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心学的基石:心即理(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欲求解脱而不得的人)

 衆妙之門 2018-04-17

阳明心学的基石:心即理(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欲求解脱而不得的人)阳明先生静静地坐在石棺中,一边等死一边回想圣人会如何自救,令人失望的是圣人没有他的经历,给不了答案;他回顾一路历程:千辛万苦躲过锦衣卫的追杀来到龙场;躲过瘴疠,找野果充饥;因为不想因为身体虚弱在野外昏厥而被野兽给吃掉,在仆人的帮助下给自己打造一幅铺满干草的石棺,躺在里面既能减少外出带来的身体消耗,又能减少遇险的几率。究竟是谁让自己这样去做,苦苦冥思中一道闪电划过:原来这一切都是心告诉自己的啊!悟了,希望便有了,生命变得活泼起来。不是说南蛮可怕嘛,那就和蛮人成为了朋友;我还要把我所顿悟之道告诉所有人:建草亭,交朋友,开学堂。阳明心学就此诞生,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阳明心学的基石:心即理(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欲求解脱而不得的人)


阳明先生从被贬官、追杀、流放龙场的绝死之地,死亡的阴云时刻都笼罩在他的心头,此时一切私欲杂念都轻如鸿毛,唯一剩下的就是“如何活下去”。求教于先贤经典无所得,处于死地所以心无挂碍,心中便没有什么放不下的,绝望的极致便是希望,那面被唤作良知的心镜便映照出了一切,所有关于如何生存的问题自然而然就提出来了,解决之道不死之理也就顺势由心而生。人被逼到绝境,一切潜能都是可以被激发出来;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答案原来本就在那里,没有谁告诉我,我不知不觉的就做了。原来一切问题的原理以及解决之道就在我们的心里,冥冥之中有个声音告诉了我这一切,这个声音就是天理,这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在我看来“圣人所遵循之道”就“天理”,“吾性”就是“吾心”,故而“天理在我心”——“心即理”。阳明先生从一己之身的真实境遇及其切己体验出发,深刻地追索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透过对一己之身的生死存亡这一根本问题的破解,最终达到对人生的“终极性”问题(如何能与圣人一样感悟天理,实现最高的人生价值)的彻悟。

阳明心学的基石:心即理(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欲求解脱而不得的人)

说到此,我们已经清楚阳明先生在龙场如何悟道,悟的是什么道。下面我们从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对立处做理论分析。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心学的理论基石——“心即理”。

大家都知道儒家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身、家、国、天下”(《礼记·大学》),这既是实现人生终极价值的目标,也是步骤。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首要便是修身,修身其实就是修心。如何修心?既然人从天地而来,就必须找到那个天理来指导我们。

那什么是天理,什么是心?

A.朱熹的观点: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就是天地万物未形成之前的“道”,是可以派生天地万物的宇宙本体。等于说“理”是永恒的、超验的、抽象的。

“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事物者也”。

“指其生于形气之私者而言,则谓之人心;指其发于义理之公者而言,则谓之道心。”

就是说心具有能知能觉的功能,是身体的主宰,人以此知觉功能便能与外在的事物打交道。但“心”具有二重性:当它夹杂着人欲时,便是人心;当它合乎天理时,便是道心。

所以朱熹认为:人格完善的过程就是以天理主宰人心、转人心为道心的过程。因为理是抽象、永恒、无形无迹、超乎个体的,并不是人心当下能够直接体认的,所以人格的完善就必须“格物穷理”,到事事物物中去把那个天理找回来。并将天理化为外在于我的普遍道德规范,所以人格完善的基础便不是根植于我的内心,即便我被教导要成圣成贤,也只是被动服从于一套既定的社会价值观。

B.王阳明的观点:

“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传习录》卷下)

首先从生理学层面,强调“心”不是“心脏”;而是作为思维器官和意识活动而具有感知外界和主宰身体的功能。

“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传习录》卷上)

“心也者,吾所得于天之理也,无间于天人,无分于古今。”《王阳明全集-答徐成之 壬午(二)》

“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传习录》上,第96条)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陆九渊(心学鼻祖)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卷上)

