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估疗效的时候,PR和CR哪个好?SD是没有耐药吗?从SD变成PD就要更换方案了吗?

 基因药物汇 2023-02-13 发布于北京

评估疗效的时候PR和CR哪个好?医生说目前是“稳定(SD)”的,意思是肿瘤大小一点都没有变吗?这究竟算不算“有效”?从SD变为“进展(PD)”就必须更换治疗方案了吗?

这一次,我们来给大家仔细讲讲这四项评估疗效的关键指标:CR、PR、SD和PD

1

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

根据国际公认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除结节性疾病外的实体瘤,所有目标病灶(靶病灶)完全消失,或所有目标结节(靶结节)缩小至正常大小(短轴<10 mm),且持续4周或以上,被称为完全缓解。判定疗效时,所有目标病灶均须接受评价。

2

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

所有可测量目标病灶的直径(靶病灶选取长径,靶结节选取短径)总和与基线相比,缩小幅度≥30%,且持续4周或以上,被视为部分缓解。判定疗效时,所有目标病灶均须接受评价。

3

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

以整个肿瘤治疗过程中所有测量的目标病灶直径之和中的最小值作为参考值,目标病灶直径之和超过参考值的20%或以上,且绝对值增加达到5 mm或以上,或出现一个或以上的新病灶,且在病灶体积增长或数量增加前未达到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患者,被视为疾病进展。

4

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

病灶体积及数量的变动在部分缓解与疾病进展之间,可以视为疾病稳定。

针对这几项疗效评估标准,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 完全缓解是几种临床终点中最理想的一种。专家认为,在一线治疗中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最有可能获得最终的临床治愈。

  • 部分缓解同样是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比较理想的治疗终点。

  • 疾病稳定包含了靶病灶直径和减小30%到增加20%之间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包含了从“治疗有效”到“缓慢进展”的可能性,需要根据患者近段时间病灶大小的变化趋势来分析当前疗效。

  • 举例来说,如果患者的病灶一直在快速增大,但这次评估中增涨速度变缓慢了,可能意味着治疗发挥了效果;

  • 如果患者的病灶一直控制良好,但这次评估中突然增大了,尽管比例较小,但仍然可能意味着出现了缓慢进展;

  • 如果患者的病灶一直在保持着缓慢的速度缩小,也意味着治疗发挥了效果;

  • 如果患者的病灶一直在抱持着缓慢的速度增大,意味着一定要趁这个还未快速进展的时期调整方案,不要到出现了突然的、爆发进展之后不知所措;

  • 但若病灶出现了很大比例的增大,很有可能预示着全面耐药,一定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