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道到极致处便是率性,从本源上讲,性,道,教,三者本质是一不是二,王阳明先生道,“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

 读原著 2023-02-14 发布于四川
  《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王阳明先生道:“'天命之谓性’,命即是性。'率性之谓道’,性即是道;'修道之谓教’,道即是教。”
    从本源上讲,性,道,教,三者本质是一不是二。“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率性即尽性,顺从本性,尽顺了本性即为道,人生下来时本就是这个状态,只是后天习染将人分成了不同的种类,很多人无法轻易做到尽顺本性,以此王阳明先生指出——
    “众人亦率性也,但率性在圣人分上较多,故'率性之谓道’属圣人事。圣人亦修道也,但修道在贤人分上多,故'修道之谓教’属贤人事。”
   “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
      如果说圣人,利根之人是自诚明之人,即知即行,尽心知性,一悟就做,一做就成,那一般人由于后天不良习染重,则多只有一步一步来,先存心养性,需要不断修身,不断自明诚,好学笃行,有过即改,常在意念上自诚,在具体的事上实落为善、去恶,诚致良知,久而久之,才能复其自家心性之本体,修道以仁,以达到最终的尽心知性,率性归仁。
 王阳明先生进一步道——
 “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便谓之道;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率性是诚者事,所谓'自诚明,谓之性’也。修道是诚之者事。所谓'自明诚,谓之教’也。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圣人以下,未能率性,于道未免有过不及。故须修道。修道则贤知者不得而过,愚不肖者不得而不及,都要循着这个道,则道便是个教。此'教’字与'天道至教。风雨霜露无非教也’之'教’同。'修道’字与'修道以仁’同。人能修道,然后能不违于道,以复其性之本体。则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
     又曰:“《中庸》一书,大抵皆是说修道的事,故后面凡说君子,说颜渊,说子路,皆是能修道的;说小人,说贤、知、愚、不肖,说庶民,皆是不能修道的。其他言舜、文、周公、仲尼,至诚至圣之类,则又圣人之自能修道者也。”
   修道的过程即是修身的过程,对一般人来讲,想要真正在这个过程中有大得,非下硬功夫不可。老子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朱熹先生讲:“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如果这个过程中不能常怀'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的心,不能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能对他人的非笑,毁谤,荣辱不动心,不能做到对功夫一时的进退不乱心,不能保持住致良知的这个主宰不息,那做再多都是自欺欺人。相反,处处收回放失的心,时时去掉外求的意,着实在常知,常觉,常照,常不自欺,常足信自家良知上下功夫,则久久自然有得力处,有大德,也必有大得。正如王阳明先生讲:“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顔回,孔夫子最优秀的弟子,最大特点是“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就是“即知即行”,以此他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无伐善,无施劳”。对于一般人来说,修身则首先要做到:常见己私,即见即去;学之为己,不求人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常责己过,过则勿惮改。
   利根之人即知即行,尽本心率性而为即成圣贤, 一般人立志成圣,则要先习惯省察克治,存养本心,有过不要怕,要有及时改的勇气,即使一时改不过来也没有关系,下次接着再改,下次不行,下下次再来,直到完全改正不再犯为止。只要这个不断自我完善,足信良知,自明诚的初心没有丢掉,总有一天会心性明亮,自我完成,自我成就的。如同佛家的“放下屠刀、立即成佛”,儒家的屠刀是私欲,一旦意识到私欲在蒙蔽良知,就立马要省察觉醒起来,随时随事而格,克私以归仁,这样才能求仁得仁,当下即圣。正如王阳明先生所讲——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惟天下之圣为能聪明睿知’,旧看何等玄妙,今看来原是人人自有的。耳原是聪,目原是明,心思原是睿知。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众人不能,只是个不致知,何等明白简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