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百度或各种医学论坛,都时时看到经方派与温病派的“争风吃醋”。这两派实际就是,分别拥护《伤寒论》的学者&拥护《温病条辨》的学者。说白了,《伤寒论》是以补火助阳为主,思路是: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 ;《温病条辨》则是以滋阴泻火为主,思路是:泄热、存阴。而从《伤寒论》分出来的《金匮要略》则是一本中医临床之书,很实用。 这三门课程我都有学习过,而我在实践中都有用到里面的方,正所谓“有是证用是方”。因为实火阳盛的时候,用温病条辨的方,真的很管用,特别是邪入血分时,引起了斑点隐隐,是绝对不能再用半点温药的,因为阳邪已经亢盛致极。从生理的理论上来讲,人是当以扶阳气为思路,不该随意泄火,包括现代的健康观念调理原则,都说人体当以加温为主,但当病人热火焚身睡不着时,就不能再用温性的药了。因此临床临证之时,做到“观其脉证,随证施治”,这是中医的最大特色,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没有规律的,所以我一直都讲,别人的方,拿过来只当参考思路,最终还是“随证挑药”最验效。 前段时间我看到播放一位网红医生的视频,看到他在诊室突然站起来,放下手上的开方笔,带前来就诊的几位病人去跑步,跑完之后,就叫那几位病人回家,临走前叮嘱了3句话:“回家后多喝热开水,每天坚持运动,吃三到五天咸瓜白粥。”结果一个星期后,那几位病人的头痛、身重、发热等症状。痊愈了。这就证明了一些所谓的病,其实就是不用吃药的。这绝对是一位良心医生👍 附: ①一切慢病调理,则重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 ; 若属火热急症型,用温病条辨的方。 ②常用三大系统辨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③新感病从寒热论治 ; 慢病顽疾从痰瘀论治。 ④病邪三大出路:汗、大、小便。 今天就谈到这,祝大家身体健康! 中医学者:邹明亨 |
|
来自: 昵称6582038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