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心灵与物质平衡 是人生的最佳状态 不如说是社会的最佳状态更合适 ▼ 我们往往都认为,心灵与物质的平衡,就是人生的最佳状态,但实际上这两者却很难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而是更多的分别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 所以几千年来,富豪和高僧往往都不会是同一个人,该赚钱的拼命赚钱,该修行的努力修行。 在普通层面时,心灵与物质这两者平衡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所谓普通层面,就是普通的心灵层级搭配普通的物质层级,这时候两者的平衡,通常还是能够比较容易做得到的; 但要再往上走,就越来越难了,比如高层级的心灵搭配高层级的物质,这个时候两者就很难兼得了,更难以达到平衡。 所以得更多的是, 要不就是心灵层级很高,但物质层级跟不上的, 要不就是物质层级很高,但心灵层级跟不上的, 而这两者兼得的,极少。 这,就是大自然的守衡规律,我们都想既要又要还要,但却很难做到,能做到的都靠修为。 ▲ 总而言之,要把高层级心灵和高层级物质平衡到同一个人的身上,很不容易。所以,高层级心灵和高层级物质往往都是分布在不同人的身上,当拥有其中一样时,就很难同时拥有另外一样。 所以,几千年来的富豪和高僧往往都不会是同一个人,该赚钱的拼命赚钱,该修行的努力修行。 到最后, 钱赚够了的人发现自己心灵空虚,再花钱去心灵丰富的人那里寻求心灵的充实和滋养; 而心灵充实丰富了的人,恰好给心灵空虚的人输送和滋养心灵,同时留下身体吃饭所需的物质。 乍一看, 就像是一种交换,都是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去交换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如果要说有所区别的话,那就是大自然都是无形的控制有形的,人的行为都是由心灵控制的。 换一句话说, 物质丰富但心灵极度空虚的人,可能会想不开,从而可能会危害自己,有的甚至会危害他人和社会,而一旦危害社会时,物质越丰富的人反而危害能力和程度就越大; 心灵丰富但物质极度匮乏的人,则不会想不开,更不会危害他人和社会,核心差别也就在于此。 所以,心灵和物质虽然很难在同一个人身上达到平衡,但却可以通过分别在不同的人身上达到极致,然后再相交互和平衡,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生态,在社会层面达到心灵与物质的整体平衡。 所以,与其说心灵与物质的平衡是人生的最佳状态,不如说心灵与物质的平衡是社会的最佳状态更合适,或者说,这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