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曹姓历代家谱序言选编(四)

 荧荦书馆 2023-02-15 发布于江苏

一、江西《曹氏大成宗譜》序

        《譜牒》是記錄姓氏源流的信息庫。授姓始祖曹叔振鐸。始遷一世祖薦字進之。

        生於唐文宗太和癸丑年八月十三,由安徽宣州南陵鹿嶺,徙居江西彭澤懸漁洞。

        生子賀,字余慶號龜山先生,生於唐咸通壬午年二月廿五日,復遷江西都昌龜山。

        薦公十二世孫南宋兵部尚書,曹彥約始建宗譜。經伯淵、伯明、震京、之格幾代人的重修整編,修到十五世。至今六佰多年。宗譜大聯修,幾代人的追求。

        二〇一〇年九江市文昭堂牽頭,重陽節在市老年活動中心召開了宗親見面會,有都昌、星子、湖口、懷寧、彭澤、南昌、九江的代表參加共九十九人。

        會上成立了「薦祖支下世系聯誼會」。把修譜列為第一項首要工作。在聯誼會的主導下,很快成立了「宗譜編纂委員會」。

        旨在原一至十五世老傳世宗譜的基礎上續修五世,即到二十世止。成為薦公支下總譜首,供各支譜鏈接使用。

        經兩年多的走訪和上報的資料看,他們分別是江西的彭澤、都昌、湖口、星子、南昌、九江、瑞昌、鄱陽、余干丶萬年丶貴溪丶余江;

        安徽的宿松丶懷寧丶太湖丶東至丶金寨丶岳西;湖北的黃梅丶蘄春;江蘇的無錫;河南的光山、固始;

        重慶的江津共五省二十四個縣丶市。

        經過編輯整理有傳人到十五世的共六百零捌人,十六世與十五世準確對接的有一百七十七人,佔應對接的百分之三十。

        發現問題有十五世前父子同輩之舛錯。主要是悠公支瞻公房系。有安徽太湖、九江文昭堂、湖口花門樓、彭澤上十嶺、鄱陽田畈街睦嶺曹,均有此情。

        這些支系維持原支譜記載不作變更,因時隔六百多年二十多代,涉及面寬,不宜調整,否則會越變越亂,理清了明白就行。愈公、稔公、慶公支下暫未發現裔孫傳人。續修卷二補之,難覓的擱之。

        江蘇無錫三桂堂譜記,「鶴軒」為無錫黃巷開源始祖,鶴軒平薦公十九世;河南光山磚橋曹河曹氏,詳見河南光山撰寫的「尋根記」丶「河南光山曹氏家族簡介」。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八日河南光山代表九江代表主修曹九川,副主修曹云峰在光山共同簽署的文本;安徽岳西縣連云鎮曹氏始祖為「蕓公」。蕓公與賀公同年出生。

        在湖口丶余干丶萬年等縣家譜均有蕓公記載。將岳西蕓公平賀公載入譜牒。

        還發現岳西譜有宏鈺公後裔記載,錄入譜牒供後世研究之用;重慶市江津區曹氏譜記,「文海」為始遷祖。元至正十一年曾避亂於南昌,不踵於九江之記載(見重慶譜序)。可見與豫章定有淵源。

        二〇一四年七月上旬重慶由族長澤倫等五人,到河南固始進行實地調查,經過分析認定,「文海」為薦公十六世孫。

        彥約譜為五欄五代見面式,頂欄記前代索引。一欄記一代,啓後承上對齊,不得兩代同記一欄。有的用別的方法記載,只要世代清楚就行。

        本屆首發字派,從三十六世「正」字輩算起一百個字,供各支系使用。無論用什么「字」作字輩,世代不能錯亂。

        不能自立世輩或雙重世輩。否則名為薦公支下實則與薦公脫系。有此情行的,在祭祀活動中宣讲。


逐步糾正過來。

        薦公卒於昭宣帝丙寅年十月十四日未時(公元九〇六年)葬彭澤縣陳安洞石門湖塘尾山上。

        即江西省彭澤縣太平關鄉古樓村陳安洞,直上一公里水泥路向左,過溪靠右小山路七十米再向右過三十米撂荒田直上有碑。

         二〇一三年清明在都昌龜山為贺公立紀念碑一塊。安徽省宿松縣,族衆思近如神,擇聖地施建薦公墓園於生機山。為祭祖掃墓之便。

        《譜牒》裝幀精良。由彭澤健毛先生編二字詞組為收藏字號,扉頁「寶典珍藏」印有5X5篆書金石鐫「曹氏薦祖支下世系聯誼會印」印。如有異樣贗品無疑。

        聯誼會因修譜應運而生,不能因譜竣工而消失。應長存丶發展丶創新。不能停留在書本家譜,要向電子家譜轉型。

        為使修譜工作順利進行,譜局成員作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取得了族人的支持。

        首先是九江八十多歲工人出身的曹俊英捐款伍千元,接著是南昌曹懋明捐款伍千元,宿松億達集團捐款一萬元,懷寧曹長苗捐款貳萬元。他們將由聯誼會丶譜局頒發的銀質紀念章各一枚。

