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0215 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someonethere 2023-02-15 发布于山东
今天是2023年2月15日星期三,农历正月廿五。

今天推荐的书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及其注释版本。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著作,是一部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作者欲借此书来寄托明道救世的宗旨,所以此书是其经世思想的集中体现,内容囊括了作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遍布经世、警世内涵,对于经史的义例、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诗文的评判、名物训诂、风俗地理等都有所涉及。

本书也体现了顾炎武研究学问的态度和方法,对清代及以后学风的转变与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少名言警句皆出于此书,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礼义廉耻,是谓四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等。

因为《日知录》包含的内容广泛,书中有大量对于经史的解说、发挥,如果不了解其所引用解说的对象,则不能很好地理解此书的价值。所以成书以来就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注解、研究,多达90余家。清代学者黄汝成采纳其前数十人的研究成果,完成《日知录集释》,成为《日知录》研究较为完善、便利的重要版本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本名顾绛,字宁人,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人称亭林先生,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少年时参加“复社”反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曾十谒明陵,遍游华北,寻访风俗,尤其重视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并垦荒种田,纠合同道,不忘兴复。

顾炎武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顾炎武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的吴派、皖派都有影响。

在哲学上,赞成张载关于“太虚、气、万物”三者统一的学说,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政治上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要求君主分权而治。在音韵学方面,考订古音,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鼻祖。在文学上,要求作品为“经技政理”服务。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亭林诗文集》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