“夫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能尽其心,是能尽其性矣。”(《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王阳明没有把“心”分成人心和道心,而是把“心”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因为这个“心”是天人合一、不分古今、充塞宇宙的,与天理同样都是超越时空的宇宙本原,故而心与天理本就是一回事,不存在天理指导我心。而且从在伦理学层面,已经把“心”上升到道德感知和道德判断,这就是不学而知不学而能,具有先验性的“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

所以王阳明认为:人格完善与自我实现的道路,或者说成圣成贤的潜能和动能不在于外,都在我们的心中,因此人格完善与自我实现便是我与生俱来的责任(因为你是金矿,所以必须成为金子),同时又是我的天赋权利(任何外在遭遇都无法剥夺你的金子本色)。 这就是阳明心学最核心的精神价值——主体性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高扬。

既然“人心”与“天理”无二无别,那么天下自然就没有心外之物、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了。所以阳明先生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本质就是“心即理”,心理一体,故而理在心中,何须于心外找一个什么天理。生活中我常常因为被挑衅被辱骂而发怒,此时之所以怒,是因为我们过于看重自我,被过分的自尊心所蒙蔽,此时心理就不再一体,有了隔阂。我们此时反应有两种,一则暴怒而起,绝地反击,更有极致者拔刀相向,闹出人命(最近我们这个城市就因为店门口停车的事情,闹出人命了,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二则,圣贤教育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 ,让三分风平浪静”“冲动是魔鬼”,所以忍了,忍吧又不甘心,纠结折磨,一口闷气在心中翻腾,那叫一个痛苦。其实你的尊严,你的价值是不需要别人来评判的,你是谁,你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缺点,你比谁都清楚。何须在意别人说三道四。别人辱你挑衅你,你的价值就改变了?我们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本就在我们心中,孔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是我们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足罢了,你无法忍受自己的不足,那意味着对自己的否定,但是又不愿意改变。那岂不是不是别人在侮辱你,而是自取其辱。还是那句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实这个理要我来告诉你?且不就在你心里。正所谓“他强任他强,明月照大江;他狠任他狠,清风拂山岗。”如果易怒成了习惯,我告诉一个好办法,大家都知道,我们最在意的是自己,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那如果不是你被辱骂了,你还会怒发冲冠嘛?好了,这个办法就是“跳出自己看自己”,你的心做为一个看戏人一样看待自己,一切都OK了。这不是简单的阿Q精神,只有先放下蒙蔽在自己内心的私欲私情,你才能真正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各位看官可能有一个疑惑,阳明先生谈的全是伦理学层面的道德问题,在这个层面上没有问题。如果在自然科学层面或者技术问题层面,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理”是否依然适用呢?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可以。呵呵,各位可能大吃一惊,什么?你能在心中凭空知道“牛顿三定律”?您能先知“相对论”?我可以很遗憾的告诉你,我不能。那怎么还说依然“心外无理”呢?且看阳明先生如何说的。

“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既理也。”(《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又问:“心即理之说,程子云‘在物为理’,如何谓心即理?”先生曰:“在物为理,在理字上当添一心字。此心在物则为理,如此心在事父则为孝,在事君则为忠之类。”(《传习录》下 第321条)

阳明先生明确指出“物理不外于吾心”,同时又明确反对“在物为理”。首先阳明先知承认“物理”一词与“吾心”相对,没有“物理”,吾心“又何物邪”?另一方面,又坚决认为事物之理不能离开我的心而被感知,否则离开吾心将会永远处于一种隐而不显的状态。物理是不能由吾心产生的,但是一定在吾心的主导下去求物理,换句话说寻求物理的思路和方法或者说问题的解决之道是由心产生的。

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吾心之处事物,纯乎天理而无人伪之杂,谓之善,非在事物有定所之可求也。(《王阳明全集》卷四《与王纯甫·二·葵酉》)

我们可以发现心外无物不是说心外不存在天地万物,也不是说天地万物与心等同并列。而是说在同一行为过程中事、物与吾心相互作用中建立联系

我们与万物同源,本就是一个整体,万物就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的心就可以感应万物,正如歌里唱的那样: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

