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吃得好、吃得饱,才能让一整天都活力百倍、精神满满。 但早餐也是最“讲究”的一餐,需要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钟南山院士曾经公开过自己的早餐:两个橙子,一个鸡蛋,几片纤维饼干,一杯牛奶,一大碗杂粮粥,这让许多网友惊呼:这也太“精致”了吧! 现代人工作压力比较大,早上为了多睡会,早餐都比较随意,甚至有时候直接就不吃早餐,但是长期如此真的不会伤身体吗? 我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滕教授,曾经带领医学团队做了一个研究,来证实早餐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这项研究有7支医疗团队参与,涉及25万人,主要针对早餐和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展开分析,最后结果表明,不吃早餐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比常人高出22%,死亡率也随之上涨25%。 血管作为“生命的蜡烛”,它的寿命决定了生物体的生命时长,所以想要健康长寿,就必须要重视血管养护。 有3种早餐,堪称心血管“杀手”,比不吃早饭还伤血管,能避则避 1、街边无证小吃 现在很多地区仍旧有很多无证的小吃摊,经常出没于商务区或者学校的路边,是许多年轻打工族的早餐首选。 但这种食物很有可能存在饮食安全问题,并且成本低廉,为了提味,往往调料也会加的很重,无形之中加速血管的老化,让20岁的小伙,血管年龄像30岁,心血管问题也会早早来临。 2、各种炸饼炸串 为了保证盈利,大多数商贩不会选择去购买超市里正规厂家的食用油,而是采购一些小作坊生产的油,这样的油成本更低,味道也差不多。 另外,炸的蔬菜和饼都是很吸油的东西,小小的一份就可能会使脂肪摄入超标,引起血脂稠等问题,让人头晕、犯困、四肢无力,影响工作和学习。 3、北方名吃炒肝儿 这是北方名吃之一,深受北方人喜欢,主要是以猪大肠、猪肝作为主料,用淀粉勾芡而成。 偶尔吃一次,对于正常人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或者是本身就存在三高问题的人群,完全不建议“自讨苦吃”,这样的一碗炒肝儿吃下肚,血液不粘稠就怪了。 好好吃早饭,是为了人体能够更加健康,而血管的健康就是生命的“根系”,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只注意早餐,却忽略了心血管的养护。 这几种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一分钟自测: ◆ 肥胖超重人群 ◆ 经常熬夜人群 ◆ 压力过大人群 ◆ 饮食重口人群 ◆ 喜好抽烟人群 ◆ 焦虑和抑郁症人群 ◆ 家族中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人群 慢性的心血管疾病并不易察觉,曾经有人推断,正是由于心血管疾病的知情率和治疗率较低,所以死亡率才常年位居第一。 心血管疾病无小病,预防的效果要远远强于后期治疗,日常心血管的养护要遵循科学的指导。 胡大一教授今年74岁,是北京人民医院心血管科室主任,也是国家重点心血管内科的负责人,胡教授曾诞生过无数经典语录: “活不到90岁,都是自己的错” “不要过度医治,避免'过犹不及’” “心血管的养护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在心血管行业研究50年,胡教授对于血管的养护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一静一动”。 如何养护心血管?做好“一静一动” 1、经常饮水 水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身体物质转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经常补水,能够帮助稀释血液,加快血液流动,缓解困乏和头晕等问题。 建议大家在喝水时加一朵金菊源,养护血管的效果会更好,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菊花中的氨基酸、谷氨酸、硒元素、水苏碱、类黄酮等物质,对于稳定血脂,抑制硬化斑块形成,有很好的效果。 氨基酸:能够加快物质转化,抑制红细胞和脂质在血管壁沉积,保护心血管健康。 类黄酮:抗氧化性,帮助修复受损血管内皮,提升血管弹性,降低血管疾病风险。 硒元素:是国际公认抗癌抗病性物质,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壁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 平日里注意晨起、饭后、睡前这三个时间点,用开水闷泡一朵金菊源,帮助加快体内毒素排出,养护心血管健康。 2、日行万步 胡教授之前也有高血脂症,平日里除了多饮水,多注意饮食,还每天坚持行走万步,保证每天的运动量,让身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消耗,没有采取药物治疗,在坚持了2~3年之后,血脂已经降低至正常水平。 每天适量的运动其实对于身体有无限好处,如果不忙,建议每天至少行走一万步,慢慢帮助代谢体内脂肪,越走人越轻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