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伊明【作品】2月15日 古董店里的故事之孤竹国 【 82】 ![]() 我是先知道了伯夷和叔齐,而后才知道了那个叫做孤竹国的地方的。 伯夷和叔齐都是孤竹国君墨胎氏的儿子,伯夷是长兄。3000年前,他们就生活在孤竹国的属地——滦河流域的冀东和渤海沿岸的辽宁一带。 墨胎氏临终时,想把王位传给聪慧过人的最小的三儿子叔齐,叔齐认为传小不传大,不符合仁义礼数,便悄悄出走了。知情达理的老大伯夷也不愿违背父亲的遗愿,他也悄悄逃走,找叔齐去了。 后来,哥俩儿洁身自好、苦谏周武王、隐居首阳山、耻食周粟而死,以其清廉、仁义、贤能的修为,展示了那个时代知识阶层一种完美的古代道德风范。 孤竹是中国古代一个神秘的国度,人们对其兴衰、疆域、陵寝、历史、经济等历来知之甚少。冀东至辽西一带,公元前17世纪为商王朝开国元君商汤所封。唐朝司马贞在为《史记·伯夷列传》所作《索隐》中说:“其传盖《韩诗外传》及《吕氏春秋》也。其传云孤竹君,是殷汤三月丙寅日所封。”唐朝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则说,“殷汤正月三日丙寅”。两种说法虽异,但却都证明,殷商伊始,便有了孤竹国。孤竹国最后灭亡的时间,距今也有两千六百六七十年了。而这么漫长的岁月里,孤竹国的历史却一直是一个谜。 ![]() 这当然是由于当时的遗物和文字都太少,难以在研究上有所突破。但通行的说法,是说孤竹是在商代之前建立的原始部落,商代初期受到商朝封赐,而兴盛于商代,衰于西周,亡于春秋。从立国到灭亡前后约900余年历史。 孤竹国的古城在“卢龙县南十二里”(也有资料说古城曾多次短途迁徙,都是滦河两岸),它的领地应该是以其为中心的滦河下游流域,包括现在的卢龙、抚宁、迁安、迁西、滦县、乐亭等连片区域。但也有人认为,孤竹国曾是北方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它的地域西起今迁安、滦县、乐亭,东至今辽宁省兴城县,北达今辽宁省北票和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南部,即整个冀东东部和辽西地区。 在商代554年中,孤竹国君就传位11世,可以想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之稳定。孤竹国君墨胎氏,与商王朝皇室同姓,属于同姓“内服”诸侯,商代末期,在位的孤竹国君曾在商政权中担任“亚”职,辅弼王朝施政,可见孤竹国与商王朝关系密切。 ![]() 近年来,辽西、冀东地域内多处出土商代铜器。辽宁喀左县出土了一件商代早期的大鼎;朝阳收集了一件弦纹鼎,为商代中期的典型铜器;内蒙哲里木盟克什克腾旗出土的弦纹佤,时代相当殷商安阳前期;迁安出土的商晚期箕子鼎、滦县、乐亭的青铜、陶鬲及卢龙县抄道沟、阚各庄出土的一批小型铜器、饕餮纹鼎,乳钉纹簋等,也属于商代晚期。上述铜器、陶器的发现,说明这一带商代就有繁荣社会生活和政权建立,而孤竹国则是这一地区有文字记载中的第一个诸侯国。 周灭商以后,孤竹成为周的方国。到春秋时,孤竹主要势力范围局限于今燕山以南卢龙一带。公元前650年,齐桓公“北伐山戎,剃令支,斩孤竹而南归”(《国语·齐语》)。 孤竹传国近千年,至此灭亡。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拿到打开千年之谜的金钥,但我觉得真的看到了打开千年之谜的曙光…… ![]() 责任编辑:向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