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热下寒,张仲景只用2味药

 图书 馆员 2023-02-15 发布于内蒙古

上热下寒,张仲景只用2味药,一个清上,一个温下

生活中,大家一定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就是特别爱上火,不是偶尔,而是经常。

偶尔上火,吃点清热泻火药也就解决了。经常上火,反复上火怎么办,清热药一吃,肚子就不舒服。同时伴有四肢不温的现象,手啊,脚啊,甚至从腰腿到脚都是冰冰凉凉的。
好像身体两极分化了一样,中医叫上热下寒。
有一种上热下寒是因为脾胃虚寒。

我们知道脾属土,土壤要有一定的温度才能长养万物,冰冷的土壤是长不出花草树木的。就像大自然,温暖的地方植被繁茂,阴冷的地方寸草不生,所以脾胃喜暖恶寒,这是可以肯定的。
如果说经常喝冷饮,吃生冷的食物,或者滥用寒凉的药物,这些东西进到体内以后都要经过脾胃来处理,消耗的可都是脾胃的阳气啊,时间一长,很容易导致脾胃虚寒。脾胃作为身体的交通要道,就不那么通畅了。身体有了火,这个火走到脾胃这个地方,发现去路被挡住了,本来它还可以继续往下走,但是现在只能折返回去,上到头面部,于是各种上火的症状就出现了。
脾胃除了运化食物,还能给身体提供能量,像个小火炉一样。脾又主四肢,脾胃虚寒,所以四肢不温。
这种类型的上热下寒,用张仲景的栀子干姜汤就能解决。
听名字就知道,又是一张简单的方子。是的,仲景先生从千军万马中挑出了两位佼佼者,组成了一支精锐部队,挑的是谁呢?干姜和栀子。用意已经非常明了了,用栀子清上热,用干姜暖下寒。
栀子清上热。
栀子,就是栀子花结出的果实,栀子果挂在枝头的时候,红红火火的,像一个一个红灯笼,张灯结彩,看上去很热情,实际上呢“冷若冰霜”。栀子擅长清热,而且是位高手,哪个地方有热了,赶紧把栀子找来,栀子是怎么清热的呢?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栀子大能降火,从小便泄去。所以它是导热下行,让邪热通过小便排出去。
为什么不用黄芩黄连呢?
良才善用,能者居之。一个人有才华有能力但是也要放在合适的位置。黄连,黄芩也不错。假如说心火旺就找黄连,肺火旺就找黄芩,可以说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也都是佼佼者,是翘楚。
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可能会有一点搞不清楚,上热到底是热在哪里了?大部分是热在心肺了,因为心火要往下走,一定要经过脾胃这个交通要道。那么,有没有可能热在肝胆?也是有可能的。于是乎,仲景先生就想了一个办法说,干脆设一张大大的网,把它们一网打尽好了。
诶,栀子刚好合适,药书里说了,清热泻火药那么多,唯有栀子能清三焦之火,而三焦就包括了心肺,包括了肝胆。
干姜暖下寒。
好多朋友以为把生姜拿到外面使劲晒,晒到干瘪就是干姜,实际上呢,生姜晒干依然是生姜,是晒干的生姜。
那什么是干姜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种过姜,种姜的时候要先选出完整的没有破损的姜块,把它种到土里,这个被种到土里的姜叫母姜,母姜生根发芽,新长出来的部分叫生姜。
干姜是用母姜炮制而成。
民国大医张锡纯是这么说的:干姜为母姜,生姜为子姜,干姜老而生姜嫩也。或者大家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姜还是老得辣。干姜确实比生姜还要辛辣,那么,大家就知道谁的道行更深,火力更足了。普通的寒邪用点生姜就散出去了,寒气特别重的话必得用干姜。干姜一去,就像是给脾胃这个小火炉添柴加火一样,寒气散出去了,脾胃也暖起来了。
栀子干姜汤:栀子9克,干姜6克
大家要记住了,栀子干姜汤针对的是脾胃虚寒导致的上热下寒。

这一类型的人可能从前喜欢吃生冷,喜欢喝凉饮,但是现在呢食物一定要吃温热的,喝水也要喝带热气的,冷水一喝下去就汪在胃里了,一动,能明显的感觉到水在胃里头左摇右晃,还咕噜咕噜直响,这是脾胃虚寒的表现。

