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学中医书馆 2023-02-15 发布于广东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孕妇容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此病不仅严重地危害孕妇,也可累及胎儿。由于加重孕妇肝脏的自担,易致重型肝炎和产后大出血;累及胎儿可致胎儿发生肝炎、先天性肝硬化或成为肝炎病毒携带者,甚至发生畸形等。本病可发生于妊娠各期,一般妊娠中期合并肝炎的发疡率较早期高.且病情重。
    病毒性肝炎分甲、乙、丙、戊型四种.从流行及预后方面,可将肝炎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甲型和戊型,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很少转为慢性;另一类包括乙型、丙型,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常转为慢性。

有哪些症状
    各型肝炎急性期表现均类似,重要差别在传染途径、潜伏期长短,尤其是长期预后及对胎婴儿的影响。急性期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及发热,隐性传染较常见。

1  甲型肝炎:绝大多数急性发作,很少变成慢性肝炎。
    (1)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纳差、胃脘不适和腹泻等,如果在孕早期发病,易与妊娠反应相混淆,但甲型肝炎呕吐后可减轻,且有消瘦,肝脾肿大,黄疸和血转氨酶升高表现。
    (2)  “类感冒”症状:体温上升.寒颤,头晕,头痛,全身酸痛等。   
    (3)  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无力,易疲劳,易激动,失眠,多梦等。
    (4)  黄疸:黄疸型者有小便黄赤,巩膜黄染,严重者皮肤变黄,血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5)  肝脾肿大.肝区疼痛和叩击痛。
    (6)  血转氨酶升高。
    (7)  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和荐麻疹。
   

2.乙型肝炎:
    (1)  急性期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
    (2)  慢性活动性肝炎:①有乙型肝炎病史,或急性肝炎迁延超过半年而仍有明显症状。②肝肿大,质地较硬,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脾肿大。③血转氨酶持续或反复增高,浊度试验阳性,血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异常。④可有关节炎、脉管炎或皮疹等肝外症状。
    (3)  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炎病史超过半年以k,病情较轻,间有血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可有疲乏、消化不良,但一般情况较好。
    (4)  乙肝携带者:仅HBsAg阳性,或有HBeAg或抗HBc阳性,血转氨酶正常,患者无明显不适,但仍有传染性。
   

3. 丙型肝炎:
    (1)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
    (2)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为临床亚型感染。
    (3)临床型患者约半数成为慢性肝炎。
   

4  戊型肝炎:
    (1)病情较重,中毒症状较重,肝肿大明显,右季肋部疼痛。
    (2)容易成为重症肝炎,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
    (3)孕妇死亡率较高,多发生于孕晚期或产后早期。

如何诊断
    与非妊娠期病毒性肝炎诊断方法相同,甲型和戊型肝炎有流行史、水源污染、食物不洁和食物未煮熟等;乙型和丙型肝炎则多有输血注射、手术和性接触史。妊娠期肝炎如临床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发生于孕早期容易与早孕反应相混淆。因此,诊断时,除了临床表现之外,应做血转氨酶检查,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各型病毒性肝炎应做相应检查确诊。
   

肝炎对妊娠有何影响?
    1.甲型肝炎:甲肝对孕妇的影响并不比孕妇严重,发展成为重症肝炎仅1%左右,极少因甲肝造成孕产妇死亡,预后良好。
    孕早期甲肝容易导致流产,而发生于孕晚期则早产率较高,围产儿死亡率是总体围产儿的4倍。
    2.乙型肝炎:孕产妇死亡率是非孕妇的3倍。乙肝发生于孕早期.可加重早孕反应,发生于孕晚期容易并发妊高征、早期破膜、产力异常和产后出血。
    乙肝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包括:①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②孕早期感染严重者,有引起染色体畸变而致畸胎的可能。③母一胎垂直传播。
    3  丙型肝炎:对母胎的影响与乙型肝炎相似。
    4.戊型肝炎:重症肝炎和孕妇死亡率较高,容易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和产后出血。
    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高,新生儿体格,智力发育也较迟缓。

如何治疗
基本方一
    茵陈30克,蒲公英30克,苦参30克,滑石(包煎)10克,大黄5克.郁金10克,桅子10克.砂仁10克,泽泻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恶心呕吐,加法半夏10克,陈皮30克;
    *口苦,心中不适,加龙胆草15克;
    *血热,加生地黄30克,赤芍15克;
    *血瘀,加丹参30克;
    *血虚,加当归15克;
    *气虚,加党参35克,黄芪30克;
    *胁痛,加青皮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一剂。
    用于甲型肝炎。
   

