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囊结石2.5cm

 旧葫芦 2023-02-16 发布于北京
胆囊结石三年保守,结局如何?患者是我的一位亲戚,70多岁,当地知名的中医医生,受人尊重。一天拿着腹部彩超单子到医院找我,接过单子一看,“胆囊结石,直径2.5cm”,询问后得知右上腹反复疼痛,每次发作自己开几幅中草药就可以控制,但不能除根,过一段时间就会复发,亲戚问我有什么好的方法。我是骨科医生,在学校学过“胆囊结石”,大学普外科实习过,研究生在肝胆外轮转过,我的建议只有一个,“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理由就是“反复发作引起临床症状,2.5cm的结石无法溶解排出还可能刺激致癌,并且术后远期效果肯定,与胆囊结石反复发作引起的风险相比,手术的风险低的多,总体上切除胆囊患者受益更多”。但我没有直接向患者和家属讲这些,一方面我是骨科医生,胆囊结石我可能知道的仅仅是皮毛,亲戚来也不是真正找我的;另一方面患者是位德高望重的医生,又是我的亲戚,作为晚辈,更应谨慎。于是先是带他找到我肝胆外科的同学,同学详细问了病史,做了体格检查,看了彩超单子,毫不犹豫的建议切除胆囊。我知道患者找我是想找到保守治疗的方法,手术一会半会很难接受,就又带他找到医院外科大主任,也是肝胆外科病区主任,主任的建议和理由和我的一样,建议手术。电话又咨询了消化内科主任,建议也一样,反复发作的结石大家一致认为保不如切。
听完专科医生的建议,患者和家属问我,“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我说我选择切,因为我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告诉我这种情况切了更好。患者和家属表示考虑后再决定,我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转眼三年过去了,我也早忘记了这事儿。一天,患者家属给我打电话,说患者近半年右下腹经常疼痛(影响睡眠)还能摸到一个包块,怀疑不是好东西。我又带他找大大外科主任,查体后建议住院明确性质以便制定治疗方案。
很快办完住院,完善检查,科室讨论后认为右下腹不是肿瘤,是胆囊结石反复感染造成胆囊壁反复渗出,渗出的炎性液体流注到右下腹,反复的炎性刺激造成局部黏连和增生,形成一个直径超过10cm的炎性包块,建议手术切除胆囊的同时切除包块。显然三年的中草药并没有让结石溶解变小,也没有将病情控制在稳定状态。手术是在腔镜下进行的,因为炎症黏连严重,一共花费3个多小时。术后患者很快恢复了坐诊,至今没有不适,虽然没有了胆囊,但是对饮食(术前胆囊功能已丧失)、运动和坐诊没有任何影响。
我相信中医,小时候看的最多的就是中医,十几年反复的口腔溃疡也不是西医化学药治好的。我践行现代医学,但也会推荐自己的患者去看看中医。我的这位亲戚践行几十年中医,在胆囊结石这个病尝试草药治疗数年后最终也没有拒绝现在医学,他也把他的家人送到我这里手术治疗过,也在晚辈分娩时再三叮嘱去西医医院,该剖腹产时不要犹豫。无论传统医学(如中医)中医还是现代医学(所谓的西医),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关键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实事求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