         二〇一二年農歷七月初七初八,舉辦了薪火傳承,乃吾族首創。同年八月十三在都昌獅山拿簿曹氏宗祠舉行統修宗譜開局大典,與會者一千五百餘人,乃千年首次盛會。

         二〇一四年農歷八月十三上午十時將在開局祖祠舉行《曹氏大成宗譜》首發式

        公元二〇一四歲次甲午年孟夏

         第三十五世孫主修曹九川撰

二、天津靜海沿莊 曹氏族譜

序言

        自古以來,樹有根茂盛,族有譜姓有序世代相傳。

        自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由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遷至河北大城縣南務農屯,居住數世後又遷至顔儿莊(靜海沿莊),以上有譜不知傳幾世而譜竟失。

        五世祖三畏墳墓以上還有四座墳不知什么名諱,所以前四世祖皆茫然莫辨。山東維縣在務農屯拿去的譜書,江蘇通州赶考時在沿莊拿去的墳圖,在漫長的歲月里與以上兩處均没有聯系,铸成遺憾。

        十一世祖諱思嶷,長子天培遷廣東(年代不詳)。十二世祖諱天貴,長子永扶遷王口張莊子。

        幾次修譜只有王口張莊子參加序譜。子孫當祭掃之餘,無不嘆惜痛恨於世之失傳。

        然世遠人亡,無法挽救这一過失。幸我八世祖諱公任當心記憶自三畏祖延續至今。

        整理於二〇〇四年元月三十日


三、莒地曹氏家谱序言

        莒地曹氏,本系一脉,我族自景泰年至今,歷經天災戰火人祸,可謂劫波度盡,而今族人遍布全國各地,雖或英賢或愚頑,然飲水思源,崇老愛幼,急公好義之本仍存焉;奉公守法,勤學上進,寛以待人之風日盛也。

        此先祖所以欣慰者也。國興則家興,家興則人興。祖輩人識大體,頋大局,仅戰爭年代為國捐軀有史可查者,不下百餘。

        此吾輩所以為榮者也。溯本求末,憶古思今,繼往開來,秉承先祖遺愿,為國家盡忠,為光大曹氏門楣努力奮斗。

        此當今曹氏之責任!!!莒地曹氏,籍此太平盛世當精誠團結,奮發圖強,謀生存,謀發展全力以赴開創我们美好的未來!

特此倡議:

莒州曹氏十五世曹漢玉

四、李僊曹氏家譜序言

        且譜者也,所以家族姓而使睦亦,所以分宗支而使之晰也,吾曹氏自明朝世居新邑城北胡家溝莊祖瑩在焉。

        自始祖貢乃至五世祖永福其子三人,懷龍.懷麟.懷興於清朝康熙末年,遷居李僊莊盈兆於此是三大之瑩,之所由來也。

        其後祖繁衍多有他居,於外者.瑩中去無未恐,供後世孫參考,兹因林樹多枯,不足以妥先與同族共議,伐舊植新,所以林木价值若干,創立譜序清代之派以昭來兹,永示不忘云。

        此序言始於光緒二十五年歲次己亥清和月

五、李僊曹氏家譜重緒族譜序

        吾曹氏之前譜系光緒二十五年,迄今已壹佰零叄年矣,其間,我族各支系人烟繁盛,分佈之廣然,年齡在百歲以下者,譜上無名。

        不知其祖籍何地.更有甚者,一些家庭為後世起名排輩出現紊亂,監於此中情况,並根據百年必緒族譜之惯例,由十三世孫尚亭發起聚14.15.16世孫等人商議重緒族譜。

        久經商議,於公元二〇〇二年九月成立重緒族譜籌委會,負責人屆時通過重緒族譜之通知。

        隨後籌委會分幾路用數月之時間,對吾曹氏家族人口進行調查、通知新泰、蒙陰東關、蒙陰店子、山口.龍廷土門、盘車溝、岩莊、劉杜聯孟、蒙陰塘子、長馬莊、北嶴陽、英家莊及外省市之家族各分支系人口上報緒譜委員會汇總之,即而編制吾曹氏之支譜,供後人之鑒。

