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识王伯安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7-16

认识一个人:

   “以绝世之资倡其新说,鼓动海内外,集心学之大成,崛然而起,门徒遍天下,成一代圣哲”。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称之为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的本体是与天具来的真性,本来是没有善恶的;但人心往往受到世俗陋习的沾染,意念上就出现了好恶善恶的存在;心的本体原是晶莹剔透,本是一个“未发之中”,天性聪明有慧根的人,直接从本原上体悟入门,一下就领悟了本体,这就是功夫,人与己、内与外一齐就悟透了;资质稍差的人,心不免会受到陋习的沾染,本体受到蒙蔽或遮蔽,暂且教他们在意念上踏实行善去恶(事上磨炼,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这些都是恢复心之天性本体的功夫),功夫纯熟后,遮蔽在心体上的渣滓完全被清除(格去)时,心之本体也就明亮干净了。(心之本体,不可只去凭空想象,不可养成贪求虚寂的毛病,要靠事上磨炼)。

           阳明先生的“心即理”

心即理,是阳明学说的核心命题。心者,天地万物之主,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世上哪儿还有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此心无私欲之蔽,至纯至精,即是天理,不需要外面添加一丝一毫。人为天地之心,万物之主,而人心“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其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其深”,而“圣人之学,心学也”。圣学便是圣人为了复原其心体所共同的与万物为一体的本心,从而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来教化世人。

人心就是天理,这种纯属天理的心,表现在服侍父母长辈亲人上就是孝,表现在辅助君王(辅助领导)上就是忠,表现在交友、治理百姓上就是信和仁(爱)。心意之所体现,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就是说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主体意识的参与,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就无法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心外无物(事)的内涵。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

知行在本体上是合一的,知而不行,只是不知。知行若没有合一,只因为有私欲阻隔了。只要能真正认识到那些隔开本体的私欲,自然就会得到知行合一的本体。知和行原本就是一个工夫,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合一,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如果有不善(私欲),就应将这不善的念头(私欲)克掉清除,不留丝毫,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胸中便是没有私欲隔断,自见知行合一的心体。总之,知行的工夫本来不可分离,有知方有行,有行便有知,而知行的本体只有一个,那便是良知良能,而知行的功夫也只是一个,那便是致良知。圣哲教育人们,认识、实践,就是要恢复知行本来的面目,不是只简单地告诉你如何认识、实践。

   《大学》给出了一个真正知行的例子,就是“如同喜欢美色,如同厌恶腐臭”。看到美色是属于知,喜欢它则属于行,你一看到美色就自然喜欢它了,而不是看见后才生出一个好色之心去喜欢;闻到腐臭味儿属于知,讨厌它属于行。你一闻到恶臭就自然讨厌它了,而不是先闻到才生出个厌臭之心去讨厌它。

阳明先生的“致良知”

这是阳明先生从百死千难中体察出来的“灵丹一粒”、“正法眼藏”。是《大学》“致知”和《孟子》“良知”的结合,堪称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他也自以为是“千年古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良知便是天理之昭然明觉,良知便是天理,天理不外乎是仁义礼智、忠孝悌信等五伦百行的道德规范。而致良知便是通过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从而合乎天理,体认良知。正如他本人所说的:“见到父亲自然知孝,见到兄长自然知悌,见到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致良知就是通过为圣的功夫即内在的道德重建,使其回复到明洁的、无善无恶的本心,回复到那个超越现实的自由之境。这一“致良知”统合了《大学》的格物、诚意、正心,其最高境界便是心中本来存在的圣人,而良知原本人人固有,因而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

阳明心学是阳明先生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创新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主张通过自我的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完满,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阳明心学高扬主体意识,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圣贤经传的神秘和不可逾越性,对现代人的个性发展、思想的自由解放、事业的开拓奋进,以及维系社会伦理修养、敬业乐群等精神,都有着有益的启示和积极的促进,为我们修身处世、开拓创业提供了积极饱满的精神养分。

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真的是不一样……(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