体越寒越容易上火,张仲景只用2味药,一个补,一个泻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讲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上火。

牙龈肿痛了,口腔溃疡了,脸上冒痘了,大便干结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上火了,既然有火,那就吃点清热泻火药吧。结果怎么样呢?多数情况下适得其反。
可见,上火这件事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这里头的学问啊不少。
先来讲一则医案。
话说有这么一位小姑娘,一开始是口腔里头长了溃疡,别提那个难受呀,为了让溃疡早点好,她开始喝凉茶,吃冰棍,每天如此,结果,这边口腔溃疡还没好,那边又开始冒痘了。更糟糕的是就连脾胃也跟着不好了,怎么个不好呢?大便不成形,动不动就腹泻。叫她伸出手来摸摸肚子,是不是感觉指尖凉凉的?
姑娘点点头。
这就是过食寒凉把脾胃给伤到了。脾在中医五行中是属土的,土就要温暖,才能孕育万物,寒冷的土壤是寸草不生的。
我给姑娘讲了一个小方子,用栀子9克,干姜6克,煮水喝。喝了大概不到一个礼拜,症状就缓解了。
别看方子小,但也是一张古方,叫栀子干姜汤,出自东汉大医张仲景的《伤寒论》。
要怎么去理解这张方子呢?
首先是过食寒凉把脾胃给伤到了,导致脾胃虚寒。要知道,脾喜暖恶寒,脾喜欢温暖,不喜欢寒凉寒冷,清代有位名医叫黄元御,那黄元御就说了:“脾胃中土为后天立命之本,若滥用寒凉滋腻,泄火伐阳,必致寒湿愈加而中土阳衰。”
脾胃太寒了,运化越来越不好,等于说脾胃这个枢纽瘫痪了, 道路不通了,上半身的火气下不去,要知道这火本来是可以引到下面,去温暖手脚的。现在因为道路不通,郁在那里,形成郁火。
用寒药吧,脾胃可就遭了殃,脾胃越来越寒,郁火始终下不去,上火的次数会越来越频繁。用热药吧,那已经生成的郁火又该当如何?既不能用补药,也不能用泻药,那就补泻一起来,寒热并用,栀子是苦寒的,干姜又是辛热的,岂不是相得益彰。
再把这张方子写一下:栀子9克、干姜6克,煮水喝。
清热解毒药有那么多,为什么偏偏选栀子呢?
术业有专攻呀。比方说,黄连,它擅长清心火。黄芩,擅长清肺火,张仲景也用它来清胆火。
但是栀子呢,它能清三焦之火呀。
前面提到上半身的火气下不去,郁在那里,形成郁火,那么,这个郁火究竟是哪里的火呢?有可能是心火,有可能是胆火,有可能是肺火。也有可能心火、肺火、胆火都有那么一点。甭管是哪里的火,栀子一去,都能一一给它们下逐客令。
《神农本草经》有过记载:“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功于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身体有实热了,一味栀子煮水喝,它可以把上半身的火热导入膀胱,通过小便排出去。所以用栀子来泻火,喝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呢?到浑浊的小便转为清白,这就刚刚好。
栀子除了清热,还能除烦,就是治烦热,一个人心火很旺的时候,会很烦很烦,到了晚上就睡不着,栀子加一点淡豆豉,大概是这么一个剂量,栀子9克,淡豆豉6克,栀子清心火,淡豆豉令心肾相交,让肾水去灭心火,睡眠就回来了。两味药组合在一起叫栀子豉汤,也是张仲景的方子。
干姜,它跟生姜还不太一样,生姜鲜嫩多汁,一掐能掐出汁来,干姜干巴巴,皱瘪瘪的。
那是不是说把生姜晒干得到的就是干姜。
可不是这么一回事。
干姜是用姜原生的根茎,也就是母姜晒制而成,把母姜放到土里面,发芽以后,生出的新鲜根茎才是生姜。
生姜擅长散表寒,干姜擅长散里寒,不小心吹了冷风,又流鼻涕,又打喷嚏,赶紧煮一碗浓浓的生姜汤,把体表的寒气散出去。干姜能一直往里走,从体表走到脏腑,走到脾胃,脾胃虚寒的人可以把干姜打成粉,拌在粥里面,每天吃上一点。它吃下去以后就像在脾胃里头点了一把火,能把所有的阴寒邪气都赶出去。

总得来说,栀子干姜汤它适合的体质是寒热错杂,就是中焦脾胃虚寒,导致火热下不去,郁在那里,用栀子清热泻火,用干姜温中散寒,一个栀子,一个干姜,两味药加在一起就把问题解决了。

明明体寒,却容易上火,简单两味中药,清热散寒,改善反复上火

你是否有这种情况,明明怕冷,体寒体质,却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咽喉疼痛等上火的现象,很是难受,而且有些人想通过喝凉茶泻火,虽暂时把火泻去,但总是反反复复好不了,而且手脚也越来越凉。这是怎么一回事?

