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段小视频: 一位年轻爸爸在家独自带娃,因为孩子妈妈上班时间比较长,所以有时候会使用远程设备来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以便想念孩子时看一看。 一天夜里,妈妈需要加班,便想着看看爷俩是否安稳的睡着了,可没成想看到了这样一幕: 孩子爸爸把不到2岁的儿子,硬生生拉到枕头上,还用力的拍着孩子屁股自言自语道:“你快睡呀”,行为着实有点粗鲁。 这时的妈妈在监控的另一头坐不住了喊到:“有你那么哄孩子的吗?” 幼儿的特点就是在睡觉时需要一个安静、温馨、安全的环境下才可以入睡,可是这位爸爸也许是带了一天的娃,失去了耐心,烦躁不安,所以他把不安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一定是无助委屈的,那么此刻就映照出爸爸需要的是提高更多耐心。 这位爸爸也许有一天根本不了为什么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情绪会不稳定,那么其实和这种成长在没有耐心和易怒父母的环境下有关。 成长的脚步踩着无声的答案,最终致使焦头烂额的还是我们当父母的,所以孩子所照见的不仅是以前父母经历过的伤,也有可能无声的照见今后潜在的伤。 我们抚养孩子长大,同时也是父母成长认知的机会,也能看出父母提升的速度。 ![]() 有些父母往往是根据自己从小的生活环境以及经验来教育下一代的,就有可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淹没。 同理心是近几年开始在孩子们身上发觉的,如果大人能用同理心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有更多善良的行为。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爸爸带着刚上小学的儿子去游泳,孩子对泳池清澈且深深的水有恐惧感,爸爸见状先是跳进水中,让儿子勇敢一些走向自己。 但儿子的反应不像爸爸所看的电影情节那样对方有个回应,而是儿子害怕的哭了起来。 这个爸爸被儿子的哭声搞得不耐烦,而且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于是他气冲冲的爬上岸,对着儿子的屁股就是一脚,直接把儿子踹下了水池。 此时儿子惊恐大口的喝着泳池里的水还一边哭救着,爸爸发觉不对劲又赶紧下水把儿子救上来。 当妈妈得知此事后,责问爸爸为什么做事这么极端,这位爸爸说:“我小时候学会游泳就是我爸一脚把我踹下水学会的” 他从未想过,孩子是有独立思考性人格的人,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意志,幸好这个孩子没有出大事,否则会造成挽回不了的结果。 那么试想,如果这个孩子在与其他朋友相处时,他觉得直接把人推到水中就能让人学会游泳,当时旁边如果没有安全环境,那么这个孩子本是好意却会造成法律上的制裁,那会有多得不偿失啊! 一次的耐心不叫耐心,多次且换方式的引导才能使孩子勇敢做自己。 ![]() 当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后,父母更没有必要总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了,因为独立性人格已经在孩子身上定型。 有这么一段搞笑小视频:孙子正陪着自己的奶奶看电视,孙子喝了口可乐,奶奶看见了说:“少喝那玩意吧!小心有甲醛!” 孙子一脸懵的问:“啥玩意?有甲醛” 奶奶继续说:“是呀,那玩意有甲醛,喝多了有辐射” 这孙子听了更是哭笑不得。 虽然只是个搞笑段子,这也寓意着,人的思想要与时俱进,对于教育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孩子犯错了动不动就骂,动不动就打的方式。 当一个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时,作为家长不仅要与时俱进提高社会信息量,还得从孩子所作所为中映照出自己应该改进的有哪些,“查漏补缺”。 有句话说的好:“佛是觉醒的人,人是未觉醒的佛” 孩子的所有行为,能照见父母经历过的伤,这一路走来,孩子跟着一起跌宕,只有从自己的伤中总结经验去觉醒,孩子才能更快的认识自己,从本就泥泞的生活中爬起来,勇敢前行。 #中国式家庭教育# ~END~ 【人是所有情感的载体,生活需要所有情感的调剂,故事是所有情感的乐章,家庭教育指导师是所有情感的理疗师,作者职业:家庭教育指导师,陪你一起透过故事观内心世界。欢迎点赞关注,可私信】 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 点个右下角“在看”! 愿你修好心:向外,掌控; 向内,察觉! 就此泾渭分明! 看更多走心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