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环保从业生涯》(十三)

 斐言乱语 2023-02-14 发布于湖北

——几点反思和总结

一个不会分析总结的人,是一个没有深度的人,我之所以写回忆类的文章,其实还是总结经验教训,以免犯前车之鉴的错误。其实前文在叙述的同时已经在总结经验教训,但是由于一气呵成,并没有进行校对审核,总感觉遗漏了点什么,今天补上。

一、员工绝对不仅仅是为了钱工作

很多员工从公司离职,说是钱给少了,实则这只是表面现象,当然也不适用所有的人。一个特例就是员工不愿意干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一个方面是事情本身没有价值和意义,另一个是事情有价值和意义员工不清楚。对于第一个类型,领导要会分别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的分配给相关的人员,如果不太适合就坚决的拒绝外界的要求,要能坚持自己的原则。第二个类型,就是要学会沟通,给员工讲清楚为什么要如此,领导要积极主动。

例如为了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必须低价,甚至亏本拿下一个项目,奖金这块公司会补贴此项目,就要提前沟通。或者鉴于大势所迫,为了照顾一定的关系,一些简单的项目不得不做,给员工讲了,员工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沟通,不主动沟通,就会造成各种的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怨会越来越深。

我的离开,也许是领导希望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总工离职和我一起创业,是领导不愿意看到的,也是领导和我结下梁子的真正原因。领导以为他对总工甚好,但实际上有一个项目用地红线没确定下来,领导为了能够交付图纸收费,施工图大改了三次,而且项目经理还是主要设计人员,于是纪工对于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工作产生了厌烦。员工往往对来自客户的不合理要求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来自内部的不合理要求只能逆来顺受,如果领导还听不进去意见,最终的场面将无法挽回。纪工是国庆节的时候决定离职的,而我恰恰在这个时候得到了风声,也决定提前离开而已。

二、管理者要学会做思想工作

一个员工从优秀降低为合格,甚至从合格降低为混日子,或者表面配合,背地里捣乱,实则是有未被满足的需求在作祟,作为领导者,作为管理者,要学会沟通,主动沟通。领导,领一群人导向到大家要去的地方,因此一定要会观察,善思考,会做思想工作,而且要积极主动。对于下属来说,基本上很难给领导提意见,谈想法,领导要放下身段,抛弃职位和面子,和员工多谈心。但很多的领导上位后,认为职位来之不易,不屑于和员工谈话,甚至高高在上,是非常错误的。领导是相对于职位来说的,但人格和尊严上,领导和员工是平等的,员工之所以是员工,领导是领导,就是因为领导站得高,看得远,而员工达不到领导高度,因此沟通要多由上往下沟通。

世间最荒唐的事情,是我以为你都知道,但现实是你这样认为,对方可不会这样认为,毕竟人的立场,站位和生长环境都不同,对一个事情的认识和看法就会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

我本是一个内向的人,不愿意讲太多话,而是愿意安安静静地呆着,但创业了,需要太多的沟通,于是才变得现在这样碎碎念,甚至喋喋不休。

三、公正对待已经离开的人

这个世界,能够做到公正和公平不易,特别是对那些反对你的人,背弃你的人,辱骂你的人,但无论如何,不管喜不喜欢,愿不愿意,还是要努力做到。我当时和单位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合同,提出离职后,领导让我把手头的项目做完再走,项目刚刚开头,要做完起码还有三个月,我只答应呆一个月,来回重复了三次,我没有屈服。从感情上来说,呆了近十年的单位,多呆上个几个月,多做点事也无所谓。但是我看到了早我一年的前同事,尽心尽力地工作,干到年中,到年底发项目奖时,领导将别人应得的奖金一笔划过,取消,心里真不是滋味。只要员工提出离职,工资立马变成1000多元,估计零花钱都不够,那个时候已经是2013年。我提出离职,一个高级工程师,工资变成了1600,还要再做牛做马干四个月,从智商上,我也无法欺骗我自己答应。

人在做,天在看,我们总以为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往往是那个最傻的一个。我创业后,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就算对方再如何如何,合同上签订的,维护公平正义的事情,我尽力做到,毕竟山不转水转,也许还有再见之时,何必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让人看扁了你。

在公司里,我把员工看成社会的人才,别人只是在你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尽心的培养,坦诚的对待,就算离开了,也不愧于心,就算你的一些行为对方暂时不理解,但终有一天会想明白,而不是为了一点私利,搞得一世成为怨人,毕竟能携手共度人生一程,就是缘分。

说了开始写创业的,但还是喋喋不休了一段时间,希望对于这篇能够对坐在领导岗位的朋友有一点点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