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不明则汤证之治不清,欲要明白伤寒论吴茱萸汤之治,必须知晓君药吴茱萸之药性,传统认为吴茱萸可“温中,下气,散寒,降逆止呕,止痛”,可以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的呕吐,烦躁,头痛,手足厥逆”等证,这是笼统的说法,没有道出仲景分经用药的实质。其实按经方药性,辛温大热的吴茱萸之治有三,一可温厥阴肝之寒,如“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厥阴肝寒则克胃土,肝胃虚寒,浊阴不化,血脉不通,可致上述诸证生。 二可温少阴大肠之寒,如“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胃寒则吐,生姜以温之,大肠寒则下利,吴茱萸以温之,人参补肺气虚寒,肺不虚肠胃不寒,则呕吐下利烦躁之证自愈,在此条中吴茱萸之性在于温大肠,以药可测证故也。三可温太阳膀胱之寒,如“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胃寒则呕,膀膀之气不通则胃水不化,浊阴上逆故胸满,用吴萸以温膀胱之气,则水有出路,而呕和胸满之证即可除。 此乃仲景分经用药独得之秘,扁鹊禁方之传承也,然世数千年鲜为人知,药性不明亦久矣。 |
|
来自: 风声之家 > 《新能量医学 土地阴阳 共振场 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