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页荐读】 用《直上银河》简单说说非虚构图画书阅读

 春天的花开Iris 2023-02-16 发布于四川

我就在这里啊,或许你并不知晓。

是白日的灿烂将我隐藏,

是晚间城市的灯火迷乱了你的目光。

可你若是,趁着月色深沉向我张望……

如果没有特别留意这是一本什么书,打开时读到这样的文字,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一部诗集?

我观察过两位四年级同学阅读此书,他们迅速翻看完图画,然后一脸茫然地看着我: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这里的“我”是谁?找不到这本书的重点啊?书名和里面的关系似乎不大啊?

拿到一本非虚构读物,如果是相对较厚的,可能前面有目录,后面有索引甚至专业词汇表,看起来似乎更容易知道那本书在介绍什么。而这样一本图画书,页数并不多,大多是大跨页的高清图画,文字风格也不像平时阅读的非虚构,确实有点摸不到头绪。

但是如果用“检视阅读”的方式大致翻看,会发现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简单和清晰,就是最为常见的“描述”性结构,围绕一个或一件事物进行描述,只是描述的方式有各种不同而已。其实,了解非虚构文本的结构是很有用的阅读策略,因为了解了文本结构,更容易发现重要信息,也更容易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这本图画书的妙处就在于使用了三种风格的语言文字进行描述,每种文字类型也都使用了不同的字体,稍微细心点就能发现差别。

本文开头的这一段散文诗一样的文字,赫然显示在有数张夜间卫星图拼成的地球夜景上,这里的“我”就是银河系那充满抒情色彩的声音。“我”描述自己在不同文化中被称作“牛奶路、银河、冬季的道路甚至白象之路”,但“我“可没那么容易向人类透露属于自己的秘密。

这样的语气感觉有真实的人在讲故事,自叙的口吻更容易带领读者进入非虚构作品中。同样风格的文字出现在书中跨页的每幅图画上。

第二种类型说明性描述会在每个跨页列的大概五分之一处,在图片的最左侧或者最右侧,这些内容是散文诗部分的补充说明,但读起来也毫不枯燥,依旧是如下这样代入感很强的文字:

“你在读书的时候是静止不动的吗?再猜一次。其实就在你阅读这句话的时候,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你已经旋转了将近3200米。与此同时,地球以每小时约11万千米的速度绕太阳运行,太阳系以每小时约79万千米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移动。如果你能跑这么快,只要25秒钟,你就能从中国的最北端跑到最南端!”

这一连串惊人的数字有没有让你感到发蒙?但是最后这句类比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个速度快得惊人。

第三种文字就在图片的左下角或右下角了,是最简单的图片介绍文字:“这张照片拍摄于美国民营洲的配配马奎德脚,在星光灿烂的背景下,北极光闪烁着明亮的光芒”,这些令人震撼的图片都是NASA的高清实景图片。

到这里,如果读起来觉得不知所云或者觉得风格有点乱,可以尝试先分别看三种风格的内容,然后再合并一起看,这似乎有点像多线叙事的虚构类作品。

看清楚这本书的结构后,就能找到重点了,和书名是比较一致,英文书名The Secret Galaxy (神秘的星系)更直接可以看出,本书就是围绕银河系来进行描述的了。

这时可以慢慢深入,寻找内容的内在逻辑,本书介绍银河系从哪些角度进行?这本书没有因为有散文诗一样的语言,就减少科学知识的描述,“我”是由尘埃、气体、以及能形成星星的原料组成。从组成到恒星的孕育到恒星之死,然后到黑洞,最后发现“我”仍旧蒙着神秘的面纱,但合上书后却会引发对银河系的好奇和想象。


至此可以看出这是一本有些许抒情色彩的非虚构作品,它用令人沉迷的高清星空实景图画和抒情但不失科学信息的文字,带我们对这个神秘的宇宙充满向往,并可能会带领好奇的读者找来更多和星空、银河有关的书来读。

而这样的书真的太多。这本关于观星的和星空的作品《我们头顶的星空》就一并推荐给你。

除了《直上银河》这样围绕一个核心事物详尽描述的结构,非虚构读物的文本结构通常还有按顺序、对比和比较、原因和结果、解决问题等。拿到一本非虚构图画书,检视阅读后发现结构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书中内容。你可以试试看!

图片太美,再放两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