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赋)铁瓮城赋并序(一)

 ari3z2i58gsly0 2023-02-15 发布于贵州

铁瓮城赋并序1

(一)

铁瓮城者,东吴开篇之典章、江左史册之窥管也。南朝顾野王《舆地志》载:“吴大帝孙权所筑,周回六百三十步,开南、西二门,内外皆固以砖壁。”盖邑凭山临江,《尔雅·释丘》:“丘绝高曰京”。铁瓮城者,实坐京口天时、地利、人和之所预也。其象也,南控北拒,山川婉转,既为谋图天下之利器。《蔡邕·独断》“天子所居曰京师。京,大也。师,众也。”,麇收江东英雄,养其锐,攻其势,三分天下即取其一,未雨绸缪之善善堪为乎。

金、焦、北固之侧,堪舆江南,蔚然风流巧用,铁石丹青,高台幽望,故有陈子昂前后不见之气象也。史藉京口文化,觅源丹徒识内里;寻踪铁瓮残壁,逐鹿汉末知板荡。地深遗厚,历代不辍。纹饰层览,陶质别鉴。六朝隋唐,两宋明清,历代牧府所在,是为一方政军文化之核心。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曰:“自晋以降,郡治皆据其上”。

昔东吴古都,城池有三,曰铁瓮(镇江),曰武昌(鄂州),曰石头(南京),京口先之2。“缮治京城、起楼橹”始开埠者,曰孙河,曰孙韶,曰孙权。孙权者,吴太祖大皇帝也,字仲谋,承父(坚)业而继兄(策)志,青出于蓝而胜之。仲谋帝份所致,局量容物,毕竟大器。建安十三年,“自吴(苏州)迁于京口(镇江)而镇之”,建铁瓮,城江渚,行修葺,平台地,夯土围,就弯斜,临江而起。其壁垒也,外侧包砖,内用铺护,就势依形,池作金汤,开之也气象,营之也万千。汇聚百越,从舟车之会;绾系三吴,揣襟带之邦。

注:

1铁瓮城,又名京(京口)城、子城。为三国时期东吴三禁之首苑。南朝顾野王在《舆地志》中叙述:(铁瓮城)“吴大帝孙权所筑,周回六百三十步,开南、西二门,内外皆固以砖壁。”铁瓮城整个城址面积不到十万平方米,规模不大,但高墙深池,固若铁瓮。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将政权中心从吴(苏州)迁至京城(今镇江),是年发生赤壁之战。虽然其时孙权尚未称王,但铁瓮城实际上已具备了王城的地位和格局。北固山东、西、北三面钥锁长江, 南临苏南广袤丘陵、平原,尽占形胜之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地形优势。其城垣依山就势加以平整成台阶状,加筑夯土,随弯就斜,包砖加固,使人工建筑和自然山体合为一体,共同构成铁瓮城的坚固城垣,山一城,城一山,城山契合,依照古代宫城的礼制规范,朝政区与寝苑区分开,“前朝后寝”,有机一体。而后近1800年来,虽不乏对城垣进行加固、修补,但基本没有改变和突破该城始筑时所形成的建筑模式和建筑思想,保留形成了今天颇具特色的铁瓮城建筑古文化。

2公元221年,孙权来鄂,魏文帝曹丕封其吴王称号,同年阴历八月开始营建吴王城。孙权取“以武而昌”之意,把鄂县改名“武昌”,故名武昌城。公元229年阴历四月,孙权在此称帝,又名吴大帝城。同年九月,孙权迁都建业,武昌成为东吴陪都(西都)。甘露元年(265年)九月,末帝孙皓徙都武昌,武昌再度成为孙吴首都,建业却成陪都。孙吴二度建都武昌,共历时五十余年,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