从中医上来看,这种上火的情况大多数是由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这里,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明明是身体脾胃虚寒,为什么会引发虚火呢?

《黄帝内经》中记载:“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里就是讲当脾胃虚寒,体内寒气太重,会影响体内脏腑功能,也因此对阳气产生排斥,阳气浮于人的上部,从而就出现口腔溃疡、烦躁、失眠等是上火的症状。
而这种上火,单纯去吃一些清热的药去灭火,不仅灭不掉体内的火气,反而会加重体内的寒邪,让脾胃虚寒更加严重,所以,调理这种情况,则是要把体内的寒邪给驱散,避免对阳气产生排斥。

今天沈医生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小方子,该方是由干姜和栀子组成。
干姜,则是新鲜的姜经过炮制后制成的。它俩虽说都是姜,但两者的作用却不一样,生姜擅长散表寒,常用于外感风寒。而干姜味辛性热,可擅长散寒,它可以从体表走到脏腑,对于脾胃虚寒的朋友就可以用干姜来把脾胃里的寒邪、湿邪给驱除体外,寒邪问题解决,脾胃自然而然也就重新运转起来。

接下里加入清余火的栀子,栀子性寒味苦,可入心、肺、三焦经,是一味为数不多的能清三焦之热的良药,不管体内哪里的余火,都可以用栀子给灭掉,而且栀子还能利尿,它可以把体内的热、火通过小便给排出去。

总之,干姜温中散寒,栀子清热泻火,两味中药合用就可以把体寒、容易上火的问题解决。如果你也是脾胃虚寒体质,那不妨参考一下,不过切记在中医指导下用药,不可随意使用。

体寒的人,更容易上火?只用两味药,清热散寒,改善反复上火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我们都知道的一个病症:就是上火。

虽然这个话题很常见,但是接下来要说的情况却很少人能理解,就是:身体越寒、越容易上火!

文章图片1

这个听我接下来给你辨证一下吧,首先我们都知道上火是热症,体寒是寒症。

看似寒症的人不会轻易上火,其实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并且往往发生在女性朋友身上。
我们都知道女性朋友喜欢喝冷饮、加冰奶茶、冰棍,又或者是吃一些冷食。
与此同时呢,嘴上可是遭了殃,不是口腔溃疡就是舌头溃烂一小块;又或者是脸上某个地方开始冒痘痘了。再看自己的身体,还有体寒的情况,手脚很难温暖起来。
我们都知道,胃喜温,厌恶寒;再加上脾胃我们总是放在一起说,当胃受到寒冷食物的刺激之后,其功能就会失调;而脾也会跟着受到影响。
脾胃主运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当脾胃功能失调的时候,津液不能运送出去,我们的各个器官得不到津液的滋润,那肯定会呈现一副干燥的现象,稍微遇到一点火,就开始口腔溃疡、牙疼、长痘痘之类的表现。
因此体寒的人容易上火,这是有根据的说法。这种上火在中医上属于虚火,虚火不能用泻火的方子,因此想通过喝冷饮、吃冷食降火;效果会适得其反。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剂栀子干姜汤,既能清上焦的热,又能散寒。
栀子这味药性寒、味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清三焦之热。
体内有热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上厕所小便发黄;这个时候用栀子泡茶,喝一些,再去上厕所会发现小便黄色变浅,随着喝的栀子水越多,到后面,就会看到小便透明、清澈。
这就是栀子清热的明显效果。
而干姜的作用就是散寒,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有这一幕,有人淋了雨之后,身体呢,就会被寒气侵入,导致身体发烧;这个时候总会有一碗姜水端到他面前,让淋雨的人去驱寒。
特别是这个干姜,其温性要比生姜更甚,很多人认为干姜是生姜晒制而成,不是这样的,干姜是生姜的宿根晒干或者烘干而成。
生姜掰下来一小块能捏出汁水来,干姜则是干巴巴的,没有一滴汁。
好了,这就是今天要说的体寒、容易上火之人的应对方法。
最后王医生希望大家,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此方,切记不可盲目用药。
黄栀子清泻三焦火!这样搭配,养生效果你想不到!