        十五世李僊:學勇謹序

六、濟陽城北區曹氏族譜續修《濟陽城北區曹氏族譜續修序》

        吾曹氏一族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紀文王十三子周振鐸創國以來,其子孫以國為姓。

        至唐朝曹珙〈淮安太守〉一千三百年間已七十五世,因皇室血脉名門望族所以有歷史記載。

        史上曹參繼蕭何後為相封平陽侯,曹玥為谯國令,我曹族分為兩大派〈平陽派〉〈谯國魏武派〉。“平陽綿世澤,谯國振家聲”,是曹氏宗祠中的楹聯。

        吾濟陽城北曹氏一族,自明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桐縣遷至河北棗強又遷居濟南府齊東縣周家码頭後改為曹家码頭〈現鄒平縣码頭鎮码一,码二村〉。

        吾等二十一世孫:傳東、傳國、傳宏;二十二世孫:光勇;二十三世孫:積亮带族譜前往码頭,與码頭村族祖父十九世〈諱》曰雙、二十世族伯〈諱〉伯山、伯超.伯峰、二十一世族兄〈印〉治龍等。

        共同請出族譜參閲,得知五始祖《諱》相遷居稍孤莊<現張曹村、髙樓南院》相公次子耀留居,其他三子回码頭。

        吾曹姓一族遍布全國乃至全球,全國七百三十多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九。

        目前吾成始祖後代有,码頭一、二村二千多人、張曹村三百餘、髙樓南院三百餘人、卜家二百多人、窩溝李百餘人、北曹家百餘人,總計三千多人口。

        吾先祖十六世《諱》連登、十七世《諱》長修、早在同治九年至十三年間《公元一八七四年》修定《曹氏族譜壹》後有《曹氏族譜貳》,由在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修定《曹氏族譜叄》。

        定八字輩、十九世至二十六世為:萬 慶 傳 光 積 善 余 芳。

        吾先祖有言'二十年不修為不仁,三十年不修為不孝”。

        本次修譜委員會經過商議定為後每二十年續修一次。

        本次修譜先制定計劃,以各村為本、鳩集族人、查閲族譜、歷考堂軸、登記造册,多次修閲,特修訂《濟陽城北區曹氏族譜續修譜肆》。

        將原譜所立之稿、通體善写成帙、令閲着由後追前一目了然、不忘木本水源之思、乃不失先人立譜之意也。後世如有念祖修德、光耀吾族者復取是譜而纘續於無替是又吾之厚望也.豈有不悠然而興、歟是為序。

                    公元二〇一二年二月

                  二十一世傳東 沐手 謹識


七、績溪旺川曹氏谱序

        宗譜,是同宗共祖的血親集團,以特殊形式,記載本族世系事跡的歷史圖籍,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

        旺川曹氏為新安始祖全晸公之後裔,新安曹氏於五代期間就有棐公編纂的「曹氏實録」,成為新安曹氏譜牒之濫。

        宋代熙寧年間,婺源人進士曹定宇取髙祖棐公的「舊輯家乘,改而誌之」。

        宋淳熙丙申(1176年)朱熹回故里婺源掃墓,「歷開陽,踄鱅岺,過曉川,宿於門士曹子晉宅,講論之餘,晉以曹氏族譜請予為言」。

        朱熹為曹氏族譜作的序言中,稱曹氏「為孔門上蔡侯卹之裔」(以上引文見朱熹《曹氏族譜序》)朱熹並為婺源曉鱅曹氏家廟題書「上蔡世家」匾額。

        元大清年間如圭公以棐公、定宇公之譜為宗本,繼續修譜。

        明代嘉靖、萬曆兩朝,新安曹氏曾先後有兩次修譜,史稱「嘉靖譜」和「萬曆譜」。

        清康熙年間,明崇禎進士婺源人曹鳴遠會同康熙進士績溪旺川人曹有光等,考訂了「嘉靖」「萬曆」兩譜。

        著有《新安曹氏統宗譜序》和《辨疑》四則,彌補了「嘉靖譜」的遺漏,釐清了「萬曆譜」的錯訛和附會之處。

        其中確定了旺川曹氏始祖仲經乃文澤公之子,與婺源曹氏始祖仲維公和祁門曹氏始祖仲綱公乃同胞,仲經公居長。

        旺川曹氏宗族在歷史上有兩次修譜,第一次是在清康熙年間,稱「康熙譜」,第二次是在民國年間,稱「民國譜」。

       關於康熙譜:旺川曹氏於明萬曆以後,志第公中舉人,晉秩江西益王府長史,志寧公中北闈舉人,由鎮平知縣升雲南武定府推官。

        自此旺川文風旺盛,科塲連捷,列入縣內大族之林,乃於康熙六年(1667)修纂旺川曹氏宗譜。主纂:應星;互考人員:應試、應翔、國祚、越蛟、六德、六行、有光等;續編人員:光宸,續書:光建,編輯家訓:翼宸。

