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位昏迷的年轻小伙被送进了急救室。 医生进行检查后,发现小伙脑血管大面积硬化,一根主血管堵塞严重,需要立即进行溶栓治疗。 经过2个小时的抢救,最终还是没有挽回这个年轻的生命。 医生向家属了解情况后得知: 原来小伙姓吴,虽然今年才27岁,但已经有了十年的吸烟史,尤其在吃完饭后,总喜欢边上厕所边吸烟。 这天晚上,小吴跟以前一样在厕所抽烟,出来时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出来以后就躺在沙发上休息。 妻子洗完碗喊来喊小吴回卧室睡觉,结果发现小吴怎么喊都没反应,妻子觉得不对劲,急忙打了急救电话,但妻子没想到小吴年纪轻轻就患了脑梗。 医生听后摇头叹息:饭后最忌1件事 吸烟,尤其是饭后吸烟,是脑梗的“加速器”之一。 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进入体内,会使血管壁受到刺激,并升高血液粘稠度,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而在饭后吸烟带来的危害会更大,因为刚吃完饭,身体的血液主要集中在胃部,以便于消化食物,这个时候大脑的供血减少,此时吸烟,会更影响大脑血液与氧气的输送,引起脑血管痉挛,引发急性脑梗塞。 身体出现4种异常,小心脑梗上门,趁早做检查 异常1、手脚麻木 如果出现单侧的肢体麻木无力、拿东西不稳、嘴角歪斜、嘴角流口水等症,最好别犹豫,及时检查。 这种情况通常是急性的,多为一侧脑血管堵塞,大脑供血不足,影响到大脑对肢体的调节功能引起的。 异常2、行走困难 如果双脚的下肢没有力气、行走很困难,在休息的时候得到缓解,但再次行走时又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要小心了。 一般下肢动脉出现栓塞会引起这些症状,而下肢动脉发生栓塞极易引发脑梗塞,要提高警惕。 异常3、视力模糊 突然间视线模糊,几秒钟或者几分钟之后恢复,这种情况要及时检查。 脑血管发生堵塞时,脑组织缺少血液与氧气,情况逐渐严重后,就会使视觉神经受到影响,出现视力障碍。 异常4、头晕头痛 这是脑梗发作前多数人会出现的症状。 开始时是偏头痛,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转变为全头痛,头痛会断断续续的出现在大脑的不同部位。 若年龄较大的人出现这种情况,最好能重视起来。 预防脑梗找上门,生活中做好3件事 第1件、避免久坐 经常久坐的人,身体内血液流动的速度相对较慢,心跳的速率也会降低,这不仅不利于提升心肺功能,还会增加血液中垃圾的沉淀,加速动脉硬化,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经常坐着的人,每隔两个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减少久坐带来的伤害。 第2件、控制好血脂水平 血脂升高会降低血液的流动性,加速血管老化,变硬,此时就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脑梗的发生几率。 降血脂,护血管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 红麻涵素」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促进血液循环,保护血管不老化。 「 红麻涵素」主要由红曲素、纳豆冻干粉、D-甘露糖醇等组成,可以说是“溶栓”,守护脑血管的好帮手。 红曲素——研究表明,红曲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利用,抑制血液中脂质沉积,对稳定血脂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纳豆冻干粉——有助于分解并排出血栓,减少血液中的“垃圾”,可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帮助降低血脂水平。 红曲米——有利于加速新陈代谢,预防血栓的形成。 对于血脂偏高的人群来说,每天饭后嚼2粒「 红麻涵素」,维护血管健康,预防脑梗的发生。 第3件、避免熬夜 每天只睡6个小时的人,比每天睡7-8小时者发生脑梗的风险高4倍。 经常熬夜,身体内分泌的激素会增多,这些激素会刺激血管收缩,影响血液的流动,使血液粘稠度升高,最终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因此,建议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经常熬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