基本方二
    柴胡10克,黄芩10克,夏枯草1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虎杖30克,赤芍30克,白芍30克,生山楂30克。
    *气虚型,加茯苓15克,炒扁豆12克,炒白术12克;
    *湿热型,加茵陈30克,栀子10克,郁金15克,炒鸡内金15克,金钱草20克;
    *阴虚型,加枸杞子12克,黄精12克,石斛15克,麦冬15克,南沙参15克;
    *血瘀型:加牡丹皮12克,丹参30克,炙鳖甲30克;
    *肝区痛明显,加香附10克,元胡10克;
    *齿衄,鼻衄,加白茅根30克,旱莲草15克;
    *乙型肝炎抗原持续阳性,加土茯苓15克,贯众15克,木贼草10克;
    *伴腹水,加益母草15克,泽兰叶15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一剂。
    用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基本方三
    党参15克,续断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五味子12克,菟丝子12克,厚朴9克,香附9克。
    *腹泻,加苍术9克.诃子9克,芡实9克;
    *腰腿痛,足跟痛,加牛膝12充,生薏苡仁12克,
    *夜尿多,加鹿角霜12克,女贞子12克;
    *腹胀甚,加冬瓜皮12克,木香5克;
    *肝区隐痛,加桑寄生15克,木瓜12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一剂。
    用于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基本方四
    虎杖15克,平地木15克,半枝莲15克,土茯苓20克,垂盆草20克,赤芍10克,姜黄10克,黑料豆10克,生甘草3克。
    *肝郁气滞,加酷柴胡5克,香附10克;
    *气火郁结,加牡丹皮10克,桅子10克
    *湿热中阻,加炒黄芩10克.厚朴5克;
    *肠腑湿热,加凤尾草15克,败酱草15克;
    *湿热在下,加炒苍术10克,黄柏10克;
    *湿热发黄,加茵陈12克,山栀子12克;
    *热毒偏重,加龙胆草5克,大青叶15克,蒲公英15克;
    *湿浊偏重,加煨草果5克,蚕沙(包煎)10克;
    *血分瘀毒,加白花蛇舌草20克,制大黄6克;
    *肝郁血瘀,加水牛角10克,牡丹皮10克,紫草10克;
    *肝肾阴虚,加桑椹子10克,旱莲草10克;
    *肝血虚,加当归10克,白芍10克;
    *阴虚有热,加生地黄10克,石斛10克;
    *脾气虚,加党参10克,白术10克,黄芪12克;
    *肾阳虚,加仙灵脾10克,菟丝子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一剂。
    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基本方五
    苦参3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制大黄30克,蒲公英30克,薏苡仁30克,炙鳖甲15克,穿山甲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6克。
    *肝区疼痛,加元胡10克,郁金10克;
    *泛恶,加竹茹10克,半夏6克.
    *大便于结,制大黄改为生大黄6—15克;
    *脘腹作胀,加紫苏便10克,生麦芽10克,生谷芽10克,枳壳6克;
    *尿黄,加车前草15克;
    *齿衄,鼻衄,加青黛6克,怀牛膝12克,仙鹤草15克;
    *失眠,加酸枣仁12克,夜交藤12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用于丙型肝炎。
   

基本方六
    茵陈30克,栀子10克,黄柏10克,黄连10克,野菊花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芦根15克,桑寄生10克,苎麻根10克,甘草6克。
    用于亚急性重症肝炎。
   

基本方七
    生地黄15克,茵陈10克,水牛角(先煎)20克,龙胆草10克,牡丹皮10克,丹参l0克,玄参10克,黄连6克,白茅根15克,生大黄10克,赤芍10克,续断10克,杜仲10克,甘草6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用于急性重症肝炎。

有哪些单验方
    1.  鸭跖草全草30—60克,水煎服。
    2.玉米须100克,茵陈50克,桅子25克,郁金2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茵陈30克,鲜白茅根60克,浓煎去渣,加冰糖少许,日服3--5次。

特别提示
    1.轻型肝炎,不管发生于妊娠早、中或晚期,均无大的不良影响,可继续妊娠。重型肝炎,不督采用何种终止妊娠的方法。均可加重病情。故应先治疗肝炎,使病情缓解后才考虑终止妊娠。
    2.  进食高糖、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食物,以保证营养,但要注意适度。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不吃油炸,坚硬的食物,避免损伤脾胃。
    3.  急性肝炎早期应强调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显著好转后可开始起床活动,一般恢复较顾利者至少需全休3个月,通常在病后3。6个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以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反复。慢性肝炎症状较明显时,以休息为主,可作少量轻微活动,随症状减轻,可适量增加活动量,但以不产生疲劳为度,肝脏大小和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可逐步由轻工作过渡到正常工作,但日常生活应有一定规律,切忌过劳。
    4.急性病例的隔离期自发病日起至少30天,在30天后如病情仍在活动,则应继续隔离。慢迁肝和慢活肝的活动阶段最好也予以隔离,并将用过的物品予以消毒。平时也应积极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免再次感染。
    5.各型肝炎在疾病活动期应暂停性生活,在病情相对稳定后亦应有所节制,同时乙肝病毒可存在于精液、经血及阴道分泌物中,夫妻之间可借性生活相互传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