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才和通才》

 斐言乱语 2023-02-14 发布于湖北

《专才和通才》

        每年高考后,很多家长就开始帮助考生填报志愿,选择高校和专业,也有不少朋友协助考生择校。每年的研究生考试前,同样如此,考生家长和考生托人找关系选学校,选专业,选导师,忙地不亦乐乎。

        问很多家长,选专业有什么意义,家长给的回答是好的好就业,薪资高,但考生却基本知之甚少。很多孩子的教育,在高中之前,是考一所好大学,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成绩是第一位的,所谓的“三好”,最重要的还是成绩好。把孩子丢进了大学,至于孩子进入社会,未来的职业,家长却很难再干预。大学之前的孩子,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舵手一样,只需要奋力狂奔,至于观测天气、导航掌控方向、物资补给等等都由家长来负责,最终上了大学,进入社会后,家长的保驾护航撤掉后,就让孩子自己去掌控,这也是现代年轻人遇到的普遍问题。很多的家长设计在子女毕业后还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对于子女来说无疑是个悲剧,因为孩子永远无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更难有机会去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挑战。

        前几日碰到一位博导,说教授们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看重的第一点是考生是否有积极进取的心态,是否愿意学习,是否愿意做事,当然前提是你的分数则能够达到相应的分数线,得到复试的资格。大学之前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一名好的学生,而职场中需要的是一名好的员工,这两者之间衡量的标准是不同的。会考高分,并不代表工作中就能多出成果。一名优秀的HR说过,企业只招聘成年人,当然这不是指生理上成熟,而是一个人会不会做选择,选择后能不能承担责任,失败后愿不愿意承担后果,会不会反思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显然这条,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很难做到。过分追求成绩的大学生进入职场,往往热衷于埋头做事,而不会抬头看路,很多时候是朝着自己的喜好做事,而不是做上级要求的,公司需要的事情,有时候他会做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而在上级哪里却一文不值。很多自视甚高的大学毕业生,听不得任何意见,一意孤行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花了太多的精力做了太多对公司无益的无用功,还能找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来安慰自己。考高分需要单打独斗的能力,但工作中需要合作,职场是一个竞合环境,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有时候求助力往往比独立操作能力还重要。有的职场新人花好几天的时间做出来的成果,也许上级一句话就搞定了,但是他不会求助,或者怯于求助,最终只能积累些苦劳,做着事倍功半的工作。合作,需要情商,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你给给别人带来收益,就有好的人际关系,合作也就更顺畅。但奉行个人英雄主义的人,秉承的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且锋芒毕露,骄横自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有阴招,很多人认为自己很厉害,但是还没有做到足够厉害的时候就被人做掉了,说可惜也一点都不可惜。我给一位朋友建议,锋芒别那么露,你很优秀,本身就是对能力平常的人造成了伤害,你如果不收着点,实际上就是在“找死”。你是一个能够冲锋陷阵的将军,也要对你的车夫尊重点,否则他快马加鞭,自己跳车,会把你送到敌阵充当了俘虏。骄傲的人,认为自己行,别人都不行,无法满足人性中自恋的需求,这个时候你的身败名裂只是时间问题,甲不整你,就有乙会整你,这个社会人形形色色,没有良知和底线的人大有人在。

        有位哲人说过,骄傲本身是过分放大自己的功劳,或者说把别人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这其实也是抢夺,或者说抢劫,抢劫总会遇到不怕事的,不怕死的,碰你死我活的时候,翻车就是必然。做人就是这么复杂,没有功劳无法建立自信,过分的看重功劳,甚至去抢功的时候,就会看不到所面临的危险。

        前几日接待了两位新入学的研究生,我说入校后好好学习,除了学好专业知识,要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博览群书,要想好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定下来,再倒推到现在去决定你应该做什么。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现在,决定了你的行为选择,这叫战略,企业需要战略,人生也需要。

        朋友问我,人生有什么烦恼,我说有一条,每天的时间和精力到底为当下分配的多一点,还是为未来分配多一点,很难抉择。只为了当下活着,很有可能熬死,没有未来,只为了未来活着,空谈误事,当下可能猝死。

        再回到文章开头,学了某一个专业,大部分人可能不会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到一定的时候,也许也会离开专业工作,仅仅懂专业是不够的。职场和人生一样,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的眼光去看待。要做一个有专长的通才,而不是仅仅做只有一项技能的专才,因为人生很长,人性很复杂,你只有某一方面的专长,应付不了看似很长,但又很短暂的人生。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赞让我知道您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