇多有类似而被编入一起。(见前说:司马迁称《怀沙》之赋,并与史迁提及的其他单篇屈骚散见于当时)其“怀沙”含义我们倾向于怀念、感怀流沙。古籍所载称流沙之地多有不同,如《山海经·大荒经》云:“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而另有学者据《史记·夏本纪》说“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推测流沙在内蒙古。由于史料的缺乏,这些推论都只能列为一家之言。但是彭咸被流放至流沙只要有史籍载入,我们就不应该轻易推翻此论。《楚辞集解》说:“彭咸者乃屈原之远祖,而彭咸当殷之末世,悼其丧乱,遂遁流沙。”这就是一个证明。另外彭咸此人,在先秦古籍中不见于经传,可是屈骚中的“彭咸”实在支撑了屈原的精神世界,这已为学者所公认,如林庚认为:“彭咸无疑是代表屈原精神的寄托。”

综上所述,屈原怀美质卓行,面对的却是黑白颠倒的现世,他坚持自己完整人格和不改初衷的信念,愿与心中的偶像归于精神的契合与融通,不仅依“彭咸之遗则”,且欲“托彭咸之所居”。这是诗人怀念流沙的心灵依归。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86-2490页。

[2] 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6页。

[3] 参见许富宏:《篇题命名及含义考释》,《荆州师专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一期。

[4] 《康熙字典》(同文书局原版),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79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