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本章对内修身、对外治国,最后得出“玄德”的概念。 形神合一,能否无悖离?专气致至柔和平缓,能像婴儿一样无欲无求吗?除去心内杂念如镜,可以没有瑕疵吗?进行爱国治民,能自然无为吗?天门开合作用,能顺应顺时而不违吗?内心明白四达,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吗?因此,产生万物,养育万物,却不会产生后占有,作为后不依恃,长成后不主宰,这可称作“玄德”。 前三句是修身,古今修道参禅功法较多,民间常见气功、太极、静坐、瑜伽等方法,如有练习者,从身体变化中体会前三句的作用,起初内心思想纷飞,渐渐减少,心神安宁,呼吸从粗到细,从细到微,据说最终无呼无吸;对人对物的私欲逐步降低,心内的杂念减少。如从字意理解,可观察婴儿的形态举止,道德经用婴儿进行比喻,因孩子天真无邪、无私无欲接近道法。 治国三句基于修身,这是“内圣外王”之学,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治理天下有“王道和霸道”,道家秉持无为而治,也是本章之意。 “玄德”以经解经,就是产生万物,养育万物,却不会产生后占有,作为后不依恃,长成后不主宰;这个观念在第二章出现,也是圣人效法道的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