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河北省(北直隶)府、州城墙规模一览及成因分析|府城|土城|城池|建制

 涞畔书院 2023-02-14 发布于北京

明清直隶省(河北地区)的府、州城墙,大小参差不齐,大者如定州城26里,真定府(正定县)城、宣化府城24里,小者如祁州(安国市)城、景州(景县)城、滦州城、晋州城,城墙周长仅为4里。

而较大的州城,如冀州城14里,赵州(赵县)城13里,规模甚至大于作为府城的永平府(卢龙县)城、广平府(永年广府)城、天津府城、大名府城(此4府城均为9里,宋大名府城规模宏大,明代淹没于水,重修的城墙规制缩小)。


广平府城卫星图

很显然,明清直隶地区,府、州城墙的规制,不是以行政等级划分的。那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01首先,在我国历史上,西周时期曾有过城市规模与城市行政等级相匹配的制度。

《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大夫祭仲陈述的都城的大、中、小的规制。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 :大都, 不过叁国之一 ;中 ,五之一 ;小 , 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西周时期的城制大小有序,城邑大小依等级而定,诸侯之城不能僭越王城,大夫之采邑不能僭越诸侯之城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 周王室衰微,周王朝的礼法、政令、舆服、音乐,诸侯都不再遵循(礼崩乐坏),城邑的规模也就没有了限制,诸侯、大夫之城邑规模开始扩大。

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有,为削弱鲁国“三桓”的势力,孔子在鲁国搞过“隳三都”(堕毁“三桓”即鲁国公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私邑的历史事件)的举措,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此后,在其他历史时期,没有再出现城邑的行政等级制约城邑规模的现象。


孔子““隳三都”

02其次,城市的行政等级与城墙的规模关系不大

一般来说,京城规模大于省城,省城普遍大于一般的府城、州城,府城、州城大于县城。但是在城市的行政等级出现升降之后,基本没有出现城墙规模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的现象。(个中原因很简单,州府等级的升降常有,一个政令就可以改变;但城墙的扩大或缩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比如:晋州城和景州城,在元初由鼓城县、蓨县升级为州城之后,城墙规模并没有扩大,周长仍旧为4里。

而完县(今顺平县)、雄县,在明初由完州、雄州降级为县城之后,城墙规模也并未缩小,周长仍旧为9里。

比较特殊的是大名府城,大名府在宋代曾为北京,府城规模宏大(一说唐大名府80里,宋大名府48里);明代大名府城淹没于水,重修的城墙规制缩小,仅为9里)


宋大名府城与明清大名府城

明清直隶省,部分州(直隶州与散州)城墙规制一览表,如下图所示:


明清直隶省,部分州城墙规制一览表

城墙规模与行政等级之间的相关性不大 , 且同等级城市的城墙规模也存在巨大 差异(府城有24里、12里、9里的,州城有13里、9里、4里的,不尽相同),也有县城城墙长于州城,州城大于府城的情况存在。

明清直隶省,部分府城墙规制一览表,如下图所示:


明清直隶省,部分府城墙规制一览表

03最后,明清直隶省部分府城、州城的城墙规模成因分析

古代城池的规模、形制, 除了受行政等级的影响外,还受到历史、地形地貌、交通、人口、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

直隶地区各等级城市中,部分府、州城墙偏大,或由于处于京畿之地,是京师屏障,或承袭了其历史上城池的规模(历史上城池或等级比明代高 ,或为前朝的军事重镇)。

而规模较小的城池,主要体现在几座州城,其原因或因承袭历史上等级较低的城池规模(比如之前是县城),或因连年战乱导致人口较少

以下,对明清直隶省部分较大府城、较大州城、较小州城,较大县城的城墙规模形成的原因,从城市的历史沿革及城池建制,作下简要的分析:

04较大府城:顺天、真定、宣化、河间

1 顺天府,40里

历史建制:战国燕都,秦汉魏晋郡,隋州,唐藩镇,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元筑土城,明初缩减

原因分析:辽、金陪都,元、明、清首都

2 真定府,24里

历史建制:秦汉晋郡,隋州,唐藩镇,宋金元路,明清府。城墙为后周始筑,唐拓,明增筑

原因分析:历代军事重镇,唐为河朔三镇之一的成德节度使之地,宋金为河北西路首府(相当于省会),元真定路为燕南河北道治所,明为巡抚驻地,清为拱卫京师的重镇。沿用唐宝应年间成德节度使拓城的规模


真定府城卫星图

3 宣化府,24里

历史建制:唐辽金州,元府,明司(镇),清府原

因分析: 历代为幽州、北京的西部屏障、军事重镇,明代长城沿线的“九边重镇”。明洪武年间,展筑宣府城


宣化府城卫星图

4 河间府,16里

历史建制:北魏郡、隋唐州, 宋府,元路,明清府。宋熙宁间2建旧土城

原因分析: “燕云十六州”之一的瀛洲,宋末升河间府,为高阳关路安抚司(相当于军区)驻地,为抗辽、金的边关重镇,金为河北东路首府(相当于省会)。明初修筑时沿袭宋代的规模


河间府城卫星图

较大州城:定州、开州、冀州、赵州

1 定州,26里13步

历史建制: 汉魏晋郡,北魏隋唐州,宋金元府,明清州。北魏筑旧城,明增修

原因分析: 后燕都城,北魏行台,隋唐初总管府,唐义武节度使驻地,宋为定州路安抚司(相当于军区)驻地,为抗击辽、金的边关重镇。明据宋时城墙旧址增修


定州城卫星图

2 开州,24里

历史建制: 秦汉郡,唐州,宋元府,明清州。五代时建,明修

原因分析: 宋澶州(宋辽“澶渊之盟”即此,后升开德府),为重镇,地处要,京师屏障

3 冀州,14里

历史建制: 汉郡,魏晋北魏州,隋唐宋金元明清州。汉12里,宋增筑至24里,明改筑

原因分析: 魏晋北魏时期,冀州(相当于省)之首府,宋以后地位下降


冀州城卫星图

4 赵州,13里

历史建制: 北魏郡,隋唐州, 宋府,金元明清州

原因分析: 宋代因“赵”为国姓,升节度,后升府。沿用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城池


赵州城卫星图

较小州城:景州、晋州、祁州、滦州

1 景州,4里

历史建制: 元之前为县,元明清州。元筑城,明改修

原因分析: 城池为元文帝天历年间(时为县)改修

2 晋州,4里

历史建制: 北魏郡,隋唐宋金县,元明清州。元初置州,筑土城,洪武2年为州,增修

原因分析:自东汉时始,战乱频仍,人口减少,至靖难之役时,人口只剩十之二三

3 祁州,4里

历史建制: 宋金元明清,州

原因分析: 州境狭小,人口不多

4 滦州,4里

历史建制: 辽金元明清,州

原因分析: 辽代为俘民置州,人口较少


明清直隶省部分府、州、县城墙规制成因

较大县城:雄县、完县、滑县、蠡县

1 雄县,9里30步

历史建制:五代周宋金元州,东汉始筑,宋修筑,明重筑

原因分析: 初以州制筑城,后废州,城墙沿袭州制

2 完县,9里13步

历史建制: 金元州,明初废州为县

原因分析: 筑城于隋,城墙沿袭金元州制

3 滑县,9里

历史建制:隋唐宋金元州,明初废州为县

原因分析: 城墙遵循旧时州制

4 蠡县,8里有奇

历史建制:宋军,金元州,明初废州为县

原因分析:城墙规模遵循旧时州制

您了解的直隶省(河北)古代城墙是什么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