        對於康熙《新安曹氏統宗譜》和康熙《旺川曹氏宗譜》曹誠瑾有如下的評定:「清順康計派下登科第已數人,故老重修家乘【先進孝廉志寧公、六行公、進士有光公皆參與修譜,時在明季清初】。

        斷自大九公為始遷祖【有光公偕本派儒士應星公及同宗進士鳴遠公先後考派,著有《統宗序》及《辨疑》四則,斷自大九公為一世祖,群疑始釋】。

        群以康熙譜為世守之書【明嘉靖譜多遺漏,萬曆譜多附會,經康熙譜釐正詳明,始成一家之信史】……」(引自曹誠瑾民國《會修曹氏宗譜啓》)。

        曹誠謹,清末拔貢,他認為「嘉靖譜多遺漏,萬曆譜多附會」。所謂「嘉靖譜多遺漏」,其中有一條是尚賢公(全晸公之兄全昱公之子)一支自青州遷休寧海陽,未録;所謂萬曆譜多附會,主要是:

        一、全晸公二子達公和遇公兩支本來世系井然,,而萬曆譜卻將本系達公一支的武惠


王彬插入遇公一支的第四世;

        二、文澤公長子仲經遷績一支未録,而誤為自青州遷休寧的尚賢公之後裔(參見新安曹氏統宗譜《辨疑四則》)。

        曹有光認為康熙譜與《新安曹氏統宗譜》為「水乳之合」,「支分條貫,派系井然」(引自康熙譜曹有光序)。

        因此,曹誠謹肯定康熙譜為「世守之書」乃成一家之信使」。關於民國譜:清咸豐年間,樹公、序公著有譜牒詳稿。

        民國初年琇公派顯承堂、永祚公派成教堂以及臨清書屋、問渠軒等均分行派修譜。

        顯承堂宗譜曹彝憲,曹醒吾主纂,並請胡適為該譜寫序言。民國十四年(1925)由曹誠瑾主纂,會修旺川曹氏統宗譜。

        該譜承接康熙譜續修,分行派編寫,自康熙六年修譜到民國十四年修繕,相距257年,派別浩繁,加以洪楊戰亂,人口散失,史料不全,幸賴族中有識之士,勤於譜事,歷經數年修成。

        該譜登録了旺川十一行派,尚有外派計曹村、梨川、中潭、畫樓、黃罡坦、到溪、茶園、潘塢、連坑、寧國、旌城、和川、田乾汪、湖西衝、銀窩以及僑居外地的人丁,還有本地的辰公派一支。

        全譜共十二冊,分序言、職員表、凡例、康熙譜職員表、舊譜序、祠規、旺川排行詩,家訓、誥命、村圖、墓圖、古系、老系、統系(一世到二十世),以及分房派世系圖和按世次記載人丁生平事跡。並附有領譜譜字號。

        曹誠謹主纂《曹氏宗譜》「」五世隨圖隨紀「採歐蘇式之長,非族類者,雖富貴不敢妄扳」;「同本統者雖寒微亦須採入」(《民國會修曹氏統宗譜啓》)。

        旺川康熙譜已缺失,民國譜上海圖書館及省、縣、黃山市檔案館有收藏。

        旺川村內尚有四部,由曹鳳書、曹福順、曹子明、曹福髙收藏,民國初年顯承堂、成教堂、臨清書屋、問渠軒均有分派纂修的家譜。

        現僅存曹福林收藏的《顯承堂族譜》一部(共四冊)。旺川曹氏續修譜始於2004年,2007年春季出版發行。

        續譜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處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時期,由族人曹天玷首倡並總策劃,成立旺川曹氏宗譜續修委員會。

