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 ![]() 德胜门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 德胜门自古就是北京重要的交通要塞。 ![]() 德胜门,元朝称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专走兵车。按北方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 ![]() 德胜门东边的城墙上放着一尊炮,但这炮不用于打仗,而是报时用的,每日午时,德胜门与南面正对着的宣武门同时鸣炮。一声火炮,城内的老百姓听炮对时。 ![]() 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攻入元大都,改称北平,随后将北垣西侧门“健德门”改为“德胜门”。 ![]() 元朝末年,大将军徐达率领军队攻破了元朝的大都城(北京),元顺帝急忙从大都城的北门健德门逃走了,元朝从此灭亡。徐达便把健德门改成德胜门,可能是纪念明军取得胜利之意。 ![]() 北京内城的九个门,都有城楼和箭楼。但只有德胜门的箭楼没有门洞和城门,是九门里独一无二的没有门洞和城门的箭楼。 ![]() 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也被称作“军门”。明代永乐皇帝北征、清代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皇帝镇压大小叛乱都是出师德胜门。 明清两代,德胜门正面迎击来自北方的军事入侵,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防阵地。 ![]() 清朝时,德胜门一直有重兵把守,由正黄旗管辖。 1900年,外国人在德胜门城楼东侧。 ![]() 德胜门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了。在明朝嘉靖年间和清朝康熙年间都曾经重修过,民国初年也修缮过,因为财力不足,只修了半个城台就停下了。 ![]() 北京内城的九个城门,各有各的用途。在封建王朝时代,皇帝专门喝玉泉山的泉水,给皇帝运水的水车,从西直门出入。给宫廷运煤的煤车出入于阜成门。正阳门出入皇帝祭祀天地的车辇。朝阳门走粮车,东直门通柴车,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刑车,安定门出战车。出兵打仗,得胜还朝,要进德胜门。 1921年,德胜门城楼因梁架朽坏被拆除,此后又拆除了大部分瓮城。如今,只剩下德胜门箭楼屹立在原地,成为幸存的两座北京城箭楼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