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刚:痤疮的综合治疗及个人体会

 中医知识圈 2023-02-14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王刚,硕士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目前担任河南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分会常务委员等职务。曾进修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擅长皮肤的病理诊断,以及皮肤病的激光治疗。治疗皮肤病方面,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法,善于痤疮,玫瑰痤疮,血管炎性疾病,免疫性疱病等疾病的诊疗。









痤疮是常见疾病,除了皮肤科接触的多以外,其他的中医内科、外科也都会接触,也都有自己的经验、见解,我也在学习胡老的伤寒论,还有欧阳老师的六经辨证、方证心法,就是经方辨证皮肤病的心法,也尝试着把经方的一些理论,融到痤疮治疗中,也有了一点儿小小的见解,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对于痤疮的治疗来说,讲解大致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中西治疗的概况,第二个是中医治疗痤疮个人的一些浅见。痤疮是一个常见疾病,好发于青春期,主要累及面部毛囊和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70%-87%。另外一个研究报告中国人群的截面统计,发病率达到了8.1%。西医的发病机制一个是遗传因素,就是有一些遗传易感性,第二个就是由于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导致了皮脂分泌的增多。另外第三个就是toll样受体激活,产生IL一1α,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第四个就是痤疮杆菌的感染,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在西医治疗中,可以参照2011年《中国痤疮治疗方案》提到的一些内容。对于轻度痤疮,就是粉刺,可以外用维A酸、阿达帕林这些药物来治疗。二线可以选择过氧化苯甲酰,也可以采用果酸类治疗方法。而对于中度痤疮,如果有少量炎性丘疹,或者粉刺,可以外用维A酸或者阿达帕林,然后配合口服一些消炎药,长期用一般推荐采用米诺环素,当然也可以采用红霉素、罗红霉素这类药物,当然这些药物临床上少用。对于中重度痤疮,丘疹脓疱比较多的时候,一线还是口服抗生素,可以采用米诺环素的口服,配合外用维a酸,可以联合外用抗生素软膏来治疗。当然,对于二线选择,可以采用异维A酸,也可以配合红蓝光、光动力治疗方法。对于重度痤疮,往往表现为结节囊肿型,可以口服异维A酸,也可以配合其他的一些治疗方法。

    对于痤疮的光电治疗,我简单罗列一下,一个是对于炎性的丘疹,表现为红色的丘疹,少许的脓疱,这时候可以采用红蓝光来治疗,一周两次,也可以配合光子420来治疗。炎性的痤疮,一般来说,是一周一到两次光子来治疗,当然光子的成本可能会高一些。所以说临床上,对炎性丘疹,光电治疗方面还是多选择红蓝光来治疗。另外对于囊肿型的痤疮,可以采用光动力,尤其是对于多发囊肿、结节性的,我们采用光动力治疗,临床上比较多见。对于红色痘印,就是痤疮消退以后,留下了红色的印记,我们可以采用光子,都采用540这个波长去治疗,一般来说,就是对红色痘印用光子治疗,大部分两到三次就可以得到明显改善。第四个是痤疮凹陷,就是痤疮痘坑,可以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来治疗,多半六周到两个月做一次,一般来说,三次以后可以达到明显改善。当然对于一些激光治疗改善不明显的,也可以采用局部的组织分解,就是类似于把瘢痕的黏连部位进行松解,来配合点阵激光来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另外对一些比较大的痘坑,也可以采用环钻提取术来治疗,也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图片

