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万岁军中的铁血标杆军人》第二章 铁血磨砺

 鲁梅鲁冰花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书写历史的记忆

今日起连载

《万岁军中的铁血标杆军人》

谷峰为38军老前辈裴飞正副军长撰写的传记

裴飞正(1923—1999),1955年授衔照。

《万岁军中的铁血标杆军人》

 

作者  谷 峰

原38集团军裴飞正副军长

第二章  铁血磨砺


对革命忠诚,战斗勇敢积极、有组织能力,服从上级命令坚决;战斗中亲自到阵地组织和掌握情况,战斗作风干脆,在战斗中任何情况下都很愉快。
               ——摘自裴飞正档案中的组织鉴定结论

4

东进鲁西入党


人都说,晋西支队有三宝,一是干部多,二是武器装备精良(每个步兵连队配备轻机枪6—8挺,步枪一律是晋造仿日三八式),三是书多(多是八路军总政治部下发和自行购买的图书,以适应抗战初期知识分子增多的需要)。裴飞正的文化程度虽说高小还没毕业(相当于小学5年级),但在支队的同志们看来,已经算个小知识分子了,是重点照顾对象。解放后裴历次填写档案中,在文化程度一栏中,裴也总是填写“相当于高小”。出身贫农,成分学生。
 1940年3月,八路军总部命令晋西独立支队挺进山东,归第一一五师建制。
据裴飞正在自传中回忆说:

从晋西南、晋西北及鲁南几次反顽战斗中,对我教育极大。从那时起,我深刻地认识到国民党是不抗日的,是反动的,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共产党、八路军是真正抗日的,是革命的;加上自己在东进中,经过了行军和战斗的锻炼,跟着八路军走的思想明确起来了。这是参加革命后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因此,到达鲁南后,我的工作进步很快。

115师独立支队1团攻克临县县城缴获的敌汽车。

 同年4月,晋西独立支队在万余日伪军夹击“扫荡”中,将敌人引诱到大山中,配合一二〇师抓住战机,粉碎了日伪军的大“扫荡”。接着又在晋西北石楼一带,打退了妄图阻止晋西支队东进的阎军赵承绶部。5月8日,陈士榘率晋西独立支队第一、第二团离开晋西驻地临县大安镇,跨越同蒲铁路(大同至风陵渡)第一道封锁线,向晋东南八路军总部驻地进发,踏上入鲁征途。5月16日,晋西独立支队涉过汾河,跨越太岳峡谷,到达八路军总部驻地晋东南的下良镇,受到八路军领导的热情欢迎和亲切接见。遵照总部安排休整10天。6月上旬,陈支队经太行山,越过平汉铁路,进入冀南平原,横扫永年、威县、邱县、曲周等地的日伪军据点,并将缴获大批武器弹药物资武装地方部队。

1940年6月上旬,晋西支队东进太行山区休整,听取了彭德怀、杨尚昆、左权等首长的报告。图为报告中的彭总。

1940年6月中旬,晋西支队由夏良镇出发,行至冀南的南侯贯时,日寇正向冀南根据地扫荡,被日伪军3000余人包围,第1团与敌鏖战,歼敌300余人,跳出包围圈,7月中旬到过鲁西,来到山东抗日军民起义地点之一的徂徕山下,同兄弟部队一道进行了历时70多天的鲁西讨顽战役。
到达当晚8点多,营长传达了上级指示,说第二天凌晨3点出发,要拔掉前面一个据点,晋西支队负责打援。7月15日,第1团向“蚕食”根据地王家油房的顽军发起反击,16日中午顽军企图夺路逃窜,与第1团展开激战。下午,由濮县增援的顽军自西向东猛攻第1团阵地,在1团的坚决阴击下,援敌与被围之敌始终不能会合。

支队率第1团于9月20日渡东平湖向鲁南出发。途中拔除营城子据点,歼伪军一个大队,又与日军在小汶河遭遇,毙其指挥官渡边中佐以下20余名。这就是部队进入山东后同日寇打的第一仗——小汶河战斗。
10月3日那天中午12点,部队行军到了小汶河。先头部队就同来自泰安、大汶口、新泰等地鬼子和伪军遭遇了。鬼子有4辆汽车,约500多人,车上有轻重机枪、迫击炮等,在小汶河西岸向陈支队发起攻击,首先与鬼子交火的是支队的便衣侦察员,紧接着是尖兵班和尖兵排,前卫连。大都暴露在河边沙滩上。鬼子火力十分猛烈,轻重机枪、小炮一齐打来,战士们连头都抬不起来。贺健亲率一团三营从正面发起反冲击,团长蔡正国组织一、二营从敌两翼包抄。当鬼子发现我军出现在他们侧翼时,便仓皇收兵逃跑。前卫连的战士冲了出去,炸毁一辆日本军车。小汶河战斗,毙敌日军指挥官渡边中佐以下20余人,俘敌翻译官一个,其余的鬼子狼狈缴获高平两用高射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子弹2000余发。但由于地形不利,我们也牺牲了十几名同志。战斗结束后,已经是下午2点多钟了。为了尽快完成向敌后挺进的任务,部队只能将战友的遗体用沙子在河滩上就地掩埋。
 裴飞正在战火中成长起来。每当战斗中,他即跑前跑后,在火线中穿梭,传达营连之间的战斗命令,或在营连之间架设电话线,保证了部队通讯联络的畅通。由于小裴在战斗中表现很好,很快就由营部通信员提拔为通信班副班长。1940年7月,部队东进到达鲁西范县时,由司号班长王坤元、通讯副班长王福海介绍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三个月后补期)。同时,他也由通信班副班长提升为通信班班长。

对这段时间,裴飞正在自传中回顾说:
 

