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校召开“雅颂华夏·智造江南”服饰文化研讨会

 和善书屋 2023-02-14 发布于江苏

8月22日,由我校主办、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服饰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雅颂华夏·智造江南”服饰文化研讨会在线召开。“雅颂华夏·智造江南”服饰文化研讨会以国家、江苏发展战略为前提,集聚服饰文化领域专家学者,聚力传统服饰与现代设计研究。参加研讨会的领导有我校党委书记吴访升、党委副书记、院长洪霄,来自全国高校、专业协会、博物馆、研究院所、产业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分为三项议程,第一项议程为领导致辞,第二项议程为主题报告,第三项为线下研讨。研讨会由杨丽波教授、何卫平副教授主持。

洪霄同志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与标志性教学科研成果,介绍了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服饰文化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工作重点、取得的成果,表达了学校对基地发展给予的支持与厚望。

在主题报告阶段,有六位专家做了主题发言:上海纺织博物馆贾一亮副馆长的报告《博物馆资源整理与民族服饰文化传播》从“从招手到握手、从共鸣到共情、从交往到交融、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五个方面介绍相关资源的整理与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播;西安美术学院张西昌博士、副教授的报告《苏绣创作的新倾向及问题》从非遗保护语境中的刺绣角色、苏绣从生活到市场演变、苏绣未来创作的新倾向几个方面对苏绣面临的现实问题与苏绣未来创作之路进行探讨;江苏理工学院单文霞教授的报告《传统手工拼布艺术的流变与形式研究》在诠释了拼布概念的基础上,从拼布艺术的历史渊源、拼布织物的艺术分析、拼布艺术的流变与传承对拼布艺术进行文化探源;西安工程大学刘驰博士、教授的报告《从华夏内衣演变与发展看现代内衣设计》对秦汉、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现代内衣的样式、材质、功能的演变进行分析,同时对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对接提出自己的观点;江苏理工学院黄强客座教授的报告《六朝服饰文化》对六朝妇女典型服饰及特点、服饰流行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阐释;我校服装学院王淑华副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的报告《传统织绣艺术里的现代设计精神》剖析了“传统”与“现代设计”的连接桥梁,结合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对传统织绣艺术里的现代设计精神进行深思,提出了系统的探索方式和研究方法。在每位专家报告之后,我校师生与专家进行线上交流与讨论。六位专家的报告拓宽了服饰文化研究的视角,丰富了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线下研讨阶段,来自创意学院、服装学院、纺织学院的8名教师与4名学生围绕研讨会的主题、专家报告进行研讨。朱红教授提出“服装领域的未来发展在考虑艺术性的同时,需要越来越多考虑功能性与科学性,需要考虑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审美情趣。”创意学院李方联提出“基地的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通过项目吸纳学生加入,孵化学生研究团队。”杨丽波教授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深思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创新。”何卫平从女性经历视角对传统刺绣艺术提出自己的观点“刺绣发展变化受象征文化、吉祥文化影响,刺绣为女性自主抒发情感提供载体。”王淑华关于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提出自己的观点“手工与机器应该承担各自的角色,需要建立传统与现代设计的连接桥梁。”参加讨论的服装工程专业的学生也纷纷表达“通过此次会议,对专业研讨会有了全新的认识,此次研讨会开辟了新世界的大门。”“对拼布艺术有了新认识,开拓了眼界。”“希望能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通过研讨,大家更加明晰了基地的定位与功能。

“雅颂华夏·智造江南”服饰文化研讨会的召开,为从事服饰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为服饰文化研究领域创新与发展贡献力量。

 文:杨丽波  图:张晶暄  审核:周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