  痤疮中医属于“粉刺”范畴。《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提出了“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可以看出痤疮与湿、与郁有关系。另外,《外科正宗》中又提到粉刺属肺,酒渣鼻属脾,因血热瘀滞不散而引起。这里面提到它的病因,主要是血热,还有瘀的表现,而《医宗金鉴》中也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也是提到了痤疮主要还是血热为主要表现。陈红风教授主编的《中医外科学》痤疮篇就认为痤疮是由于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而发,也是强调了阳热偏盛的病因。另外就是过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导致肠胃湿热,熏蒸颜面而引起。或者由于脾虚, 运化失常,导致湿浊停滞,郁久化热,湿热上泛导致湿热郁滞的痰凝,湿热瘀痰凝滞肌肤而发,这是在陈红风教授主编的《中医外科学》中对于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2017年粉刺中医治疗专家共识》中提到,青春期痤疮多从肺胃论治,一般来说是肺胃热盛,采用清肺胃热的治疗方法,而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多从肝肾论治,多用滋补肝肾或者是理气的方法来治疗。对久治不愈的患者,多采用本虚标实,应注意补泻兼施。对于用药,专家共识中提出四个证型。第一个就是肺经风热证首选枇杷清肺饮,湿热蕴结证选用茵陈蒿汤合泻黄散,冲任不调型可以采用丹栀逍遥散,而痰瘀结聚证可以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在范志强教授、邓丙戌和杨志波教授主编的《中医皮肤性病学》临床版中就提到,痤疮的病因病机中强调了肾阴不足、肺胃血热、痰热互结、冲任失调。强调了肾阴不足的一个主要的病机,在分析中,分为阴虚血热,阴虚内热,治疗上可以采用消痤汤,里面采用的是二至丸和知母、黄柏、鱼腥草、连翘,生地、丹参、甘草这几味药组成,可以看到是偏滋补肝肾,清虚热为主要表现,当然也有配合一些清热解毒药物来治疗。在瘀热痰结中,治疗方法采用了桃红四物汤和消痤汤加减。而冲任失调证,可以采用柴胡疏肝散和消痤汤来加减。就是强调了肾阴不足的核心病机,以消痤汤类为底方进行加减变化。

    下面我再谈一下我治疗痤疮的一点儿体会。一个是要重视四诊,尤其是对于望闻切这三个诊断比较重视,重视四诊的目的就是为了整体辨证做准备。中医外科学的一个特色的辨证就是局部辨证,尤其是皮肤科的皮损表现是外在的,很容易根据皮损的形态进行辨证,临床中我们也经常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辨证用药。比如说皮疹表现为红斑,我们经常辨为血热,采用一些清热凉血解毒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大部分情况下,皮损辨证和整体辨证是一致的,就是根据皮损辨证是血热,那么整体辨证往往也是血热,这种情况是大部分情况,但是也有少数情况下是皮损辨证和整体辨证不太符合,比如一个痤疮的病人面部看了一些红色丘疹脓疱,按照皮损辨证,往往是一个湿热或者血热表现,但是整体上患者又有纳差腹胀便溏,又有寒、虚的表现,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以皮损辨证为主,而是要以整体辨证为主,兼顾着皮损辨证。另外就是像一些荨麻疹的患者,我们经验中荨麻疹红色的风团,辩为风热,治疗上采用一些消风散等方式来治疗,但是临床中也经常用一些像麻黄桂枝各半汤、麻附辛等这些方子来治疗。所以对于痤疮的辨证来说,我也强调以整体辨证为主,参考皮损辨证,强调整体为主。另外在应用方面,我的方子喜欢用基础方加减变化,这个与《中医皮肤性病学》临床版治疗中一些观点是有点接近的。可能有一些专家也认为皮肤病,有的时候中医外科学辨病辨证,认为有一定核心病机,采用辨病论治,这也是一种观点。我主要采用经验处方,是因为几年的经验,感觉这个方子比较有效,但是我也会在基础方的基础上来进行加减,在几个方子之间进行转换,从而达到符合整体辨证的思路。

   