 我入伍后,党在部队中的活动是公开的,我经常听党课,已经初步对党有了些了解,如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领导抗日的,将来要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等;但主要是我们通讯班在我入党前,除了我和另外两个通讯员外,都是党员,看到党员干工作都积极,又干得比我们多,有时难完成的或完不成的任务,都叫党员去做。其间,我参加了入党仪式,开得很庄严隆重,感到入党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自己也就积极工作争取不落后,一心想入党,这就是我的入党动机。

入党后,开始过起严格的组织生活,又经过党内不断的教育,我的进步也就一天天显著起来。我逐渐克服了小孩子的脾气,知道入党后不能再让别人团结帮助自己,而应当去团结帮助群众,推动工作。干什么事情,要起带头骨干作用,因此上级交给什么任务,都应积极带领全班去干。

5

第一次带兵参加战斗


从1940年5月—10月,晋西支队历经3000里征程,打了大小40余仗,胜利从晋西北抵达鲁南,完成了光荣而艰巨的东进归建任务。晋西支队一团在鲁南费县归建一一五师,改编为教导二旅第四团(后改编为滨海军区四团)。
11月下旬,四团参加鲁南天宝山区反扫荡,攻打武安镇与日军血拼近战肉博,日军从未碰到如此强悍的中国军队,伤亡惨重,天明时放弃抵抗,丢下100多具尸体,逃出武安镇内。22日四团又与前来报复的敌寇在岳家村、小卞桥激战。武安镇战斗结束后,费县县长韩文义同志代表费县老百姓,送给四团一面锦旗,称教二旅四团为“英雄老四团”,从此”老四团“大名迅速传开。”老四团“意为山西东进过来的老八路四团,以与山东纵队的四团相区别。
 11月,裴飞调任四团三营七连三排七班班长。在这阶段中,他积极上进,多次较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如1941年秋天,在海陵反“蚕食”战斗中,他带领全班在打洪清据点时,迅速完成了破坏鹿砦的任务,打进了据点,受到连营(首长)的表扬。
1942年夏季,四团三营七连和其他三个连队,奉命攻打冯沟。
冯沟是敌人一个据点,驻有日寇30多人,伪军200多人,据点外围有多层障碍物。
七连二排是这次战斗的突击排。战斗打响后,二排勇士飞快地越过层层障碍物,进到敌前沿。但由于敌人火力非常凶猛,二排被敌火力压制在前沿一线抬不起头。
冲击发起后,每分每秒都是宝贵的,多耽搁一分钟,就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连长看到二排冲击受阻,便急令三排投入战斗。排长令七班担任尖刀班。班长裴飞正领受任务后,没有盲目的冲击,他先仔细观察了地形,及敌人火力分布情况,而后在我军正面火力掩护下,带领全班从敌侧翼开始隐蔽向前跃进,快到敌前沿时,被敌人用大树做的鹿砦挡住了去路,且冲击时,尖刀班没有带炸药包。于是,他们全班用力把其中一个树桩拉开一个缺口。刚拉开时,敌人便发现了尖刀班的行动,随即,猛烈的火力向他们射来。裴飞正命令机枪对敌人火力实施压制射击,把敌人火力吸引住。就在敌人火力减弱的一霎那,他一跃而起,越过铁丝网,第一个冲了出去。全班战士这时个个奋勇当先,越过铁丝网,勇猛向敌人冲去。敌人着慌了,调转枪口向他们猛烈射击。七班在班长裴飞正的带领下,毫不畏惧,仍勇往直前。就在裴飞正离敌火力点还有十几米时,他把一颗手榴弹用力投向敌人敌碉堡前,随着一声爆炸,敌人的机枪顿时被炸哑了,七班顿时一拥而上,勇猛地冲击敌人,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冲了上来,全歼了敌人。
冯沟之战,是裴飞正首次独立指挥部队作战的实践,尽管只是个班级规模,但展现了他潜在的组织指挥能力,为他日后成长为一个基层指挥员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  铁血磨砺  连载完,请继续关注下期连载)

作者简介


程太生,男,笔名谷峰,祖籍山西省武乡县。宋代名儒“二程”之程颐第36世孙,明代工部尚书程启南11世侄孙,启南之孙、清代文坛四大名家之首程康庄第9世侄孙;父亲为军人(副师职)。1950年2月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68年2月参军在38军113师339团,先后从事新闻、宣传、政工、文化等工作。原武警山西省总队政治部文化工作站副站长,现为山西省军休三所退休干部。1985年电大语文类专科毕业,1995年加入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2004年后先后加入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山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等。先后发表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等各类文学作品500余万字。著有《太原抗日风云录》、《太原解放接管纪实》、《新太原50年纪事》(上中下)、《高平发现炎帝陵》、《龙城太原20世纪大事记(1901-2000)》等7种10本书,相关散文作品多次荣获省级以上征文奖,并入编《中国散文大系》、《2010中国散文经典》、《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等;多次应邀参加有关党史、档案部门、以及省内专题历史学会等单位组织的学术研讨座谈会,多次应聘为省、市电视台、黄河电视台做文史专题节目、当学术顾问。个人相关词条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中国时代文艺家名典》、《山西作家大辞典》等,被有关媒体和史学界誉为编外文史研究员,草根史志学者、三晋史志文学作家,“三晋司马迁”等。


连载《万岁军中的铁血标杆军人》第一章  抗日救亡风云

谷峰│追忆王裕光老首长

陈先觉在解放战争时期(上)

陈先觉在解放战争时期(下)

怀念陈继华叔叔!

彭德光前辈的愿望

2019年回望 
诗朗诵视频《你们的中南!我们的中南!》纪念华中南解放70周年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