你听说过栀子吗?它可是清泻三焦火的“小能手”。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热淋及头面火毒上攻等三焦火热病症。

道地栀子产量宏丰,品质佳,疗效好,此味药在不少中医经典名方中均有应用。
栀子+豆豉:清热除烦

栀子豉汤由栀子、淡豆豉两味药组成,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淡豆豉是一味发散风热药,具有解肌发表、宣郁除烦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心烦不眠,胸闷等病症。栀子与淡豆豉一宣一降,可清热除烦,宣发郁热。

方法:可取炒栀子9克,以清水400毫升先煎,取汁250毫升,加入淡豆豉6克同煎,最后取汁150毫升,早晚温服,可治疗热郁胸膈病症,改善身热心烦、虚烦不眠等症。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不宜使用。   
栀子+大黄:清热退黄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载有栀子大黄汤,由栀子、大黄、枳实、淡豆豉4味药组成。栀子清热利湿、泻火除烦,大黄泻热通便,二者配伍使用,能够上下分消,清热退黄。

方法:可取炒栀子20克、大黄5克、枳实15克、淡豆豉15克,加入600毫升清水煎煮,取汁200毫升,每日分三次温服,可改善湿热黄疸者胸膈烦闷、口舌生疮、大便干燥等症状。此外,栀子大黄汤还可用于治疗酒渣鼻、背部痤疮、长期饮酒所致的面红目赤等病症。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栀子+干姜:清上温下

栀子干姜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由栀子、干姜2味药组成。栀子泻火除烦,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配伍使用,上可清胸膈之热,下可温脾胃之寒。

方法:可选取炒栀子9克、干姜10克,加入300毫升清水煎煮,取汁150毫升,早晚温服,适用于身热心烦、腹痛、大便稀溏的上热下寒病症。素体阳虚、感冒发热、脾胃阴虚者不宜使用。   
福建省福鼎市具有悠久的药用黄栀子栽培历史,是中国栀子第一大产区,也是黄栀子的地理标志认证产地。黄栀子为福建省林业厅审定的栀子中药材品种,是福建省道地药材。

2016年,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在福建省福鼎市建立了“栀子标准化种植基地”,从种植采收,到成品销路,开展了多方位管理建设,并开发应用新技术,助推道地黄栀子的种植生产。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辨析
列举(伤寒论>上热下寒证5个代表方剂,桅子干姜汤、黄连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麻黄升麻汤,阐述其病机异同点、用药侧重面等。

《伤寒论》太阳病篇的栀子干姜汤证、黄连汤证和厥阴病篇的乌梅丸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以及麻黄升麻汤证均属于寒热错杂,脏腑同病,上下交错,虚实并见的上热下寒证,这5个方证虽同属上热下寒证,但在脉证、病机、治法、方药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仅有助于方证的理解与把握,对以上几个方剂的运用也大有裨益。因此,就上述几个方证作一番辨析。