    对于望诊来说,第一个是望体型,体型壮实多是实证,体型瘦小多是虚证,体型肥胖多是脾虚痰湿。另外一个就是皮损,对于粉刺来说,我认为它有湿郁的表现,因为从形态来说,颜色往往是白色、皮色或者是黑色的,颜色不太鲜红,按照这个皮色来说属于阴证。另外皮损消退比较缓慢,和阳证的皮损比,有时候它消退要比炎性丘疹,就是比红色丘疹消退较慢,所以从消退方向来说,它也属于阴证。再结合《素问》里面提到湿和郁这两个为主要的病因病机,所以我认为粉刺还是多从湿郁方向去考虑。临床上,我见到粉刺比较多的时候,喜欢加用一些浙贝、半夏这些祛湿化痰散结的药物来治疗。在徐宜厚《皮肤科用药心悟》中,徐老师就提到粉刺还是湿热,黑头粉刺是湿重于热,白头粉刺是热重于湿。另外对于炎性的丘疹来说,往往是热证,当然这种热又分为实热和虚热,既可以是阳明热盛、胃火炽盛的表现,或者肺胃湿热一个表现,这是实证,也可以是个阴虚火旺,表现为患者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这个时候往往是阴虚,加上熬夜多,这种可以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来治疗。另外对于有一些患者来说,由于湿瘀,然后瘀而化热,也可以出现一些炎性丘疹。所以碰到这种炎性丘疹除了清热以后,还要追求原来的病因病机,进行一个根本的治疗。对于脓疱往往是湿热,而对于结节囊肿型往往是痰湿瘀滞。

    另外一个就是部位辨证。对于好发于下颌的痤疮来说,往往与肾有关系,医来说内分泌因素影响较大。另外患者会提供他熬夜过多这样一个病史,所以对于发生下颌处的这种痤疮,我喜欢加入一些除热滋阴、滋补肾阴这类药物来治疗。而对额部这种痤疮来说,往往是与心肺火热有关系。另外对于面颊、鼻背的这种鼻部的痤疮,往往是肺经风热或者肺胃湿热。而对于口周来说,是胃火或者脾胃湿热为主要表现。再就是望舌。对于舌苔来说,如果舌淡苔薄往往是脾气虚,舌淡厚腻的是脾失健运,也可以按照经方辨证思路,往往是夹有水湿。舌体胖大、有齿痕,往往是脾虚。舌尖红往往是心火,这样病人往往会有失眠多梦的表现,中药里加一些栀子、淡竹叶泻心火除烦的药物。另外舌红苔腻或者黄腻,往往是湿热的表现。


    对于问诊,对于女性,我往往强调的就是一句,皮损和月经有关系没有。如果与月经有关系,是月经前加重还是月经后加重?月经怎么样?有没有痛经?这是我对于女性痤疮患者的第一个问题。另外结合胡老的《伤寒论》和欧阳卫权老师的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总结,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开展了下面的一些问诊。一个就是平时有没有怕冷怕热,这个是辨有没有表证;另外就是有无口干、口苦,口干的话往往属于阳明,口苦往往属于少阳。若有口干,然后大便干、烦躁,这往往更符合阳明证。另外有没有腹胀,腹胀的话可以属太阴证。另外如果他尤其是喜欢冷食的话,更是属于一个太阴证类。另外要看睡眠情况,有无多梦,是不是有烦躁急躁,另外大便情况怎么样,刚才也提到了,如果怕冷的话往往是有表证,属于太阳证的表现。如果有口干、烦躁、大便干,这往往属于阳明证的表现,临床上可以采用白虎汤或者承气汤来治疗。如果有口苦、烦躁失眠,往往合并有少阳的表现,临床上可以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来治疗。如果患者腹胀,喜欢冷食,喜欢热食,并且腹泻,这往往也存在太阴证,可以采用白术、茯苓,也可以采用理中汤等这些方子来进行治疗。看睡眠的话,主要看他有没有熬夜过多,有没有存在长期熬夜伤阴的表现。对于男性来说就是把月经这一方面忽视掉,往往强调按照刚才的平素有无怕冷怕热等方面进行问诊。如果患者有口干、小便不利,舌淡苔薄、舌淡苔腻,这时候我们可能认为他并不一定就是一个阳明证,而是夹有水湿的一个表现。

    另外就是脉诊。脉诊我主要是用来辨虚实。脉弦主要是实证,可以是肝郁或者湿热;而对于沉细来说虚证为多,可主脾虚痰湿;另外对于细数的脉往往是阴虚或者湿热等。对于闻诊,闻诊的话主要是看声音,就是听到了患者的声音有无洪亮、细小、声音低微还是声音洪亮。但是临床上,主要通过前面的体型等等来综合进行判断,所以说在闻诊方面不做过多的强调。

