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日,来自部分省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将士后代们,驱车奔赴广西十万大山,来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父辈们剿匪战斗的浴血战场,祭奠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四野前辈们。巍巍十万大山,寄托着我们对先烈们为共和国牺牲的哀伤,承载着我们对前辈们为祖国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仰。今天我们集结于此,拜谒昔日父辈战场,祭奠革命烈士,弘扬前辈功勋,更激起我们对前辈的怀念和崇敬。


▲十万大山位于广西西南部,是广西著名的一条山脉。大山面对大海、毗邻越南,山中林木参天,路少人稀。
▲十万大山与越南交界,地形复杂,山壑纵横、林深茂密,方圆百余公里人烟稀少,历朝历代都有土匪在此隐秘和活动。由于地形复杂,历朝官府都难以彻底清剿。
▲1950年12月至195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进剿广西十万大山的战斗。剿匪部队进军广西。韦秀英、韦雨庄等匪帮以该地区为依托,并与逃往越南的国民党残余部队相勾结,肆意作乱,危害人民及边防安全。 12月初,解放军四野部队分别开到十万大山外围。
▲广西是桂系军阀经营多年的老巢,国民党特务和土匪成灾。1949年10月16日,白崇禧在桂林召开紧急会议,布置“总体战”,发动“一甲、一兵、一枪”的运动。他指令十万大山、六万大山、大容山、大明山和大小瑶山开展所谓“广泛的游击战争”。而我军四野部队开进十万大山,发起强大攻势,势如破竹,消灭匪帮,终结了匪患。
▲原定12月20日发起进攻,因接到匪企图逃窜越南的情报,剿匪指挥部当机立断,于13日令各部队轻装疾进,提前进剿。经3昼夜的连续奔袭、迂回,切断匪之逃路,并将匪主力合围于境内。

▲1951年1月8日,部队向土匪发起总攻,部队以集中对集中,以分散对分散。采取敌变我变,以驻剿发动群众,实行剿匪与反霸相结合;组织飞行队实行进剿跟踪追击,搜山搜洞,机动灵活地消灭敌人。同时,号召部队把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结合起来,把宣传品贴遍村子和山洞,迫使敌人投降。
2月2日,广西剿匪部队集中13个营的兵力,逐山、逐村、逐洞围追堵截,剿灭土匪。经广大军民50天英勇顽强奋战,土匪全部被歼,主要匪首无一漏网。至1951年2月下旬,十万大山地区之匪基本肃清,计歼匪31000余人,其中包括“粤桂边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韦秀英、“两广反共救国会”主任韦丙庄等主要匪首。
▲在十万大山剿匪战斗中,我们的前辈们不怕牺牲,英勇奋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些指战员牺牲在剿匪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建立新中国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要世世代代缅怀他们,弘扬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和传播先辈精神,把这个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组委会在做出发前的准备






▲来到防城港市平旺村
▲当地退伍军人事务管理局领导在迎候四野将士后代们到来。
▲(从左至右)开国将军后代杜建穗、防城港市防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关局长、防城港市司法局杨副局长、38军后代联谊会副秘书长邵小兵、开国将军后代曹岩。参加这次四野后代祭奠先烈活动的还有防城港市市委党校党史研究部刘主任,防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刘副局长等部门领导。
▲登上山顶要从这条小路进去
▲不顾疲劳体弱,虔诚祭奠前辈

▲纪念碑在小山顶上


▲巍峨耸立的烈士纪念碑


▲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151师451团3营在剿匪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姓名、籍贯。
▲防城港市防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38军烈属敬献的花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五一师四五一团三营于防城县剿匪中牺牲烈士纪念碑”
▲四野后代敬献的花篮
▲心怀敬仰,肃穆庄严
▲主持人王鸣春


▲向烈士致三鞠躬
▲默哀 ▲开国将军后代曹岩、开国将军后代杜建穗上前整理挽联
▲致敬烈士
▲防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关局长和防城港市司法局杨副局长上前整理挽联


▲宣读祭文
▲祭文诵读 潘淑红
▲祭文代表着全体后代们的心声,每一个后代都心情凝重,感恩前辈们的鲜血和生命的付出。先辈们在新中国成立伊始离我们而去,把和平留给了我们,换来我们美好生活。他们的离去让我们每一个人心存痛惜,敬仰和怀念之情使我们每一个人眼噙泪花,心里由衷感激英烈,缅怀英雄。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缅怀先烈 弘扬革命精神
▲致敬英雄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撰文 摄影 编辑 制作: 刘力坚 2019.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