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一旦患病须终身服用降压药物,否则会导致血管健康受到严重损伤,患上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就会增加很多倍。 而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较多,一般会使用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这两种药物都属于拮抗剂降压药,有着较好的降压作用。那这两种药物到底有哪些区别?不妨看看!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有哪些区别? 一、药理机制不同 硝苯地平是一种钙内流阻滞剂,能够抑制人体当中多余的钙离子进入平滑肌,或者是流入心肌,可以降低冠状动脉在内的外周血管阻力,达到增加冠状动脉血供,以及扩张血管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一些大血管,有着非常好的扩张作用。还能够预防血管出现异常痉挛现象,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而氨氯地平属于外周动脉扩张剂,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血管平滑肌。可以降低患者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功效。 二、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不同 硝苯地平属于一种短效的药物,每次服药之后,药效最多维持6~7小时。一般在服药4~6小时之后,药物成分就会被机体快速清除。 所以患者在服用硝苯地平的时候,需要一天服用三次,才能够起到维持一整天血压值平稳的作用。而氨氯地平则属于一种长效药物,每24小时用药一次,就能够起到平稳控制血压的作用。 三、不良反应不同 在服用硝苯地平之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以及心悸,或者是面色潮红现象。另外,还有患者在服用之后,会出现身体水肿的情况。 而对于老年患者来讲,服药之后极有可能会出现便秘、恶心、口干、容易出汗以及失眠的情况。而在服用氨氯地平之后,患者也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悸、下肢水肿的情况。 另外,如果长期服用的话,就会导致出现反复的牙龈增生或者是牙痛的情况。 那么,这两种药物,到底哪一种效果比较好呢? 硝苯地平药效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4~6小时就会被人体清除,每天服药次数一般不能低于三次,这种服药方法很容易造成血压不稳的情况出现。 而氨氯地平服用之后,药效可维持24小时,患者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药物,就能够达到维持一整天血压平稳的作用。所以在降压效果方面,氨氯地平的效果会较好一些。 但是,硝苯地平不但适用于高血压患者,还可以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对于妊娠期高血压女性来讲,也可以适当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 而氨氯地平只能适合于变异型心绞痛以及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来讲,则不可以服用氨氯地平。 总而言之,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都属于拮抗类型的降压药。虽然都有着非常好的降压效果,但是,两者之间还会有以上三种不同。所以在选择降压药的时候,患者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药物的选择。 另外,如果想要换药的话,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以私自换药。否则,极有可能会导致血压值不稳,对健康反而不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