万物即我心,我心即万物。没有了我的心,心中的世界就不存在;相反,如果没有了心中的世界,那要心又有何用。我们心就如同一个杯子,而杯子里的空间,就是我们心中的世界,如果装的是果汁,那我们的世界就是酸酸甜甜的,如果装的是苦水,我们心中的世界就是苦的。不是说客观世界真的装在我们的心中,装的下嘛?显然不能,我们心中装下的只是客观世界中让我们最在意的那一部分投影。我们在意什么,心中就装着什么,我们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事物确实是客观存在,如果没有被本心感应接受,事物虽与心同在却没有联系,那与我何干,对我又有什么意义呢?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在心中留下烙印)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花一直开在那,只有当你看到它的时候,它的光影才传递到你眼里,印在你的心里,即使你离开了,花的影像却已经驻留在你的心中,花影已经成为我们心中世界的一部分。相反,我们从来都没看到这朵鲜花,这朵花存在与否对你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离开了主体存在(心),客观存在(理)对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花的“颜色”存在与否,必须在“看”的行为中,亦即在花(客观存在)与我(主体存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呈现和确立。

在我看来:只有你用心的事、物、理才是你的事、物、理,只有我们用心感受的世界才是我们心中的世界。用“气吞山河”给它做个注解,当你心怀天下,心中世界便是锦绣河山,请问这是什么样的胸怀,你带着这颗心看世界,你的眼中只有波澜壮阔的山河大地,没有谁能阻止拥抱这个世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心外无事

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传习录》上第6条)

通过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发现,此处说的物就是事,心通过意作用于事,事就与心相互作用,彼此建立关系。通俗的说,你感受到的事或者准备要做的事,都是你的心指使的。心不动,则无事;心动了,事就来了。通俗点说,你觉得那是事,它就是事;你觉得是浮尘,那它就是过眼云烟。生活中无论你遇到了多大的困难、痛苦、挫折、压力,只要你的心真能(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灵魂深处或者说潜意识觉得自己能,才叫真能)不把它当回事,它真的没有那么可怕;当然这真的需要人生千百次的磨砺才能做到泰山崩于前我自岿然不动,阳明先生从一个公子哥变成圣人,不也是经历千回百转才悟道的嘛?在平宁王叛乱时说了一句让我振聋发聩的话“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此心妄动,随性而动”。只有当你的心宁静入水,没有被恐惧和压力动摇,那心中有的只是光明和宁静,那么你就能用光明之眼,宁静之心看到问题的本质,问题的解决之道便由心生。

阳明先生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我就是我,我也可以成圣成贤,理就在我们心中。无论是天理良知还是解决问题的思路都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不被私欲蒙蔽,我们就能切实践行。而不需要围着那些认人为设立道德标准打转转,我们就会按照自己的良知发自内心的去实践。所以从古到今,太多的人本心和外在表现出的天理一分为二。通俗的说就是心理不一,心口不一,言行不一,明明嘴里唱的是仁义道德,心里想得却是男盗女娼。这样理就会背离我们的心,本心就会迷失,我们还如何向心中求理。如果我不是我,那我又是谁?

ps:朋友们听完我的分析,是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心还会忧惧嘛。阅读阳明心学时,希望每位师兄能静下心来,慢慢体味阳明先生的思想,切不能一目十行,这不是网络小说的轻松阅读,你是在求阳明先生教给我们的人生大道,你连一点点耐心和敬畏心都没有,凭什么你能得道,你能了悟人生的真谛。如果真没看懂。不要着急,只要你有让自己解脱心灵枷锁、了悟人生真谛的那颗求道之心,你就一定会寻到答案,也许是今天,也许是明天,心若在梦就在,你缺的只是一个契机,契机到了一切都了然于胸,原来就是这么简单,你只需要时刻记住一句话“心外无理”,理就在你心中,心心念念的想着这句话,把你平时的一言一行以及碰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和“心外无理”对照,总有那一霎那,你会明白的。这就是顿悟。你只有在所见所闻所做所感的生活经历中,才能深切感受这四个字的真谛,否则就会陷入怎么说都说不清的境地,这就是言语道断。明白就在那一刹那,悟了,再回头来看看我的这些文字,你就理解了。其实本文只是我的心学笔记,自己的学习心得。以资共勉。敬请关注《阳明心学的价值: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的基石:心即理(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欲求解脱而不得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