        委員會有15人組成,曹鳳書任主任,曹天玷和曹浣為名譽主任,曹鳳書、曹健任主編,聘請歙縣縣志副主編柯靈全任頋問。

        根據編委會討論的框架和基本精神,請曹助信擬就修譜倡議書,向全族人士説明,在新時期期修譜的意義、要求和步驟。

        廣泛蒐集宗族、宗譜的歷史資料,通過電函及外地走訪,聯絡族內人士,登記人員,籌集資金確定人員分行派編寫圖紀,主編人員匯集整理、反復校對,完稿復印。

        全譜內容分奠基編、耀族編、世系編,文苑編和雜記編五部分。十六開本,共1330頁面,200余萬字,印數為600冊。

        前有《序言一》、《序言二》和《凡例》,後有《大事記》、《跋》和《編後記》及續修譜捐資名録。

        《凡例》説明,本譜是繼清康熙六年(1667)和民國十四年(1925)兩次修譜之後的續修譜。定名為《旺川曹氏宗譜續修》。

        吾族歷代丁旺人蕃,外遷他鄉者不可勝計,本次續修難概其全。續修範圍茲界定在十九世顯應公下支派、現住旺川的祥應公下支派、瑞應公下支派及小九公派下曹村派。

        《大事記》記載了公元1005—2006年旺川村及曹氏宗譜的歷史。該譜編印發行全賴全體修譜人員辛勤努力和旅外人士在精神上和資金方面的全力支持。

        該譜發行對象限於本族人士,贈送國內大圖書館及縣市省和黃山市檔案局存檔。

        三十六世曹健 乳名連順 謹志


八、再版旺川民國《曹氏宗譜》序

        前言曹全碑曰:「枝分葉布,所在為雄」。吾曹氏佔籍宇內。蕃而貴顯,世所崇聞。

        本宗始祖大九公,宋初卜兆昆溪之濱。篳路藍縷,辟茅拓基,業駸駸起,村迭迭興,農商多俊,鳳翥鸞翔。賴祖宗之厚澤,秉德政之化淳,雄飛績北,望著翚陽!識江山興替,賴有國史,知家族盛衍,倚考族譜。「國無史不立,族無譜不傳」。

        本宗歷有關心譜牒先賢,以敬宗收族為念,吉光片羽,不憚蒐羅,或成一支之牒,或為一家之乘。

        清康熙六年,應星公諸先賢總其大成,首修《曹氏宗譜》,支分條貫,派系井然,為我族統宗之譜,世守之書。

        民國十有四年,族彥誠瑾公承續康熙譜,編纂《曹氏宗譜》十二卷,體例完備,圖紀詳明。綿綿瓜瓞,班班可考,雍雍先賢,欣欣起敬。

        支堂房派列盛,族史村史共榮。族因譜而傳,譜因族而名。總總因果,實乃子孫千秋鏡鑒,煌煌巨製,不愧吾族歷史全書。

        二千零四年,議修吾族宗譜,紀元已經肇新,譜例隨之變異,諸如語言文字,諸如男女同書,不便雷同,難襲其舊。

        更甚者,拆寳典、納新章,心何忍?一字一句,乃先人手澤,一版一牘,皆先族銀鈿,族衆共識,先期續修,上接民國譜,下迄世紀初,襲融精粹,新其面目。

        譜成問世,社會多有鼓勵,撫新追舊,族衆萬千感慨。今日信息通靈,續纂尚費周章,當年交通閉塞,輯譜何等不易。

        嗟乎民國譜,僅成寥寥,倘隨歲月失,其過莫大焉。重印適其時,時逢盛世,再版合衆心,心同此熱。

         賢裔曹浣首先贊許,慷慨捐輸,曹助我、張國協、曹天賜、曹衍誠、曹裕華、曹昌周、曹好景等相繼樂意捐助,曹福順提供藍本。

        天時人和俱備,舊典鉛華再新。重印民國譜,卷分上中下,與續譜珠聯璧合,於稽考源流貫通。茲喜事,族人同慶,是善舉,譜家評説。

        願同胞廣為收藏,冀後昆世代珍寳,繩繩繼繼,萬古千秋!奉舉續譜,幸不辱命,重印前譜,又薦監梓,曹氏子孫,焉敢辭乏,唯有盡責、不負衆望,版竣交卷,告慰先賢,重印始末,聊敘弁言。 

     (資助再版民國《民國宗譜》費用録名附本譜卷末曹氏家譜序族譜編纂成厚厚的一本。

        始祖曹成,是前明永樂(1402—1424)時期的人,居住在諸邑(諸城)城西的曹家莊,本性孝順、友善,死後葬在村北。

        原來墓的旁邊有一座空墳,相傳是始祖的弟弟曹剛的(墓冢)。(曹剛)於永樂七年(1409)遷徙到拥挤的京城附近,之後搬到冀州定居,就成了當地居民。

        始祖曹成世代居住在諸城。修建的空墳,是前輩紀念孤獨在千里之外的另一支冀州同族,使後人記住不要忘記,並且作為冀州的族人他日來寻訪時的依據。

        數百年來,家族人口稀少,族譜也没有写成。但是從上一輩以來凡是同族人的輩分、名字只要是知道的都筆録下來藏在箱子里。

        近幾十年來,家族日益繁盛,因此將族人纠集在一起斗胆編写了序写成族譜。但


冀州一脉没有得到確切的消息,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

        己未年(1799年)春天有從冀州來的兄長致肅、致謙、致瑛,以及侄子誠興、誠業带着家譜來到曹家莊。

        他们的家譜所記載的他们始祖在家鄉的名字、輩分以及遷徙的年代與修建空墳的信息全部符合,(由此證明)他们是空墳这一脉後人已經没有可懷疑的了。

       他们在家鄉住了幾日,共同約定同族的子孫後人用克、法、世、澤、興、毓、培、繼、魁、憲十个字作為輩份依次排列,使輩分的先後一目了然,並相約該譜成為兩地相互傳閲的共同家譜。

