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应帝王》笔记之三

 磐桓子 2023-02-14 发布于宁夏

7.3阳子居见老聃

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於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chù]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yuán]狙[jū]之便执嫠[lí]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白话:阳子居(姓阳,名朱,字子居)拜见老子说:“有这样的人,做事敏捷果决,万物之理洞彻,学道精进不辍,这个人,可以和明王相比吗?”老子回答:“同圣人相比,此人被智巧理事技艺所系绊,劳苦身形心神不宁。如老虎豹子因为皮纹招来田猎,猴子因为机敏、猎狗因为敏捷被套上绳索,这样的人,怎么能同明王相比?”阳子居惭愧的问:“请问明王如何执政?”老子回答:“明王治理天下,功劳盖天下而不为己(不居功),感化万物而人民不知晓,具有功盖天下不标榜自己的名声,使万物自然生灭欢喜,立身不可评测,游心在虚无神妙之中。”

体会:阳子居所言的帝王,才智能力很强,与圣人不可同日而语。统治天下,一为武二为文,道德经“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治国用正,正则是功成不居天之道。俗话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的共存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就像水滴离开海洋,所以,人道是共同共通的大一统走向。劳心劳力的治国,会像虎豹因皮被猎杀,猴子猎狗被套上绳索,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居功求名背离“无为”,道德经“无为民自化,无事民自富,无欲民自朴”。

四段讲了“远古无仁义是非之教,民风朴实人心自然;用礼仪无以为教,正己后治天下;求与执政之道而教,不若顺应自然无私而做;以劳心劳力而教,不若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这是四个不同层级和角度的应帝王之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