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和研究,前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终于出现的比较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出现以后曾获得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普遍认同。 后来情况虽有较大变化,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新的体系超过它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中国各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基本框架仍然是来自这个体系。 ![]() 今天,我们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不能绕开它,而应该在保留其科学合理的因素而克服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马克思主义当然是一个科学体系,它的三个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三个科学体系,但三个体系的情况不完全一样。作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论》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是马克思吸取了黑格尔建立哲学体系的合理思想而精心构造出来的,它的系统性是得到公认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是比较完整严密的,《共产党宣言》相当充分地表达了它的系统性。 至于哲学,专就世界观来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却连《共产党宣言》这样的体系也没有。马克思曾经计划写一本系统阐述唯物辩证法的书,但未能实现,只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 ![]() 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显然不想把自己限制在自然界的范围之内,他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许多篇章都超出了自然界而涉及整个世界,如他谈到的物质世界的大循环、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等,但他未能构成完整严密的哲学体系。 在后人给他整理出版的《自然辩证法》中,他只提出了一些带有系统性的思想,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大量观点,这本书本身仍然是一本由论文、大纲、论文片断、笔记编纂起来的集子。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两本哲学专著。著作本身当然有其思想体系,但能否说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体系呢?对这个问题难以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 ![]() 就辩证唯物主义来说,一方面他在这些著作(包括《自然辩证法》)中确实提出了不少带有系统性的思想,如哲学基本问题、关于物质、运动、时间、空间、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关于认识的实践基础的理论,等等。 我国许多学者根据这些事实认为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决不过分,但另一方面也应该说,他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体系。他甚至没有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名称,尽管他多次提到过“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名称,还提到过“唯物主义辩证法”、“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名称。 据考证,最早使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称呼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是狄慈根(见他于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领域中的漫游》一书),其次是普列汉诺夫(见他于1891年发表的《黑格尔逝世六十周年》一文)。 ![]() 后来列宁多次使用这个名称,特别是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用得最多,书名中的“唯物主义”实际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简称。他在《向报告人提出十个问题》的提纲中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报告人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并在这十个问题中提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他们都没有提出过表达辩证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的著作或文章,甚至没有提出过由他们有意建构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框架,尽管列宁后来在若干笔记中确实提出过一些如何建构辩证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两个称呼是同义的)的科学体系的思想和若干可以看作体系框架草图的笔记,其中“辩证法要素”十六条是最著名的。 第一篇以“辩证唯物主义”命名的文章和第一本以“辩证唯物主义”命名的著作都是德波林撰写的。《辩证唯物主义》一文是一篇几十页的长文,发表于1909年彼得堡出版的论文集《在分界线上》。 ![]() 列宁对此文作过摘录和批注。从列宁的摘录看,此文主要谈认识论问题。列宁除批评此文在表达上有些“笨拙”、“莫名其妙”、“不清楚”,甚至“胡说”而外,没有批评它的基本观点。 德波林同时还写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入门》一书,书与文的内容基本一致,但此书直到1916年才公开出版,普列汉诺夫为此书写了一篇长序。1931年此书出了第6版。看来此书还未达到前苏联二三十年代辩证唯物主义的规模。 奥古斯特·塔尔海默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导论》,是作者1927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对中国学生所作的讲演,共16讲,当年出版。 ![]() 1936年纽约的英文版的内容为:宗教两讲,哲学史八讲,唯物论一讲,认识论一讲,辩证法两讲,历史唯物论两讲,辩证法包括三个基本规律,未讲其他范畴。看来此书仍未达到前苏联体系后来的规模。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出了多本“辩证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者有阿克雪里罗德、米丁、西洛科夫、爱森堡、哈尔科夫、贝霍夫、斯波科内伊、特姆扬斯基、特拉赫坦贝尔、阿多拉茨基等等,逐渐形成了人们所熟悉的框架:唯物论(哲学基本问题、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运动、时间与空间)、认识论、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若干范畴)、历史唯物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米丁主编的《辩证唯物论》和米丁与拉祖莫夫斯基主编的《历史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的主要内容是: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存在形式、反映论、真理论、实践标准论;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和六对主要范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