        唉,有志者事竟成,回憶先人修建空墳也是當時没有辦法的辦法。哪能想到正是因為这一做法,數百年後在茫茫人海中能找到失散的族人,这也是先人在天之靈帮助我们的宗族日後相聚。

        族譜完成後,打開閲览,曹氏數百年的宗姓歷歷在目,而且冀州这一支也同時列在其中,就像我们始祖兄弟二人也團聚一堂一样。

        凡是我们的族人應當有我们是同根同生的思想意識。

        嘉慶(1796—1820)十一年(1806)農歷六月初一十二世子孫:士棠、端亭、學彬、錫疆謹慎記載

嘉祥縣梁寳寺鎮曹垓村曹氏曹元用,字子貞,世居阿城,後徙汶上大張村(現嘉祥縣梁寶寺鎮曹垓村)。祖義,不仕。

        父宗輔,德清縣主簿。元用資稟俊爽,幼嗜書,一經目,輒成誦。每夜讀書,常達曙不寐。父憂其致疾,止之,輒以衣蔽窗默觀之。

         始以鎮江路儒學正考滿游京師。翰林承旨閻復,於四方士少所許可,及見元用,出所為文示之,元用輒指其疵,復大奇之,因薦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

        即論史院僚屬非材,請較試,取其優者用之。御史台辟為掾史。元用初不習吏事,而見事明決,吏反師之。

        轉中書省右司掾,與清河元明善、濟南張養浩同時號為三俊。除應奉翰林文字,遷禮部主事。時累朝皇後既崩者,猶以名稱,而未有謚號。

        元用言:「後為天下母,豈可直稱其名。宜加徽號,以彰懿德。」改尚書省右司都事,轉員外郎。及尚書省罷,退居任城,久之,齊、魯間從學者甚衆。

        延祐六年,授太常禮儀院經歷。屬英宗躬修祀事,銳意禮樂,其親祀儀註、鹵簿輿服之制,率所裁定。初,太廟九室,合饗於一殿,仁宗崩,無室可祔,乃於武宗室前,結彩為次。

         英宗在上京,召禮官集議,元用言:「古者宗廟有寢有室,宜以今室為寢,當更營大殿於前,為十五室。」帝嘉其議,授翰林待制,升直學士。

        至治三年八月,鐵失之變,賊黨赤斤鐵木兒遽至京師,收百司印,趣召兩院學士北上。元用獨不行,曰:「此非常之變,吾寧死,不可曲從也。」未幾,賊果敗,人皆稱其有先見之明。

        泰定二年,授太子贊善,轉禮部尚書,兼經筵官,及大朝會,為糾儀官,申卷班之令。俾以序退,無爭門而出之擾。又謂太醫、儀鳳、教坊等官,不當序正班,當自為一列,後皆行之。

        時宰執有欲罷科舉法者,元用以為「國家文治,正在於此,胡可罷也」。

        又有欲損太廟四時之享、止存冬祭者,元用謂:「禴祠嘗烝,四時之享,不可闕一,乃經禮之大者,其可惜費而廢禮乎!」

        三年夏,帝以日食、地震、星變,詔議所以弭災者,元用謂:「應天以實不以文,修德明政,應天之實也。宜撙浮費,節財用,選守令,恤貧民,嚴禋祀,汰佛事,止造作以紓民力,慎賞罰以示勸懲。」

        皆切中時弊。又論科舉取士之法,當革冒濫,嚴考核,俾得真才之用。議上,朝廷咸是之。

        拜中奉大夫、翰林侍講學士,兼經筵官,預修仁宗、英宗兩朝實録。又奉旨纂集甲令為《通制》,譯唐《貞觀政要》為國語。

         書成,皆行於時。凡大制誥,率元用所草。文宗時,草寬恤之詔,帝覽而善之,賜金織文錦。

        天歷二年,代祀曲阜孔子廟。還,以司寇像及代祀記獻,帝甚喜。值太禧宗禋院副使缺,中書奏以元用為之,帝不允曰:

        「此人翰林中所不可無者,將大用之矣。」會卒,帝嗟悼久之,謂侍臣曰:「曹子貞盡忠宣力,今亡矣,可賜賻鈔五千緡。」

        贈政奉大夫、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追封東平郡公,謚文獻。詩文四十卷,號《超然集》。二子:偉,儀。