1、上热之别
1.1 热在胸膈 栀子干姜汤证之上热为郁于胸膈的无形邪热,属郁热之较轻者。本证病起伤寒,医者不知发汗解表以散风寒之邪,反误以丸药大下之.导致邪热内陷而郁于胸膈。本为伤寒。医者何以丸药下之,可能患者平素为阳旺之人,伤寒之后,风寒邪气侵犯肺卫,阻滞气机,导致胸部郁闷不舒,医者误以为胸中有实邪阻滞,故用丸药下之,使邪气内陷,入里随体质转化而为无形邪热。误下致邪热内郁胸膈,扰乱心神,故身热不去而见心微烦。故用栀子之质轻味苦性寒以宣透清解上焦之邪热,则心烦可止,身热自去。通观栀子豉汤类方可以发现,不论是76、77、78条或221、375条的栀子豉汤证,还是79条的栀子厚朴汤证以及本条栀子干姜汤证。皆有一误治过程,如“伤寒下后”、“发汗若下之”、“伤寒五六日大下之”、“下利后”等,都是在伤寒误用下法后所形成的郁热证;伤寒发汗不当,或误用泄下。外邪不为汗下所解,反而内陷胸膈,因病家索体阳气亢旺,内陷之邪气随亢阳而化为邪热,又因误下燥结已去。故虽欲结燥实而不能,变为无形之郁热,留扰胸膈。阻滞气机,故身热而心烦,胸中窒闷不舒。
黄连汤证的上热主要在胸中,可涉及胃脘。邪热相对轻微。病家伤于寒邪,因胸中紊有积热.腹中素有沉寒,寒邪居于腹,将热邪格拒于胸中(包括胃脘,上至胸膈),寒邪与邪热分踞上下、胸中邪热。迫使胃气上逆,故表现为“欲呕吐”,加一味苦寒之黄连,寒凉药不及温热药的三分之一,可见,本证虽然寒热同时存在。且为实寒实热,但下寒重而上热轻,故重在温下寒,若下寒得除,不能格热于上,寒热自可调和。
2 热在脏腑 麻黄升麻汤证之上热屑肺脏郁热。是实热。本病起因于伤寒误下之后,内有郁热,外邪未解,郁热为风寒所闭,下后伤阴,阴伤而肺热气痹而见喉咽不利,肺络损伤而唾脓血,本证的关键在于肺热内郁,咽喉为肺气出入之门户。肺热上出咽喉而见上述症状:虽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下移大肠伤及血络而便脓血。实际上,由于郁热在肺,邪热偏上,唾脓血为邪热外出之机,故治宜“其在上者,因而越之”,具体体现在“火郁发之”,即重用麻黄、升麻为君开提肺气,透达郁热:臣当归温润养血以助汗源,并防发越太过;今轻用石膏、知母、黄芩清泄肺热;天冬、玉竹滋润肺阴。若以便脓血为主证,当是白头翁汤证。只有既出现咽喉不利、唾脓血,又见下利脓血,郁热既上攻咽喉,又下攻大肠,方为难治。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乃因素有胃热脾寒,误下客热内陷,导致寒邪格热于上,胃热充斥,热势上趋。故“食入即吐”,此即<医宗金鉴>之所谓“胃热格”,与朝食暮吐之“脾寒格”有别,可见,本证以胃中热势上逆为急,故倍用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清上焦邪热。
另一方面,黄连汤证与干姜黄芩黄连汤证同属寒邪格热于已之证,两者相比较而言,黄连汤证重在下寒而表现为腹中痛,且部位更为广泛,应包括脾胃及肠。上热轻,仅为欲呕吐,故治疗时温热重于寒凉;而干姜黄芩黄连汤证之上热下寒以胃热上逆为急,从而表现为“食入即吐”。这是与黄连汤证的区别点所在,治疗亦以辛开苦降,寒热平调为法,使寒邪解,热气降,上下得以交通,则吐利可止。
乌梅丸证的上热实为肝热。“厥阴之上,风气主之”。风善行而数变。为阳邪,易耗津液,厥阴属肝,禀风木而寄相火,病至厥阴,木郁化火,风火相煽,消灼津液,胃津不足。引水自救,故渴而多饮,风木相火循冲脉上冲 L-包而自觉心慌,胃络通心而为隐痛烦热,虚热不能消谷故见嘈杂似饥而又不欲食,由于脾虚肠寒,勉强进食亦难以腐熟消化,反致胃气上逆而引起呕吐。素有蛔虫者亦将随之上逆吐出。由于病人膈上有热,肠中虚寒,而蛔虫多避寒趋温,若不安其位而上窜胸膈。扰乱胸中之气,从而出现心烦,若蛔虫静止歇伏,则心烦须臾可止,进食后蛔虫闻食而动。扰乱胃气,故见呕吐,蛔虫窜扰不宁,阳气郁遏,气血流行受阻,必致脉微。因此。从方测证,乌梅丸证的上热为肝热(木火),故用黄连黄柏合乌梅酸苦涌泄。清降肝火。