 在治疗上,我采用的方子基础的方案是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清肺饮出自《外科大成》,由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人参、甘草这几味中药组成。在《外科大成》中提到肺风宜枇杷清肺散,而在《医宗金鉴》中也提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就是采用枇杷清肺饮的一个原因。另外谭诚教授在《枇杷清肺饮证治外延探讨》中也提到了,对于痤疮来说,一个是在青少年痤疮,因为青少年可以采用枇杷清肺饮治疗。因为青少年应春,素体阳热偏盛,热性升浮,枇杷清肺饮以金水之性纠其偏性。另外的话,他认为枇杷清肺饮也可用于青春期后的痤疮。因为这个时候患者多是中年的女性,应秋属金,所以说枇杷清肺饮也可以治疗青春期后的痤疮。我的基础方就是在枇杷清肺饮的基础上有一些变化。平常我常用的就是采用黄芩、桑白皮、薏苡仁、连翘、黄柏、蒲公英、丹参、甘草这几味药来做基础方。其中黄芩、黄柏是清热,黄芩偏于清上焦热。而痤疮往往是好发于头面部,按照三焦辨证来说,多是风温风热,所以临床上来说多是上焦,所以我临床上多采用黄芩,而不是黄连来治疗。另外桑白皮是出自枇杷清肺饮,有泻肺利水的功效。而我用黄柏,除了清热,还有退骨蒸、清虚热的作用,因为痤疮有一部分是跟阴虚内热有关,所以我的经验基础方上喜欢用黄芩、黄柏这两味,一个是清热,另外还有退蒸除虚热这样一个观念。但对于黄柏来说,赵炳南老先生在治疗湿疹的时候,认为黄芩、黄连、黄柏三味药,他比较重视黄柏。因为黄柏不单单去下焦,可以达到布达全身之功效,所以这就是我用黄芩、黄柏做基础方药的一些观点。另外方中用薏苡仁可以健脾散湿、消肿排脓、固脾胃,防止药损伤脾胃;另外连翘,如疮家圣药,在清热解毒的时候,可以配合有散结消肿的功效。蒲公英解毒消肿,丹参活血凉血,可以安神。中成药有一个丹参酮胶囊,就是从丹参中提取出来的一些药物成分,具有消炎抗炎的功效,所以在治疗的基础方也经常采用丹参来治疗,甘草调和诸药,还有解毒的功效。


    基础方的加减分几种,一是根据皮损加减:如果粉刺多,是湿瘀的表现,所以在基础方上可以加浙贝母、半夏;而面部油腻者,多是由于湿热,可以加入山楂、茵陈化湿除热;面部红色丘疹多,往往是内热,肺胃热或者兼有血热的一个表现,可以用白茅根、石膏来治疗;面部脓疱多,往往也是湿热,按照中医外科学的思路,也要加入一些热腐成脓药,加入一些透脓散,促进皮损消退,所以临床上我喜欢加用一些皂角刺、白芷来透脓;面部结节囊肿型的,多是属于阴证的表现,所以加用一些托毒透脓的药物,可以加白芷、白术、浙贝母、半夏、夏枯草、莪术等,通过健脾除湿、散结消肿来达到它的功效。第二就是根据症状加减。怕热口渴往往属于阳明证,可以加入石膏、天花粉,也可以加入白虎汤来治疗;口苦烦躁易怒者,往往就是少阳证,可以加入小柴胡汤。另外我也经常喜欢用柴胡、龙骨来治疗口苦烦躁、精神方面的异常表现。在胡老的《伤寒论》中提到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来说,经常采用柴胡龙骨牡蛎汤来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所以痤疮的病人有很多遇到精神方面的问题,还有与精神因素有明确相关性的,比如烦躁易怒,并且烦躁易怒以后皮损加重的患者,可以采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另外我们也可以直接用丹栀逍遥丸来进行加减。如果大便干加栀子,加栀子以后这个方子其实有点接近黄连解毒汤的一个成分。如果是大便干、怕热口渴,阳明热盛证,还可以用承气汤来进行加减。如果纳差腹胀,往往是太阴证,可以加用白术、厚朴健脾除胀。怕冷喜热食、便稀,这也是太阴证的表现,可以加入干姜,如果再稍微加一些半夏,也就是这个基础方加入这些药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半夏泻心汤。而对于熬夜过多的患者来说,我们可以采用墨旱莲、知母来养阴,因为熬夜过多容易伤阴,所以加入墨旱莲、知母等药物来治疗。而对于失眠多梦的患者,往往是心经火热,也有阴虚的情况存在,可以加入夜交藤、栀子、淡竹叶等药物清热除烦。另外就是依据月经来进行加减,如果月经前加重,月经正常,或者是轻度的痛经,我的经验往往加益母草来活血调经。如果月经前加重,月经量少,可以加二至丸来滋补肝肾,调理月经。月经前加重,痛经明显的话,实证加桂枝茯苓丸,虚证就用当归芍药散,这也是胡老伤寒论中经常提到,他治疗痛经,经常用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有的时候采用二者合方,就是桂枝茯苓丸和当归芍药散联合来治疗痛经。