九、無錫蓉湖曹氏無錫三桂堂曹氏宗譜序

        在上海圖書舘的藏譜名是:蓉湖曹氏宗譜。無錫蓉湖曹氏宗譜記載:獨曹氏自奉政公(官任大夫)為蓉湖支祖;中憲公即為黃巷支祖。

        中憲公即曹鹤軒,進士,誥贈中憲大夫,始居江陵,爲黃巷(三桂堂)支開源始祖。

        世系:曹芸—曹组(長兄武惠王曹彬、次兄曹利用父曹彩)—曹勛—曹興宗—曹彦約—曹士况—曹鹤軒。

        父親曹士况,國子祭酒;祖父曹彦約,字簡甫,登湻熙進士,拜兵部尚書,諡文簡。

        從兄曹華,字榮甫,號雲軒,以文學起家,任常州晉陵縣主薄,居常州東外潞城,遂為潞城曹氏,誥贈奉政大夫,爲芙蓉圩支開源始祖。

        弟曹昉,紹聖三年進士。芙蓉圩位於無錫西北部的芙蓉圩,舊時是芙蓉湖,又名上湖、射貴湖、無錫湖,因為湖中生長芙蓉而得名。

        黃巷位於無錫市梁溪區。現無錫黃巷建有“三桂堂”曹氏宗祠。古譜序記無錫蓉湖曹氏宗譜有这样記載:曹不興二世曹攄,字顔遠,篤志好學,調補临淄令,人共稱其廉明,後參南回中郎將,遷髙密王左司馬。

        其子曹武勇,力絶人漢,劉聪冠洛陽武率衆拒之,拜後將軍。武三世孫世表(豫章梅林曹氏宗譜亦有記載),任清河太守,有聲,時青齊反詔,世表持節,慰諭擢尚書右丞。

        後湛僧珍陷豫州,州人劉獲、鄭辨等剩亂,部兵內應。命世表率兵讨之,世表呼統軍,云寳、日湛、僧珍所以敢深入為冦者,以劉獲、鄭辯之內應,耳令出其不意,一戰可破劉獲、鄭辯。

        破則僧珍自走矣,乃促令發軍,日慕出城,賊不意,官軍猝至,果破獲,傅首京師。

        再傳及景宗……。從以上宗譜可以看出:無錫三桂堂的祖上與唐末曹氏七兄弟的譜記是一致的,共同的祖先是東漢兰台令曹田。

        曹田生二子,長子曹潔(生四子,其中第四子季興就是曹操的祖父曹騰);次子曹潈(生二子,曹易、曹不興),曹不興是東漢著名画家。

        無錫蓉湖曹氏宗譜還記載:曹憲之子曹三良拜折衝都尉。髙宗開耀元年(公元681年),裴行儉讨突厥,任曹三良侄曹懷舜為副總管。

        曹懷舜之子曹仁師,武氏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為前將軍。再傳而及曹日昇,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賊將武令、珣田、承嗣等,攻山南東道,節度使鲁炅於南陽城中食盡。

        上遣宣慰使曹日昇往喻之,围急不得入,曹日昇欲單骑入城。襄陽太守魏仲犀止之,會顔真卿自河北至曰:曹將軍不頋萬死,以至帝命,何為沮之?於是曹日昇與十骑皆往。

        賊不敢逼,由是得全。其孫曹華,拜兖海軍觀察,健立學宮講誦其中,斥家貲瞻給儒士人,乃知學成就諸生,徙鎮義成軍,雖在戎伍,而動必以禮,人以為難。

        再傅至鄴,宣宗大中(847—860)間舉進士(史料記載:曹鄴大中四年,即850年登進士),拜吏部侍郎有詩名;子確舉進士,拜兵部侍郎,


懿宗咸通中同平章事;弟松字夢徵,昭宗光化元年登第時,年已七十有二矣,同榜五人皆年相上下,號五老榜,授校書郎而卒。

        從以上一段譜料來看:無錫三桂堂先人比較重視曹氏族人資讯的收集。

        以上所載:曹鄴是唐未曹氏七兄弟曹全忠的孫子;曹確是唐末曹氏七兄弟中的曹全综;曹松又名叫曹全昱,亦唐末曹氏七兄弟之一。

        從宗譜記載可以看出,無錫三桂堂曹氏先祖與唐末曹氏七兄弟的關系是非常親近的。

        無錫蓉湖曹氏宗譜記載的內容比較古老、豐富,是十分珍貴的曹氏宗譜。

        譜中還有画像、名宦録、勅命、家訓等。画像曹參、曹時、曹褒、曹鄴、曹珪、曹仲達、曹彬、曹璨、曹玮、曹佾、曹輔、曹勛、曹同、曹簡、曹叔遠、曹友聞、曹良臣、曹錦山。

        勅命曹彬、曹玮、曹佾、曹輔、曹彦、曹友聞、曹元裕(曹錦山之祖父)。名宦録曹刿、曹沫、曹丘生、曹騰、曹临、曹利用、曹雉、曹夬、曹翰、曹建、曹豳、曹良、曹銘。

        補名宦録曹羁、曹確、曹允、曹約、曹師道、曹師達、曹褒、曹裒、曹乘、曹芸、曹彬、曹璨、曹珝、曹玮、曹玘、曹珙、曹俸、曹觐、曹畸、曹髙(隨駕南遷)、曹光宗、曹纬、曹忠二、曹仲達、曹均昂、曹琛、曹義、曹景、曹冕、曹欽命、曹瓏、曹瀾、曹濛、曹淇、曹錦、曹鍷、曹鎣、曹鑊、曹介、曹存、曹俅、曹侃、曹札、曹楷、曹友貞、曹可暹、曹可明、曹聰三曹詔曹珮、曹三暘。