纵观“上热”相对较为复杂,栀子干姜证与黄连汤证均为胸中有热。前者病邪轻。病位浅,仅表现为“身热不去,微烦”,故仅用一味栀子清上焦之热,除轻微之烦;后者则邪热略重,病位偏里,故日“胸中有热”。因而用苦寒的黄连清胸中之热,泻胃中之火:干姜黄芩黄连汤证为“胃热”,热势较黄连汤证更甚,乃脾阳不升。胃热不降,寒热上下阻隔而成。乌梅丸证为“肝热”,其热势不仅在上,且已渗透至下焦,故除用黄连清 L-火外,尚用黄柏清降渗入下焦之热。麻黄升麻汤证为“肺热”,且主要是阳郁不升的肺中郁热。也正是邪热的性质不同,滞留部位不一,脏腑虚实有别,导致临床表现殊异。
2 、下寒有异
上热下寒证的5个主方中均有干姜,以方(药)测证。说明5个方证中均存在下(中)寒,此“寒”可为实寒,亦可为虚寒,部位广可及胸腹,也可仅限于脾(胃),具体应据证而定。
细究上热下寒证,所谓“上下”是相对而言的。准确地说,“下寒”应为“中寒”,因为病位多在脾(胃),横膈以下的腹部均应包括在内,并非仅指下焦,实际上多为中焦,表现也多以下利(腹痛)为主。
比较而言,乌梅丸证的“下寒”最重,为“脏寒”,即脾脏虚寒,包括肠中虚寒,且脾寒及肾(阴寒之极),不仅因脾胃虚寒。中气下陷,水谷直趋大肠而出现久利,而且因脾肾之阳亏虚不能温煦四末而见肢厥,故非附子、桂枝、干姜、蜀椒、细辛等大辛大热之剂不足以疏通阳气而去其陈寒。乌梅丸温通下焦阳气。使脾胃之气得以升降有序,自能不复再利。
麻黄升麻汤证的“下寒”最轻,乃大下之后,阴阳两伤,因感寒后外邪引动内寒,以至于中阳不运。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中气不升反而下陷,水谷下趋,故有泄利不止。若下利为一派单纯的虚寒表现,医者必不会再行吐下,但本证因浊阴不降,阻碍清阳,胸阳不展,可见胸满,中焦寒凝气滞,又必致腹满。惟见其胸满腹满,误以为实证而用吐下之法。误吐伤胃,误下伤脾,中阳更伤,阳伤而脾虚气陷,必致阳陷于里,郁而不升,故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阳郁不达四末故有手足厥冷。虽有下部脉不至,手足厥逆,泄利不止,但重在阳郁不升,虚寒较为轻浅,因而不用附子、干姜之辛热,而重用麻黄、升麻、当归宣发上焦之郁阳以布泽于下。另一方面以当归合芍药、桂枝、甘草温通血脉,治其手足厥逆、脉不至,再用于姜、茯苓、白术仿当归四逆、理中之意治其泄利不止。辛凉清润治其上,温通止利治其下,旨在寒温同施,收散结合。上下兼治,虚实调和。然因上下寒热交错,虚实表里互见。治疗难以下手,正如尤在泾所言:“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虚实寒热混淆不清,欲治其阴,必伤其阳。欲补其虚,必碍其实,故难治。”
栀子干姜汤证实乃热扰胸膈兼中寒下利的上热下寒证。下寒为中焦之虚寒,乃误下损伤脾阳所致,故可见下利、腹满疼痛等症。治之必以干姜之辛热,温中焦之虚寒。则中阳可复。下利可止。
黄连汤证之下寒为脾胃(应泛指腹中,上至于胃,下及于肠)之沉寒积冷,因外感风寒触发宿疾,以至于引起下寒之腹痛,寒邪在腹,脾气受伤,寒凝气滞,而表现为“腹中痛”。脾气既伤,升降失序。中气下陷。故伴随下利亦属情理之中,故以干姜温在下之寒,桂枝、半夏既可温中散寒,又可交通上下之阳气,开膈间寒热之结,降胃气不和之呕;再加入人参、甘草、大枣补脾胃之虚。复中焦升降之职。

干姜黄芩黄连场证的“下寒”为固有的中焦虚寒,正因为脾脏虚寒,阳气不升,格热于上,上下交通受阻,在上则食入即吐,在下则利下不止,故用干姜人参温中焦虚寒,合芩连辛开苦降,调和寒热,燮理脾胃,则吐利自止。

因此,洞悉脏腑虚实,分清寒热轻重,明辨邪正盛衰。详察病位深浅,是辨析上热下寒证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