    对痤疮来说,好发于青春期,所以说实证多,临床中我治疗痤疮合并有痛经的话,往往是在基础方的基础上加上桂枝茯苓丸来治疗痤疮。另外月经后加重的这类患者,相对来说是比较少,有一些书籍上提到月经后加重的话,往往属于血虚,可以加用当归、黄芪、女贞子来进行治疗。另外就是依据舌脉进行加减。舌红苔黄腻脉实者,可以加用白茅根、生地、茵陈、佩兰、栀子,这是湿热和实热的表现,采用清热凉血除湿为主;舌淡苔腻脉为虚者,这往往会加有水湿的表现,所以可以加用白术、茯苓,当然也可以用苓桂术甘汤或者五苓散合用来治疗;如果舌淡苔黄腻脉为虚者,也是水湿,但可能合并有水湿郁而化热的表现,这时可以在祛湿的同时,稍微加一些清热的药物,比如可以采用滑石、泽泻、茯苓这些药物来治疗。当然基础方也是偏于清热的,所以这个时候也可以以基础方加苓桂术甘汤或者加五苓散来治疗。


    刚才提到了一些加减,其实在这个加减里面,包括问诊里面,也融合了一些六经的思路,那么再单独的把它提取出来,因为有的时候加减变化是比较繁杂,有的时候不太好理解,那么我们再从六经方面来理解痤疮。我认为痤疮多是阳明、少阳、厥阴证,少数也可以见到一些太阴病。阳明之为病是胃家实也,往往这种病人表现为体质壮实,面部见到一些红色丘疹、脓疱,伴有口干、口渴、烦躁,大便干的表现,这时可以采用白虎汤,或者承气汤来进行加减。而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口苦、烦躁,情绪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可以采用少阳病的治疗方法,可以采用小柴胡汤。其实柴胡、黄芩,半夏,就是小柴胡汤的一个方子,也可以加用龙骨牡蛎来治疗。另外对于厥阴病,属于寒热错杂,痤疮病人也临床多见,面部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并且舌质比较红,但是患者又表现为下肢发冷,大便次数多,便溏,不成形,不能进凉食,这是厥阴病的表现,这时可以采用半夏泻心汤;如果有合并烦躁的话,可以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治疗。另外有少数病人仅仅表现为腹满,食欲下降或者便稀,或者仅仅表现为腹胀满的话,就是有一些太阴病的表现,我们可以用白术、茯苓、厚朴等来治疗。