十、湖北鄖陽曹氏族譜序

        鄖陽城西百餘里,漢江南岸,塔峪灘上,有一小溪註入大河,俗名塔峪溝口。沿小溪溯水而上,至山前,進峡谷,踏曲径,穿葱茏,凡半里便見天寛地闊,豁然開朗。

        群山中良田千亩,溪水畔村落棋布;稻黍蔽野,阡陌縱横;鹰翔藍天,鱼戲清流;犬吠緑蔭下,鷄鳴翠竹間,一派盎然生機。再前行,至兩溝交汇處,便是龍盘虎踞之地,虎居巴山雄踞兩溝之間,龍騰漢水盘於塔峪溝北岸。

        龍虎相對,虎踞龍吟,苍龍蓦回首,首尾相望,龍脊髙聳,環抱一繁茂村莊;屋舍鱗次櫛比,庭院錯落有致,人丁興旺,生氣勃勃,此乃曹氏家族聚居之地,世稱曹家壪也。

        相傳,曹氏先祖於明正德年間從山西洪桐縣大槐樹遷徙而來。彼時曹姓兄弟三人,千里跋涉來到湖北鄖陽地界,落脚於漢江中游一丘陵地带,分别駐足於今之江南的曹家壪、花柳壪和江北的白家溝(彌陀寺)。

        插草為界,落地生根,成家立業,繁衍後代,至今,只身到來的先祖已嫡傳二十餘代子孫。

        我祖一介草民,别鄉離井,傳承中華民族之勤勞智慧,於陌生之地,興家創業,养育子孫,凡數代便業興人旺,致有“代代六上六”之美傳,成為當地頗具影響之大姓。

        族內遵譜序和睦而居,族外親異姓毗鄰共生。我族後人感念祖宗之恩德,曾為先人樹碑建祠,以兹永奠。

        為保永續,修譜制軸,興會祭拜,香火傳递自明(朝)至民(國)數百年未斷。

        因世代變遷,人間滄桑,戰亂頻仍,運動不斷,至使祖宗祠毁碑倾,家譜遭焚,清明族祭被迫終斷已達數十餘載。

        今曹氏子孫雖仍興旺,但為生計前程,頗多散居他鄉,加之數十年來社會對宗族文化的淡化和摒棄,我曹氏譜系雖全,却也亂象丛生,使我族內賢達深感有忘祖亂譜之虞。

        今之我輩雖無大能,却未敢忘祖,因之邀集數人,聯絡族群,再修家譜,意在為族人承前啓後略盡綿薄之力!

         塔峪曹氏族譜編委會副主編

                                    曹相照

                  资料收集整理编辑曹正刚

                      二0二三年二月十四日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曹正刚 字元亨。重庆北碚人,生于公元一九五二年一月。       

       教书职业,机电工程师、机电讲师、国家高级机电技师。        

      编著有专业技术教材《电工技能》、《PLC、触摸屏与变频技术》、《矿井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培训及大纲》等。

        编著有《中华姓氏与曹姓考略》、《中华曹姓历代家谱序言选编》等,姓氏文化读物书籍。        

        近二十年从事姓氏文化研究,先后任职“有甫堂”曹氏宗族副会长、川渝曹氏文化研讨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        

        经曹氏振铎家族委员会聘请为:续修族谱副会长、总编,《中华曹氏文化博物馆》研究员、秘书长。            

        参加全国姓氏文化研讨会,第六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家谱文化高层论坛》,所编《曹氏族谱》获最佳编修优秀奖。     

        全国曹氏通谱编委会筹备委副秘书长 。

       江津文海堂《曹氏通谱》总编。主编《曹氏通谱》首卷。     

       编修有甫堂《曹氏族谱》一部,撰写论文《浅谈姓氏“家谱”文化的发展与现状》、《论大数据时代编纂“家谱”“通谱”的重要意义》、《千秋家谱、恩泽子孙》等文献史料为中华曹氏文化博物馆编撰了部分碑文、楹联等。       

        经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谱海大数据工程培训,获得谱谍师资格。由于长期研究姓氏文化并编注书刊等,被该院聘请为姓氏文化研究员。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