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商场,孩子跑过来说:爸爸,能不能帮我买个气球。我让她带我去,原来是看中了西贝餐厅门口的气球。不过,他们不卖,直接送了几个给我们。几个小孩子高兴地走了,我告诉他们,这是“西贝”。 这排气球作用还真不小,不仅给西贝带来了人气,也给小朋友增加了不少的好感,估计拿过气球的人都知道西贝免费送气球。 就下面视频里这个: 我为什么说不要随便模仿他这样做?因为他们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是战略下的战术动作,是整个系统里的一环而已。这个环节是花点钱,但赚钱在后头,如果你模仿了他花钱的部分,而不知道他是怎么赚钱的,那有什么用呢。 这是西贝的什么战略呢?就是“家庭友好餐厅”这个发展战略。不过,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空?家庭好理解,就是一家人聚餐的地方,要温馨要健康要快乐和轻松,但是什么叫“友好”,除了西贝服务员的热情和爱笑,好像没有了。直到他们喊出“家有宝贝,就吃西贝”,并且推出专业儿童餐以后,我觉得这个战略算是有了抓手。 各位都应该深有感受,有了孩子,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得听孩子的,孩子要去哪里就去哪里,孩子说吃什么就吃什么,通过服务好孩子,来服务好家庭,通过孩子来抓住家庭,孩子满意了,一家老小都满意,应该说,这是很高明的一招。 可以说,这也让西贝的定位越来越清晰了,以前,是有些模糊的,不管叫西贝西北菜,还是西贝莜面村,都觉得是一个高端的西贝菜餐厅,吃牛肉羊肉的地方,后面还喊出了“ i love 莜”的口号,还举办了过很多次的情侣亲吻节,配合这个口号,但总觉得和西北菜又有点格格不入:吃着牛羊肉,满嘴骚味,还亲吻么,还这么小资的说 我爱你么。 而家庭友好餐厅的定位,让小朋友成为餐桌的主角的策略,感觉更有可行性。 你看看这两个广告,显然儿童餐的广告更符合战略定位。当你看着视频中一个个小宝宝,大快朵颐,吃得满脸幸福的画面,作为有小孩子的家长,确实会动心,很可能就路转粉了 来看看西贝为了实施这个策略,都做了哪些事情: 昨天有位老板在视频下留言说:西贝都快倒闭了。不知道这老板为啥这么说,有可能是某一家西贝快倒闭或者倒闭了吧。实际上,这些连锁餐厅局部关闭一些店铺是正常的,任何品牌都会有失败的店铺,尤其是这两三年疫情影响,很多大品牌也是大面积关店,但这不意味着这个品牌就会倒闭。 我们更要做的是,看看这些牛人操盘的品牌,如何在逆境中坚持,如何在竞争中突围,这样才能学到东西嘛,你说是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