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认清自我,勿夸所有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又云: “暴富贫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 一箴自昧所有, 一箴自夸所有,可为学问切戒。 【译文】 161.道德学问,人皆可修 学是一个寻常家饭,当随事而警惕。 【译文】
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译文】 信任别人,别人不一定以诚相待,但自己首先是诚实的;怀疑别人,别人不一定都心怀奸诈,但自己却先成了心怀奸诈。
164.为善日进,为恶日损 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165.愈隐愈显,愈淡愈浓 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当愈隆。 ![]() 166.君子立德,小人图利 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 君子持身之符, 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岂是不退之轮; 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 终非常明之灯。 168.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对于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宽恕,错误在自己就不能宽恕;遇到困境和屈辱应忍受,别人遇到困境和屈辱不能袖手旁观。
不为奇而为异; 不合污便是清,绝俗求清者, 不为清而为激。 能够超凡脱俗的是奇人,刻意标新立异并非奇人而是怪异;不肯同流合污就算清高,与世人断绝往来以标榜清高,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170.恩宜后浓,威宜先严 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对人施与恩惠应该先淡后浓,先浓而后淡者,人们就会忘掉你的恩惠;树立威信要先严而后宽,如果先宽而后严,人们就会怨恨你的冷酷。 ![]() 171.息心见性,意净心清 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拔波觅月; 意净则心清, 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内心清净本性就会显露,不停息妄想却去寻找本性,就像拨开水波去寻找月亮;意念宁静纯洁心灵就会清明,不了解自心而寻求内心清明,就像是照镜子时灰尘堆积,看不到真我。
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 然则原非奉我, 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译文】 我富贵人们就敬仰,敬仰的是官服和绶带;我贫穷人们就轻视,轻视的是布衣和草鞋。公号阅书熙室,人们敬重官位而不是我,我有什么可高兴的?人们轻视布衣草鞋而不是我,我有什么可恼怒的?
古人此等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 无此,便所为土木形骸而已。 【译文】 “怕老鼠饿死留些饭粒,怜惜飞蛾扑火不点灯。”古人常有这样的慈悲心肠,这仁慈之心是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没有这些,人与那些树木泥土相同而已。
一念之喜,景星庆云; 一念之怒,震雷暴雨; 一念之慈,和风甘露; 一念之严,烈日秋霜。 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 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译文】
有事时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闲居无事容易心思昏沉,应在沉寂中保持警醒;奔波忙碌心情容易急躁,应在机警中保持沉静。 ![]() 176.动之以情,晓之利害 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操履要严明,心气要和易, 毋少随而近腥膻之党, 亦毋过激而犯蜂虿之毒。 【译文】 读书人处于权势要位时,操守要严明,心地要平和,不要放弃原则而结党营私,也不要过于偏激触犯小人而遭谋害。 178.浑然和气,处事珍宝 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 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 只浑然和气,才是居身之珍。 【译文】 标榜节义的人,必然会因节义而受到毁谤;标榜道学的人,常因学而遭到指责。所以有德行的君子,不做坏事也不争美名,只要淳朴敦厚,就是立身处世的珍宝。 179.诚心和气,陶冶性情 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 遇倾邪私曲之人, 以名义气节激励之。 天下无不入我陶冶中矣。 【译文】 遇到狡诈的人,用真诚去感动;遇到暴戾的人,用温和去感化;遇到自私的人,用道义去激励。天下人皆可受到我的感化。 ![]() 翻译仅供参考。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 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
|
来自: 新用户3892281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