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安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的孩子经过三个月的艾灸调理。现在终于瘦了17斤,之前孩子胖的时候,她自己还有点自卑,遇到同学都不好意思打招呼,说个话也扭扭捏捏的。 我最近半个月发现他的体重减轻后,她的性格也改善了,孩子变得阳光快乐起来。相比于减肥的斤数,孩子快乐起来,更是我感到特别的高兴,谢谢老师。 今天反馈的这个患者,是微信群里面上海的一个宝妈。 最开始她的孩子并不胖,但是搁不住爷爷奶奶的疼爱,三天两头油炸食品,不是去肯德基,就是去汉堡王。孩子想要吃糖,买了一堆在家里放着,愣是把对于孩子的溺爱给发挥到了极致。 直到孩子体重上去了,在一次体检时,报告显示:皮下脂肪厚,颈部颜色发黑,血糖,尿酸,空腹胰岛素的数值也偏高。 此时才意识到要给孩子减肥,但是也尝试了中医拔罐,打篮球,减肥药,节食,能用的都用了,不是没效果,就是没有坚持下去。 他的母亲因为月经量多和艾灸结缘,就联系我想用艾灸来减肥。 刚开始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从第二个月开始体重逐步减轻,直到三个多月后,总共减掉了17斤。 具体用到了一下几个穴位,分别是:中脘穴,关元穴,丰隆穴,命门穴,公孙穴,照海穴。 (戳上图,可进店) 1 温暖脾胃 ■.以上的六个穴位,根据在减肥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划分成三类。 第一类,就是中脘穴和关元穴。 这两个穴位在人体的腹部,是赘肉最容易形成的地方。 经常有人说:「胖人耐寒」。 理由是:胖人的脂肪多,想北极熊一样,脂肪可以提供保暖,避免受寒。 有一定的道理,其实脂肪是为了保护内脏避免受寒,所以,才集聚了这么多。 内脏受寒越重,脂肪就越厚,这是一种身体内脏抵御寒邪的外在手段。 所以,想要清除外在的脂肪,就必须「驱散内脏的寒邪」。 ■.关元穴,是元气的关卡。元气为阳,元气越多,阳气就越多。阳气多了就像太阳光照越强一样,能驱散内脏的寒邪。 「位置」:肚脐下3寸。 ■.中脘穴,先按揉后艾灸。 先顺时针按揉50次,再逆时针按揉50次,在艾灸穴位30分钟以上。 由于中脘穴和关元穴比较近,这个患者他用的是镂空四联艾灸罐,直接上下两个艾灸罐就能全覆盖这两个穴位。 中脘穴,作为胃的募穴,能清除身体之中的浊物。 浊物,一般有三类,包括:浊气,浊水和宿便。 中脘穴能帮助肠胃消化,有排出宿便的功效,很多肥胖患者就有便秘的问题。 浊水,可以理解为为「痰湿」,对于腰腹肥胖,四肢肥胖的虚胖患者,80%以上都是痰湿体质。 「脾胃主运化,可以清除痰湿」,中脘穴作为胃的募穴,自然也有化痰的功效。 「位置」:肚脐上4寸。 2 健脾化痰 ■.痰湿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丰隆穴,作为「化痰第一要穴」,只要是和痰相关的病症,都用艾灸丰隆穴。 无论是有形之痰,比如咳痰,以及肥胖痰湿;还是作为无形之痰的梅核气,就是感觉嗓子卡痰,但是一直吞不下去,也吐不出来的痰。 再加上丰隆穴属于胃经,但是联络于脾经,可以脾胃双调,增加化痰减肥的效果。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 ■.丰隆穴是胃经络穴,公孙穴是脾经络穴。 都是可以同时健脾养胃的穴位。 所以,公孙穴也是促进食物消化,尽可能的把食物转化为对人体有用的气血。 转化的气血多了,同样的食物转化成脂肪的几率就小了,可以变相减肥。 「位置」: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在弓形骨前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3 补肾扶阳 ■.大家记住了,肥胖问题,一定要重视对于「脾,肾」的调理。 脾可以化解痰湿,而痰湿的源头是水湿在体内代谢异常的产物。 比如水到了人体的下焦肾之后,会在肾阳的作用下,重新蒸腾,重新进入血管,重新参加水液的代谢。 如果肾阳不足,对于水液的蒸腾作用下降,水液在体内就会形成痰。 ■.命门穴是命门之火的所在地,命门之火就是肾阳,艾灸命门穴可以大补阳气,避免水液集聚。 这个患者每天会在睡前贴敷一个自发热艾灸贴,一个贴在命门穴,另一个贴在关元穴或者带脉穴。 连睡觉的时间,也不忘记减肥。 「位置」:肚脐正后方。 ■.照海穴是利水的穴位,可以让水的代谢加速,避免水液集聚。 比如有的肥胖患者,一按一个坑,就是水肿导致的肥胖,照海穴对于此类问题,效果特别明显。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