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皮内病变 VS. Paget样播散:这是个问题

 新用户93603567 2023-02-16 发布于江西

病理诊断之所以至关重要,就是因为不同的诊断结果会意味着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比如外阴病变一旦诊断为Paget病,则意味着要寻找有无潜在的内脏器官腺癌。两例呈Paget样播散、基底层大部分无累及的外阴HSIL,需注意鉴别乳腺外Paget病。

关键词

上皮内病变 Paget样播散

  推荐阅读

病理医师、病理技师、病理学教师、临床医师、肿瘤科医师、妇科医师、皮肤科医师、规培学员、在校医学生、患者、健康人群

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的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又称普通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 of usual type)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SIL),其病理形态学特点是非典型特征自上皮的基底层一直累及表层。极少数情况下,表皮基底部可并无明显累及,此时应注意鉴别Paget病。

病例展示

病例1为77岁女性,在外单位行外阴良性表现的色素减退斑块活检,病理考虑符合HSIL而并未完全明确。该患者3年前曾因外阴HSIL行外阴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活检为黑素沉着病(melanosis)。但由于瘙痒加重,患者曾在本单位复诊,病变面积增大、且相关表现符合外阴HSIL。

复阅外单位活检,可见表皮内有正常区域和细胞增多区域的交替出现。富于细胞的区域细胞核深染、重叠在一起,核轮廓不规则,有显著多形性,未见明显核仁。这些非典型细胞占据副基底层,但也常见表层受累。此外可见胞质更为丰富的小簇状细胞向表皮浅层出芽,类似Paget样播散。基底层和副基底层大部分并无受累。可见非典型细胞累及皮肤附属器结构。此外,表浅部位核分裂多见,未见间质浸润。

图片

图1. 病例1组织学表现:细胞核有非典型的细胞累及表皮浅层。副基底层内可见细胞核深染、胞质稀少、核轮廓不规则的细胞,具有显著多形性,无明显核仁。部分胞质更为丰富的细胞呈单个或小簇状,呈Paget样累及表皮。

病例2为64岁女性,因外阴瘙痒、烧灼感2年就诊。既往曾在1年内对5个不同部位进行活检,前3次均提示HSIL,进行了手术切除、激光治疗,每次均有复发。第4次活检符合乳腺外Paget病,但未见浸润性腺癌;第5次再次提示HSIL。需要注意的是,该患者从未有过间隔数月的无病时间。本次入院后,安排了结肠镜、膀胱镜、CT等检查,希望确定Paget病是原发还是继发;此前活检和切除标本的病理资料一起送至本单位复阅。

组织学上,此前所有标本形态类似,都是副基底层内有富于细胞区,且累及表浅表皮。富于细胞的区域其细胞形态也和第一例相似,且同样是基底层无累及、皮肤附属器结构有累及。可见大量核分裂,未见间质侵犯。

上述高度非典型细胞簇呈Paget样播散,形态学需考虑呈Paget样表现的外阴HSIL、外阴的乳腺外Paget病、外阴黑色素瘤。免疫组化检测,这两个病例中的非典型细胞p16均为弥漫、强阳性的细胞核和胞质连续着色,累及表皮的大部分表浅区域。基底层p16为阴性。非典型细胞还表达CK5/6、34βE12(例1为强阳性,例2为中等程度阳性)、BerEP4、p40、GATA3。病例1还表达EMA,病例2还表达CK7。非典型细胞不表达的指标有CK20、GCDFP-15、单克隆CEA、HER2、S100、SOX10。

图片

图2. 该组病例形态学及免疫组化p16,后者为细胞核和胞质连续着色,弥漫强阳性,而基底层并无受累。

尽管有免疫组化p16的弥漫表达,但因为基底层无受累,因此很难明确的鉴别Paget样HSIL和乳腺外Paget病。不过,存在类似外阴HSIL的细胞核非典型、且表达CK5 /6和p40,倾向于HSIL、伴Paget样上皮内播散,而不是外阴的乳腺外Paget病。因此上述两个病例均诊断为“Paget样外阴上皮内病变”。

第一例患者经激光治疗,3个月后活检证实为Paget样HSIL复发;新病灶再次激光治疗。第二例患者行部分外阴表浅切除,组织学证实为非浸润性Paget样HSIL,但切缘阳性,行激光治疗;后续无随诊信息。

小结

作者对Paget样HSIL(n=2)、非Paget样HSIL(n=3)、外阴乳腺外Paget病的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了比较。Paget样HSIL的细胞中,细胞核深染,核仁不明显;而乳腺外Paget病则表现为空泡状染色质、核仁显著。此外,Paget样HSIL的细胞核分裂多见,大量凋亡小体,这些特征在乳腺外Paget病中罕见或缺失。3例乳腺外Paget病中有2例可见胞质内黏液空泡,这在Paget样或非Paget样的HSIL中都未查见。需要注意的是,Paget样HSIL及乳腺外Paget病中Paget样播散的细胞相比经典型HSIL来说,前两者核挤压在一起的特点不那么显著、胞质更为丰富、核浆比低。

对Paget样HSIL和非Paget样HSIL病变的免疫组化进行比较,基底层无受累的情况仅见于Paget样HSIL。与乳腺外Paget病相比,两种类型HSIL均表达CK5/6和p40,不表达单克隆CEA、BRST-2、HER2。另外,Paget样HSIL和外阴的乳腺外Paget并都表达CK7(但前者仅见1例)和BerEP4,这两项指标在非Paget样HSIL中均为阴性。

图片

图3. 非Paget样HSIL形态学及免疫组化p16。

图片

图4. 乳腺外Paget病形态学及免疫组化p16,这一免疫组化着色因为并不均一,因此判定为阴性。

总之,本文报道的两个外阴Paget样HSIL病例中,HE形态学上基底层无受累和免疫组化p16结果均类似乳腺外Paget病。这种情况下,加做其他标记如CK5/6、p40有助于明确其Paget样HSIL的性质。如将其误判为乳腺外Paget病,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参考文献

Wong J, Pina A, Mayrand MH, Rahimi K. Pagetoid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of the Vulva as a Mimicker of Vulvar Extramammary Paget Disease: Two Cases with Basal Layer Sparing. Int J Surg Pathol. 2022;10668969221137527.

doi:10.1177/10668969221137527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