    对于治疗来说,就是强调整体辨证配合皮损辨证用药,这是经方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强调以整体的辨证为主,皮损为辅。刚开始辨证的时候要忽视皮损,以整体先辨六经是哪个经,然后用药的基础上再配合皮损特点进行辨证用药。另外对女性来说,强调月经对痤疮的影响,同时强调不能单纯的清热。虽然我这个基础方还是偏于清热为主,但是要强调看他的标本,如果这个病人皮损是一个热证,整体也是热证的话,那么采用这个基础方是标本同治,这样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如果辨体质来说是个虚的表现,表现为寒湿体质或者湿瘀的体质,但是皮损也是热象为主要表现,这时候采用基础方再加上一些整体的用药,可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就是基础方治标,添加了一些加减变化的药物来治本,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些特色的疗法,比如说耳背放血,也是临床经常采用的中医操作。对于上焦热证,可以采用耳背放血,一周可以做两到三次,也可以一周一次,根据患者的这个情况也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另外对于一些脓疱、囊肿的皮损,可以采用火针来治疗,特别是一些脓疱,伴有疼痛。我爱人当时因为穿隔离服,颈部反复起毛囊性的丘疹、脓疱,疼痛明显,给她用了鱼石脂软膏、百多邦、夫西地酸这些药膏,用了以后都是需要好几天才能够减轻疼痛。采用火针,一扎挤出脓栓以后,疼痛很快就会消退,效果特别好。另外对一些多发的囊肿、结节,可以采用光动力来治疗,但是对于少数的,就是一两个囊肿来说,这个时候不需要采用光动力治疗,可以采用火针来治疗。当然有的时候可以用火针配合局部打得宝松治疗一些囊肿。曾经我有一个病人,一个十七八岁的女性患者,她当时在一家医院就建议做手术来治疗,因为她皮损正好在鼻部和鼻根柱,这个地方的手术,一个是不太好做,另外就是患者爱美,不太想要手术治疗。当时我就给她试用了火针,清了以后又采用了局部皮损内注射得宝松,后来她再复诊的时候说半个月左右皮损基本上变平消退了。后来偶尔在其他地方又长起来了,但是在原来地方没有再起,这是火针对一些囊肿的治疗。另外就是中医的一个传统的特色用药如意金黄膏,也可以外用来治疗。我用如意金黄膏,往往用于一些大的炎症性的丘疹、结节,囊肿上面我也经常采用,往往让患者敷的厚一些,保留一晚上,白天再用其他的药物来配合治疗,这是一个中医的特色疗法。对饮食方面来说,我强调一个是少吃辛辣,避免高糖,就是牛奶等这些奶制品。另外就是合理的作息,第三个就是调畅情志,减少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避免肝郁化火。第四个就是适度的面部清理。


    下面分享一个病案,一个18岁的男性患者,在二月份看的时候,当时他有怕热,口苦、口干,进食正常,没有冷热食物类嗜好,睡眠欠佳,大便正常,舌红、苔黄、脉弦,我给他采用的是基础方,就是黄芩、桑白皮、薏苡仁、丹参、黄柏、蒲公英,这个基础上加上茵陈、浙贝、白芷、皂刺,因为他有一些炎性的丘疹,有一些结节,加入这些来散结消肿。3月5号复诊,他的皮损情况,结节明显的好转,但是额部有少许的丘疹、脓疱,按照皮损辨证来说往往是血热或者湿热的情况,加上他舌红苔黄,这时候还是加了一些清热凉血的药物,加入了石膏、白茅根、泽泻等药物来进行治疗。3月12号的时候,大部分留有红色痘印,有少许零星新发的丘疹,大便正常,舌红,苔薄,脉弦。这时候我把一些除湿的药,比如茵陈等药物去除,来进行调理。

    还有一个青年女性的患者,皮损于月经前增多,平素怕冷口干,没有口干口苦,进食正常,无冷热嗜好,无腹胀,大便正常,月经也正常,偶有痛经。因为她有疼痛性的丘疹、结节,我在临床中给她用了如意金黄膏外用,白天用夫西地酸外涂,晚上用如意金黄膏,同时配合火针的治疗。我在基础方黄芩、桑白皮、薏苡仁、公英等这些基础上加入了皂刺以散结消肿,还有桂枝、茯苓、益母草,这个就是桂枝茯苓丸的意思,但是我在临床中经常采用桂枝、茯苓加益母草来替代桂枝茯苓丸,因为她偶有痛经,但是因为发病是在天气冷的时候,二月份天气寒凉属于冬季,并且她有怕冷的情况,所以我给她加了一些桂枝、茯苓,后来加入了陈皮、浙贝散结。这就是我痤疮治疗的一些个人的经验和一些浅见,有些方面的话可能有些偏颇,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